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1-07-18 06:48:07
原標題:黃河北上朔云間
來源:光明日報
黃河北上朔云間
朔色長天,白云悠悠。
一道黃飄帶,嵌于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上。
“幾”字一撇處,大河滔滔,旖旎北去。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并賦予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職責使命。
“寧夏堅持從‘國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和‘千秋大計’的戰略高度,主動服務國家大局,義不容辭建設先行區、堅定擔當時代新使命。”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潤兒說,一年來,寧夏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把保護母親河、建設先行區作為重中之重,舉全區之力推動先行區建設實現了起步有力、開局良好。
全局謀劃:形成“1+N+X”政策體系
——短期在“點”上有關鍵突破、中期在“線”上有顯著成效、長期在“面”上有重大成果
在寧夏,何謂“國之大者”?
深刻認識寧夏在國家戰略中的生態定位,建設好西北生態安全屏障,既是寧夏的“國之大者”,也是開展先行區建設的底層邏輯。
“處于青藏高寒、西北干旱、東部季風三大氣候交匯過渡帶上的寧夏,是我國重要的生態節點、生態屏障、生態通道,聯動著全國氣候格局、護衛著華北生態安全、改善著西北局部氣候。”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主任李郁華說,自治區黨委從習近平總書記對寧夏的生態定位、從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高度,全面系統進行頂層設計,推動形成“1+N+X”規劃政策體系。
“1”即《關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意見》,2020年7月由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提出了“五區”戰略定位和“一帶三區”總體布局,確定了10項重點任務,清晰立體描繪出先行區建設路線圖、施工圖、作戰圖。
圍繞“1”確定的戰略定位和總體布局,一系列“N”和“X”接續出爐。
黃河,賀蘭山、六盤山、羅山,這“一河三山”是寧夏的重要生態坐標,也是黃河流域生態系統的主要構成單元。
按照推進賀蘭山生態區域向南延伸、六盤山生態區域向北拓展、羅山生態區域向四周延展的目標,寧夏編制了《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2020-2025年)》,分年度、分區域、分圈層謀劃7大類99個工程項目,建設規模72.78萬公頃,概算投資186.42億元,涵蓋寧夏3/4的國土面積。
李慶,一位賀蘭山“守山人”。16年日復一日深山巡護,讓他能從小動物的“表情”中讀出自然環境的變遷:“煤礦關閉了,人類活動退出了,就連巖羊、馬鹿、藍馬雞出山溜達,也不像過去那么慌張了。”
近幾年,寧夏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00億元,對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內169處人類活動點進行治理,83處礦業權全部退出,保護區外圍重點區域11家煤礦關閉退出,20處遺留礦坑和無主渣臺完成整治,生態自愈能力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水安全保障等各類專項規劃多線程推進,“先行區促進條例”的立法工作也已啟動。自然資源部等國家部委出臺專門支持意見,為寧夏先行區建設送上政策“大禮包”。
寧夏先后召開4次先行區建設推進會,對產業發展、生態環保、基礎設施、改革創新等關系全局的重點任務作出部署,特別是緊緊扭住用水權、土地權、排污權、山林權四項關鍵改革精準發力,通過“四權”改革破解難題、激發活力。
轉型發展:促進新舊動能轉換
——強化創新驅動,精選“九大產業”,攻堅“十大工程項目”
一個人可以養多少只雞?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中河鄉一個“蛋雞工廠”給出的答案是:11萬只。
“如果不是依托世界先進的全自動化設備,11萬只雞每天產的蛋,從早忙到晚都撿不完吶。”企業負責人陳景新說,雞糞通過管道封閉運輸到有機肥加工廠,為周邊的冷涼蔬菜等特色作物提供優質肥料,既避免了環境污染,又增加了土壤肥力,實現了種養產業間的良性循環。
寧夏是唯一一個全境屬于黃河流域的省區。生態脆弱、水體污染等問題,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建設先行區,必須從源頭上轉方式、調結構、換動能,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通過對資源稟賦、產業優勢、發展前景進行深入分析,寧夏梳理出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綠色食品、清潔能源、葡萄酒、枸杞、奶產業、肉牛和灘羊、文化旅游9個重點產業。
7月10日,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在寧夏掛牌,這是我國首個特色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
目前,寧夏種植釀酒葡萄55萬畝、占全國四分之一,建成酒莊101家、年產葡萄酒1.3億瓶,先后榮獲千項國際大獎、占全國獲獎總數的60%以上。按照“綜試區”有關規劃,到2025年,寧夏葡萄酒力爭實現綜合產值1000億元左右,把賀蘭山東麓打造成為“葡萄酒之都”。
“‘綜試區’專家委員會必將成為葡萄酒產業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成果轉化的‘試驗地’和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受聘為“綜試區”專家委員會委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表示。在專家委員會第一次圓桌會議上,34位院士、專家、企業家圍繞構建葡萄酒產業體系、文化體系、話語體系、智力支撐等達成了推動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3條共識。
寧夏對9個重點產業,建立了每個產業“一個班子、一本規劃、一套政策”的省級領導專班推進工作機制,推動產業結構改造、綠色改造、技術改造、智能改造,各產業正在向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品牌化培育、融合化發展方向邁進。
基礎設施在產業發展中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寧夏還圍繞構建綜合交通、現代水網、能源支撐、信息網絡“四大體系”,謀劃和推進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銀川至太原高鐵等“十大工程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民生導向:實施“四大提升行動”
——全面提升百萬移民致富、城鄉居民收入、基礎教育質量和全民健康水平
清晨五點,伴著院子里“哞哞”的牛叫聲,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50歲的農民羅成軍準時起床,鍘草喂牛。
羅成軍是1999年從300公里外的海原縣賈塘鄉賀川村搬遷來的移民。“養牛好著哩,牛娃子一落地就能賣一萬元。”從今年一月開始,他陸續賣出大小9頭牛,入賬10多萬元。
“看,我們村現在越來越美了。”前段時間,村里的道路等基礎設施改造一新。羅成軍又琢磨著把家里的民宿好好經營一下。
在寧夏,和羅成軍一樣從深山溝里搬出來的移民有123萬人。在先行區建設中,寧夏大力實施百萬移民致富、城鄉居民收入、基礎教育質量、全民健康水平“四大提升行動”,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為確保百萬移民群眾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跟得上、不掉隊,寧夏圍繞解決好產業、就業、社會融入,全力抓好產業就業幫扶、配套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服務、整治人居環境、健全保障體系、推進文明建設6個重點,扎實推進“9+1”專項提升,確保今年移民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于8%,“十四五”期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始終高于全區農村居民平均水平。
寧夏南北差異巨大,城鄉發展不協調問題突出,特別是收入及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直接影響著群眾的幸福指數。實施“四大提升行動”,就是要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效縮小區內發展差距,加快推動寧夏跟上全國發展步伐,以區內小區域的協同發展促進與區外大區域的協同發展。
秉綱而目自張。看區內,以先行區建設提綱挈領、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觀全國,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蹚路子、創經驗——寧夏,先行區建設正當時!
(本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