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2021-09-08 00:15:09
原標題:家政糾紛自認倒霉還是訴諸法律?法官這樣說
來源:北京青年報
家政糾紛 自認倒霉還是訴諸法律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政服務行業的市場需求持續釋放。每個人都希望給自己家人充分的關懷和愛,可工作太忙抽不開身怎么辦?請月嫂、請保姆、找家政便成了愈發普遍的生活選擇,與此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糾紛。家政所涉糾紛,論錢財,金額一般不大,論及人身傷害,一般也并不嚴重,訴諸法律,有點犯不上,自認倒霉又有點不甘心,對此,本版特邀北京豐臺法院民二庭庭長周海平和右安門法庭法官牛瑾婧,對以往審理過的三起典型家政服務糾紛案件逐一進行解讀,并針對糾紛特點進行釋法。
【案例1】
老人在保姆照料下兩次摔傷后死亡 兒子索賠卻被駁回
劉先生母親年事已高,由于自己身體和工作、家庭原因,不能妥善照顧母親。于是在2018年12月,他與保姆崔某和北京某家政服務公司簽訂合同,雇傭崔某來到母親家中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
劉先生說,本以為可以將老人放心交給崔某照料,誰知在2019年5月,母親意外摔傷,好在傷勢較輕,靜養一陣便可康復。但之后崔某疏于照顧,以至于老人再次從床上摔下受傷。
這一摔,老人身體傷上加傷,于2019年6月在醫院死亡。隨后,劉先生認為母親身體健康,崔某未盡到相應的照看義務,才導致老人再次受傷,對老人的死亡結果存在過錯,故要求崔某和北京某家政服務公司共同賠償醫療費等各項費用,同時要求家政服務公司返還服務費及崔某返還工資。
崔某辯稱,自己受家政服務公司的委派、管理,在照顧老人過程中已盡到相應義務,張老太的死亡與其無關。而家政服務公司也辯稱,其與劉先生和崔某簽訂的合同系居間合同,與崔某不存在勞務或勞動合同關系,且已經履行了合同義務,不同意承擔責任。
案件審理中,法院委托鑒定機構對張老太的死亡與摔傷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老人符合顱腦損傷與自身疾病共同導致死亡。
北京豐臺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二十六條規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首先,關于張老太的死亡原因,根據病歷記載老人的死亡原因為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另根據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結論,其符合顱腦損傷與自身疾病共同導致死亡。綜合上述事實可見老人的死亡原因系自身疾病與摔傷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次,就崔某與家政服務公司的法律關系而言,劉先生、崔某和家政服務公司三方共同簽訂的《合同》載明家政服務公司為中介公司,家政服務公司向劉先生及崔某均收取中介費用,且由劉先生向崔某直接發放工資,故法院認定某家政服務公司在劉先生與崔某形成雇傭關系的過程中提供的是居間服務,與崔某之間并不存在直接雇傭關系。
再次,關于崔某及家政服務公司是否對張老太的死亡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法院認為,崔某作為被雇傭一方,其工作職責為照顧半自理老人,崔某對老人的摔傷有防范方面的不足。但劉先生等讓崔某單獨與張某相處,崔某不具備一刻不離開老人身邊的條件。張老太自身患有多種疾病,容易導致摔傷,不應把摔傷的后果全部歸咎于崔某。另崔某與家政服務公司并非雇傭關系,家政服務公司不對崔某的侵權行為承擔連帶責任,亦對老人的死亡不存在過錯或過失,故對張某的死亡不承擔侵權責任。如劉先生等認為某家政服務公司未完全履行居間服務義務,可向其另行主張違約責任。
基于上述事實,法院綜合考慮該案鑒定結論、張老太的自身疾病情況以及崔某的過錯程度,在現有證據條件下酌定崔某對老人的合理損失承擔15%的賠償責任并判決崔某在責任限額內賠償劉先生等各項費用;駁回劉先生等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宣判后,劉先生等不服提起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釋法說理】
