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全部

政策到田頭 種糧心勁足(田間追蹤高質量·春耕探行)

來源:人民網

作者:

2021-04-16 14:07:04

“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搶種至立夏。”4月的淮河平原,一株株麥苗迎風搖曳。“看天看地看苗情,返青追尿素,拔節追氮鉀,孕穗補微肥。”“葉子豎起來,肥水剛剛好。”“小麥返青拔節以后,務必做好一噴三防……”這幾天,安徽鳳臺縣店集村微信群里的服務信息“嘀嘀”地響個不停。

當前,南方早稻進入栽插高峰,北方冬小麥處于拔節孕穗階段,各地春耕生產掀起熱潮。今年糧食生產形勢如何,農資、農機備得怎樣,記者走進田間地頭進行了調查。

穩面積、穩產量,種糧農民吃上定心丸

“政策給力,大伙兒吃了定心丸,種糧底氣越來越足!”鳳臺縣沿淝糯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宏斌感慨,今年的好政策密集出臺——秈稻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提高1分錢,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保持穩定,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試點擴大……

目前,合作社種了800多畝優質冬小麥,中秈稻進入備土育秧階段,面積比上一年擴大了1000畝。“整個4月,麥稻兩頭要兼顧好。管好小麥,畝產能增加兩三百斤,給水稻配好營養土,為秋收打牢基礎。”踩準生產節奏,陳宏斌和社員們干勁十足。

“一年之計在于春,要出實招,確保全縣糧食面積、產量只增不減。”鳳臺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科科長劉勝強介紹,今年春耕期間,縣里利用閑置地和撂荒地,組織農技人員送技術下田,提升糧食產能,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眼下,全縣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69萬畝。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春播糧食已播12.5%,進度同比持平。其中,春玉米已播9.3%,薯類已播38%,南方早稻已育秧81%、已播栽40.4%。此外,全國中稻育秧已達23.9%。

隨著氣溫回升,春季田管進入關鍵時期。據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網監測和專家會商分析,受多因素影響,今年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形勢嚴峻。

鳳臺縣利用大數據監控平臺助力“蟲口奪糧”。“病蟲害信息通過無線傳輸,自動上傳至數據庫,農技人員可以系統分析,指導科學用藥,規范田間作業。”縣植保站站長蔡廣成說,這一智能化植保模式,能確保“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地”。

目前,湖北、陜西、河南、四川等地已累計實施小麥條銹病防治面積1725萬畝次,云南、廣東、廣西等省份累計實施草地貪夜蛾防治面積105萬畝次,做到應防盡防。

增品種、優結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質增效

“今年種什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讓這個老問題有了新答案。

“市場缺什么,咱就種什么。”山東德州市陵城區豐潤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文昌坦言。春節前,他流轉的1080畝地就做好了規劃——100畝開展小麥品種試驗,剩下的900多畝種優質小麥、優質玉米和花生。

“規模上去了,更要講究品質。現在地里種的小麥是濟麥22,這個品種產量穩定、抗病性強,跟省農科院簽了訂單協議,每斤收購價能高1毛錢。”王文昌說,“別小看這100畝試驗田,每年二三十個品種精耕細作,能幫我們篩選出適銷對路的好品種。”

農業種為先。陵城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股長張照坤介紹,為了提高作物良種覆蓋率,去年區里利用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獎勵資金,建成1.5萬畝規模化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收獲后給全區統一供種,對種子的純度、凈度、水分等指標嚴格把關。

在德州市,農作物良種已全面推廣應用。其中小麥、玉米優質高產主推品種,占到全市種植面積的80%以上。

品種提上去,結構優起來。農業農村部明確提出,全年糧食生產要實現“兩穩一增”,即穩口糧、穩大豆、增玉米,預計在東北地區和黃淮海增加玉米面積1000萬畝以上。根據各地種子市場反饋,東北農戶購買玉米種子增多,黃淮海夏玉米種子需求量總體穩定,玉米品種需求結構更加優化,高產、抗倒、適宜機收的品種受到市場追捧。

看準市場走勢,王文昌結構調整思路清晰:“去年玉米種了800畝,今年打算擴種到1000畝,4月底給玉米配底肥,播種面積得早早敲定。”在陵城區,伴隨飼料需求增長,玉米價格呈恢復性上漲,每斤收購價達到1.43元左右。

延伸產業鏈,種養加結合成趨勢。王文昌介紹,合作社肉牛養殖場已經投產,初步實現了“秸稈變飼草、牛糞變肥料”的良性循環,再加上測土配方施肥方案,有效改良了土壤肥力。種植的花生、大豆加工成食用油和五谷雜糧,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去年合作社銷售額達到50多萬元。

技術新、項目全,糧食生產性服務有保障

廣東省開平市水口鎮黎村的田里,機聲隆隆。幾臺履帶式旋耕機在田里耕作,一架農用無人機在低空作業。

“過去旱地里打田用手扶拖拉機,一天頂多干三四畝。現在用旋耕機,一天輕輕松松作業七八十畝,無人機直播一小時就掃完100畝。”開平市群峰合作社負責人區瑞華說。憑借先進的機械化設備,過去備耕兩個月都干不完的活,現在10多天就能全部完成,而且人工成本降到原來的50%。

物聯網、遙感技術等農業新技術,成了農民春耕春管的好助手。“看苗情、查蟲害,過去全靠地里轉悠,有了遙感監測,不但能隨時知道900畝地里的風吹草動,還能獲取定制化解決方案。”山東商河縣孫集鎮袁竇村種糧大戶王瑞珍打開手機上的智農客戶端,“點擊‘長勢診斷’,紅色表示苗弱;點擊‘冠層含水’,深黃色表示缺水,作物長勢一目了然。”

為王瑞珍提供技術服務的中化MAP(商河)服務中心負責人楊寵巍介紹,通過線上智農系統遙感監測及線下實地巡查,發現農戶地塊存在的問題,給出定制化解決方案,“比如,對發生根部病害的地塊,我們會建議農戶著重進行殺菌噴霧作業,避免病害蔓延,同時噴施葉面肥,促進弱苗轉壯,增加有效穗,從而保證產量。”

據農業農村部預計,今春全國有超過2200萬臺(套)農機具投入農業生產。統計顯示,全國各地已完成機手和修理工培訓248.6萬人次。

春耕期間,千村萬戶的生產需求如何滿足?90多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正在田間大顯身手。

“我們為當地農戶的稻田提供統防統治、統配統施服務,春耕期間指導農民使用拌種劑防止爛秧,插秧之前打上送嫁藥,預防病蟲害等。”廣東省臺山市江門天禾農業服務公司副總經理黃昭沛介紹,今年公司還在周邊鄉鎮探索水稻種植全程托管服務,為農戶提供“犁田、耙田、插秧、除草、施肥、殺螺、病蟲害防治、收割”一條龍服務。

專業的社會化服務,讓田野綠意更濃了。“現在種田輕松多了,環境也變好了!”臺山市永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承志感嘆,地頭隨意丟棄的農藥瓶不見了,田里還有了魚。

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社會化服務處處長李琳介紹,為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和全產業鏈發展趨勢,目前各地的生產托管服務正逐步向果菜茶等經濟作物拓展,由產中向產前、產后環節延伸,不斷提高農資供應、集中育秧、烘干、倉儲、保險、冷鏈等環節的社會化服務水平,讓更多小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責任編輯:楊凡、武云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
<legend id="avguq"></legend>
  • <th id="avguq"></th><sup id="avguq"></sup>
    1. <del id="avguq"></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