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荊楚網
2021-05-12 22:45:05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何鵬、許文秀 通訊員鄒賢良、黃晶)高光時刻,高職榜樣。5月11日下午,2021第五屆全國主流融媒體湖北特色高職行采風團走進武漢交通職業學院。來自全國近40家主流融媒體的教育記者朋友們走進校園,了解學校船舶與航運專業群的發展和變化。
緊抓船運歷史發展機遇 培養“智慧復合型”人才
船舶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及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現代綜合性和軍民結合戰略性產業,是國家實施海洋強國和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湖北省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建設高水平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需要一大批掌握“智慧船廠”“智慧航運”的技術技能型復合人才,為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類及航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及歷史機遇。
媒體團記者參觀武漢交通職業學院船舶與航運學院 荊楚網記者 劉建維 攝
此外,隨著船舶制造業以及航運的轉型升級,職業院校培養的“新人”不僅需要具備傳統的“船、機、電”合一的知識架構,還需掌握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工業物聯網、大數據等關鍵技術。
“要培養這種復合型人才,迫切需要打破傳統的專業建設模式,實現跨專業、多專業融合。”船舶與航運學院院長徐得志認為當前急需培養復合型人才,“這對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目標、模式、路徑、教學資源提出了系列挑戰。”
徐得志介紹,船舶與航運專業群對接船舶與航運產業鏈,圍繞造船、駕船、修船等全生命周期產業流程面向的職業崗位群,培養面向產業需求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
創新行業轉型升級發展 打造“智慧航運”實踐體系
船舶與航運專業群以產業行業轉型升級發展方向為指引,以“高水平、高質量”為建設目標,按照“實境化、開放式、多功能”的要求,圍繞“智慧船廠、智慧航運”,構建多層次實踐創新體系,建設實訓條件一流、教學、科研、生產及社會服務全面覆蓋的實訓基地,將船舶與航運專業群實訓基地建設成為國家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
媒體團記者參觀學校相關專業 荊楚網記者 劉建維 攝
“當前,我們重點建設國家‘船舶類專業審圖工程系統應用研發’協同創新中心、‘智能制造虛擬船廠’,以提升研發與創新能力,實現校內實訓基地的轉型升級。”徐得志介紹,船舶與航運專業群緊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船舶制造業的應用情況,面向區域船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需求,與中船集團、中遠海運等企業合作,在原國家船舶工程技術、航海技術實訓基地的基礎上,校企共建共享智能化、數字化、研創型實訓基地。
打造國際化教育理念 服務國家海洋開發戰略
一帶一路促交流,企業發展走出去。船舶與航運專業群充分利用各類國外合作院校交流項目,多元化、多渠道提升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促進教育理念與國際對接,教學能力向國際化轉型;探索專業群國際合作辦學模式,加強行業間人才的國際交流合作培養,提升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
“船舶與航運學院因水而生,寄水而興。”徐得志向全國的媒體朋友們推介船舶與航運學院,“我們始終秉承深耕船舶與航運產業鏈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服務長江經濟帶及國家海洋開發戰略。船行江海,技走天下。”
媒體團記者參觀學校相關專業 荊楚網記者 劉建維 攝
船舶與航運學院充分利用各類國外合作院校交流項目,多元化、多渠道提升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促進教育理念與國際對接,教學能力向國際化轉型。每年重點選派2名左右的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及優秀青年教師到國外訪學、進修、培訓,資助教師參加國際合作研究或學術交流活動。
“既然選擇了船舶與航運專業群,我就決心為國家的一帶一路和海洋強國戰略貢獻力量。”船舶與航運學院學生呂杰對自己的專業充滿自信。
據了解,船舶與航運專業群以船舶工程技術專業為核心,由船舶機械工程技術、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船舶電子電氣技術專業組成。專業群對接船舶與航運產業鏈,圍繞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水上運輸、海洋開發等產業全生命周期面向的職業崗位群,服務湖北省及長江經濟帶支柱產業(船舶與航運產業)建設及“海洋強國”國家發展戰略,培養面向產業需求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