來源:新華網
2020-12-28 19:43:12
原標題:2020,中國教育穿越疫情實現裂變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2020,中國教育穿越疫情實現裂變
新華社記者胡浩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觸發(fā)了一次“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實踐。“學生在哪里,教育就在哪兒發(fā)生”,穿越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邊界,融合線上與線下,教育有了更多可能。
“上半身校服紅領巾、下半身睡褲拖鞋”——今年上半年“云”學習的經歷,讓孩子們印象深刻。
“能聽到我說話嗎?能看到PPT嗎?可以的話請回復1。”2月4日早上8點,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學的數學老師劉小琴開啟了她的第一次直播課堂。班級的54名學生雖然不在教室,但都已做好學習準備,整齊地在屏幕上打出“1”。
疫情發(fā)生后,各地出臺延遲開學的規(guī)定,教育部啟動“停課不停學”工作,統(tǒng)籌教學資源,全力保障教師們在網上教、孩子們在網上學。
“從電話聯系第一位老師起,短短幾個小時內,41個學段學科,參與‘空中課堂’視頻課建設的教師隊伍全部集結完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譚軼斌回憶說。
2月17日,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正式開通,“云”學習大規(guī)模開啟。
截至5月中上旬,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瀏覽次數達20.73億,訪問人次達17.11億。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課程,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
在線教學不是新生事物,但如此大規(guī)模地開展,還是第一次。
在應對危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僅學校課堂的“圍墻”被打破,還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心理上的“圍墻”,形成了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新的教育形態(tài)。
如何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12月20日,在第四屆中國高校外語慕課聯盟大會上,來自湖北大學的陸小莉老師帶來的《西方文化》課,展示了生動的慕課教學實踐:
針對每個學習單元,學生們可利用線上視頻和圖書資源先進行預習,根據自己的興趣組成學習小組,線上線下溝通商議、查找資料,并以演講、話劇等多種形式予以展示,老師點評引導、小伙伴們線上討論評價……
跨時空、跨地域、沉浸式的融合體驗,給教育帶來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中國高校外語慕課聯盟理事長、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介紹,2020年中國高校外語慕課平臺新上線10個語種102門課程,課程總數較去年翻倍,達到215門;疫情期間,平臺服務了1289所院校,280余萬學生,并為世界慕課發(fā)展貢獻了力量。
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超過3.4萬門,學習人數達5.4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數1.5億人次,慕課數量與學習規(guī)模位居世界第一,課程建設數量和應用規(guī)模迅速躍居世界第一。
進入后疫情時代,中國教育邁入高質量發(fā)展新階段,更需要發(fā)揮在線教育優(yōu)勢,構建方式更加靈活、資源更加豐富、學習更加便捷的全民終身學習體系。
“我們再也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疫情發(fā)生之前的教與學狀態(tài)。”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說,融合了“互聯網+”“智能+”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發(fā)展方向。“新鮮感”正在向“新常態(tài)”轉變。
針對基礎教育階段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發(fā)展,進一步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
教育部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研究,深入總結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編制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guī)劃,出臺推進“互聯網+教育”發(fā)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guī)范引導與激勵在線教育發(fā)展,不斷完善面向未來的高等教育教學體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