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1-07-08 08:01:07
原標題:“七下八上”主汛期或提前到來
來源:經濟日報
剛剛過去的6月份,我國東北、華北等地暴雨過程頻繁、強對流天氣頻發。中央氣象臺7月6日早晨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和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這也是中央氣象臺連續第11天發布暴雨預警。目前,我國主雨帶已北抬至淮河流域,預計未來幾天,強降雨會繼續盤踞在四川盆地東部到沿淮河一帶,局地會有大暴雨現身;受冷渦影響,東北、華北等地仍將頻繁出現陣雨或雷陣雨天氣,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南北雨勢還將如何發展?北方“七下八上”(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汛期已經提前到來了嗎?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
“預計7月10日之前,中東部主雨帶位于四川盆地、江漢、江淮、黃淮南部等地,華北東部、東北多陣雨,這是由冷渦天氣系統造成的。11日之后,主雨帶東段北抬,西北地區東部、華北等地降雨還將增多?!敝袊鴼庀缶謶睖p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志華介紹,預計7月份,東北、內蒙古東部、華北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需防范暴雨洪澇及強降水引發的次生災害。西南地區、西藏東部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多,需預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最近一段時間,華北地區電閃雷鳴式的強對流天氣“刷屏”網絡,是否預示著“七下八上”主汛期的提前到來?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分析稱,6月份,華北區域平均降水量是66.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6.8%。根據預測,華北雨季可能在7月中旬前期開始,較常年平均開始時間7月18日偏早,雨季降水量偏多。最新動力氣候模式預測,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華北地區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天氣的可能性較大,需要做好城市內澇和河流階段性洪澇的防御準備。
6月以來,我國嫩江流域持續出現降雨天氣,累積面雨量101毫米,較常年同期(50毫米)偏多1倍。受降雨影響,嫩江尼爾基水庫6月21日14時入庫流量達4160立方米每秒,形成“嫩江2021年第1號洪水”。那么,7月防汛應重點關注哪些區域?賈小龍告訴記者,進入7月雨帶北抬比較明顯,我國主要多雨區在長江流域和北方地區,像松花江和嫩江流域、海河流域、遼河流域、黃河流域中下游、長江流域上游和中游,降水都是偏多的,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汛情或者洪澇災害。
華北、東北等地“七下八上”主汛期進程加快,防汛形勢嚴峻。另一邊,東南沿海地區陸續開啟臺風季,所帶來的暴雨影響也不容忽視。7月5日,巴士海峽熱帶低壓及南海熱帶低壓同日生成并逐漸發展。受其影響,華南南部沿海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王志華提醒,預計7月份有2個至3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我國沿海地區,需防御臺風帶來的強降水、大風和風暴潮災害。
此外,預計7月份江南、華南等地氣溫偏高,高溫(日最高氣溫≥35℃)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有階段性高溫熱浪,需注意高溫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做好防暑降溫的供電應急準備工作。
“不過,全國大部農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水熱條件對作物生長發育總體有利?!蓖踔救A表示,東北地區、內蒙古東部、華北、西南地區東部等地降水偏多,部分農田可能出現濕漬害和洪澇災害;建議各農區加強農田水肥管理,降水過后及時排澇降漬,促進作物穩健生長。江南東部、華南大部氣溫偏高,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江南東南部降水偏少,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高溫伏旱;建議各地科學用水,做好高溫干旱的防范工作;早稻區注意以水調溫,防范高溫影響充分灌漿,晚稻區加強秧苗管理,以防高溫灼傷秧苗。(記者 郭靜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