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月談
2021-08-25 10:43:08
原標題:回應“模板化”、辦事“軟釘子”、長期“走程序”:群眾有訴求,干部有套路?
來源:半月談
對群眾訴求會較快回應,但用的是“模板”;群眾來辦事,用“軟釘子”讓事情不能及時辦理;對群眾反映的難題,用“正在走程序”的話術敷衍群眾……一些官僚主義的新套路存在于少數基層干部處理群眾事務的日常工作中。
1
回應群眾訴求“模板化”
今年,南方某市一位群眾在網絡問政平臺反映,當地一處公共場所存在噪音嚴重擾民、人員不戴口罩并聚集等情況。在向管理部門協商投訴未果后,他希望有關部門能給出回應并解決問題。
當地政務服務部門一周后給出回應,稱針對該網民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將開展加強噪音監測、強化防疫措施落實等工作。這位群眾3天后再次投訴,指出官方回應以來并沒有工作人員前往處理,問題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了。6天后,當地政務服務部門再次回復,回復件對上述問題避而不答,除簡單表態要處理好外,其他內容就是第一封回復的重復。一名群眾對半月談記者表示:“他們只是把個別段落調了一下順序,官方回復模板化,讓人哭笑不得,又無可奈何。”
如今政府部門在回復群眾訴求時,互動及時、辦事效果好,贏得群眾點贊。但也有少數政府部門面對群眾疑慮或問題,回復雖然比較及時,用語也熱情,但回復千篇一律,有模板化的嫌疑,被網民戲稱“萬能自動回復”。甚至有的部門在回復群眾關于信息公開的申請時,簡單套用上級部門的專用函頭、落款及公章,行文自相矛盾,導致紅頭文件淪為“烏龍笑談”。
廉政學者莊德水認為,套用“萬能回復”的模板處理群眾問題,暴露的還是部分干部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的官僚主義問題,值得關注和警惕。
2
“軟釘子”難拔,群眾很受傷
東北某縣的一位村民向半月談記者反映,今年他去縣國土資源局辦理建房土地審批手續,審批表在縣局里存放了3個多月也沒上報,影響了開工建房。中途他去問過多次,工作人員每次態度很好,但就是不辦事,理由就是我們最近忙,都不容易,讓再等等。辦事情碰上“軟釘子”,讓這位村民很受傷。
中部某市一位私企管理人員告訴半月談記者,他在當地稅務部門辦業務領表格時,特意向工作人員咨詢填寫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回到企業填寫好并蓋章后,第二天交表時被告知日期不能自行填寫,要回去重新填后再次蓋章。“在這項業務上,稅務工作人員后續又提出幾個問題,等你解決一個又提出新的。”這位管理人員告訴半月談記者,“因為企業公章不能帶出來,我們每次都要回去重新填寫和蓋章,他們都很有禮貌,但過程讓人受不了。”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曲文勇表示,這種“軟釘子”式的辦事套路實質上也是老百姓所痛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為百姓帶來不便,影響了基層政府形象。少數辦事人員只唯上,前來辦事群眾的訴求對他們的考核幾乎沒有影響。
針對此,專家呼吁,完善干部考核體系,真正讓“走群眾路線”制度化。特別是要把接受群眾評議作為剛性要求,將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統一起來。
3
問題長期“走程序”
某省會城市部分市民反映,他們所居住的樓棟里,有一家酒吧每天晚上9點開始營業,持續到第二天凌晨4點多。酒吧持續不斷的噪聲讓居民們苦不堪言。他們抱怨:“我們把窗戶關得死死的,那種低頻噪音還是傳得進來,吵得人睡不著。”
他們多方尋求幫助,文旅、商務、市場監管、生態環境、城管、公安、街道辦找了個遍,可問題依然存在。這些部門各有說辭:“這塊不歸我們管,我回去幫你查查歸哪里管”“這項工作多個部門職能交叉,我們去了現場,但沒有這項執法權,我們幫你跟有執法權的部門反映”“你去找其他部門反映,我們也幫你問問”“要給酒吧做降噪減噪處理,我們向上反映反映”……
群眾告訴半月談記者,盡管一直在反映,相關部門也不說不受理,但問題就這么一直在“走程序”。有群眾反映,“長期這樣拖下去,都睡不好,神經衰弱,快崩潰了”。直到當地紀委監委部門介入,群眾的這件煩心事才得到妥善解決。
曲文勇認為,一些干部像水葫蘆,漂在水面,不肯俯下身去,幫助群眾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以“走程序”式的回應對待群眾關心關切,并視群眾的態度來應付。如果群眾不依不饒就“糊弄”一下,如果群眾沒有窮追不舍就不了了之。歸根到底是缺乏擔當精神,只想出彩而不想出力,遇見困難就拖,在靠前服務、密切協作等方面存在慢作為問題。
不作為、慢作為須治。專家建議,持續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向基層延伸,特別是要強化政治監督,讓為民服務中的各種不作為、慢作為套路無處藏身,讓官僚主義無所遁形。
來源:《半月談》2021年第16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