雇主通過家政服務公司選用家政服務人員時,需要明確用工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各方權利義務,從而認定侵權責任擔責主體。
家政服務行業領域的用工模式可歸納總結為兩大類,一是員工式用工,二是中介式用工。
員工式用工指家政服務人員與家政服務公司簽有勞動合同或勞務派遣合同,家政服務公司作為合同一方與雇主簽訂《家政服務合同》,并將家政服務人員安排至雇主家,從事相應的家政服務,并對后續家政服務進行持續監督管理。在此種用工方式中,家政服務人員系家政服務公司的雇員,其提供家政服務系職務行為,此時產生的糾紛由雇主與家政服務機構依據自身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確定。如家政服務人員相關權利受到損害則可能構成工傷或由家政服務公司承擔雇主責任。
中介式用工指家政服務公司作為雇主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居間人,三方共同簽訂《家政服務合同》。家政服務公司僅收取中介費用,提供居間服務,而家政服務人員和雇主之間系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家政服務人員工資由雇主直接發放,工作內容由雇主安排,家政服務對應的權利義務均由雇主與家政服務人員享有和履行,違約責任的認定也應由雇主和家政服務人員根據合同約定來承擔。
一旦家政服務人員有侵權行為,雇主也應向家政服務人員主張侵權責任,而家政服務公司不需要為家政服務人員的侵權行為承擔賠償責任。
在該案中,家政服務公司提供居間服務的家政服務模式,傷害后果應由雇主與家政服務人員根據過錯程度分擔,家政服務公司不承擔侵權責任。
【案例2】
雇主稱保姆照顧不周克扣工資 保姆稱雇主對其拳腳相加要求賠償
2019年10月,安某與保姆王某和北京某家政服務公司簽訂《家政服務合同》,約定王某作為住家保姆到安某家照顧其生活起居,服務期限為1年,工資為每個月5000元。王某稱,到雇主安某家沒多久,對方就以各種理由對其拳腳相加,自己事后報警,并離開了安某家。但目前尚有部分工資未結清,故訴至法院,要求安某及家政服務公司支付欠付工資。
對此安某則表示,未支付王某工資是因為王某在服務期間服務不到位,給自己造成了損失,并不斷指責“是王某自己說的,因沒服務好,所以不要工資”。
對于王某討薪一事,家政服務公司也不同意支付,稱其系按照合同履行相應居間服務,不應該為雇主與保姆之間糾紛承擔責任。
法院經審理認為,該案爭議焦點為王某是否全面、適當履行了合同義務,家政服務公司是否負有支付王某勞務費的義務。
首先,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合同雙方均應依約履行合同義務。王某、安某和家政服務公司之間簽訂的家政服務合同合法有效,各方應依約履行各自的權利義務。案涉《家政服務合同》第七條載明“甲方(安某)須向丙方(家政服務公司)支付一次性中介服務費1500元”,“甲方(安某)應提前預付乙方(王某)首月工資,由丙方(家政服務公司)保管”,結合安某及家政服務公司均認可各方約定工資由安某直接支付給王某,由此可見,家政服務公司的合同義務為居間介紹服務人員提供家政服務,當收到安某預付的首月工資時可代為保管,現該公司已經履行了主合同義務即居間介紹服務,而安某并未預先支付首月工資,故該公司無需履行保管義務及后續代發工資的義務,安某與王某之間成立勞務合同關系,安某應依約支付王某工資。家政服務公司僅是居間服務方,不應承擔支付王某工資的義務。
關于支付工資的數額,法院根據雙方提交的錄音、聊天記錄等證據,認定王某未完全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相應的義務,構成違約,根據合同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法院依據王某履行勞務的時間、具體情況對王某主張的勞務費數額予以酌減。最終判決安某支付王某部分勞務費。
一審宣判后,王某、安某均提起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釋法說理】
雇主在與家政服務公司、家政服務人員簽署三方家政服務合同時,應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在發生糾紛時,應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尋求權利救濟途徑,避免各方訴累。家政服務人員一方面應依約全面履行義務,另一方面亦應遵守一般職業操守和職業規范,在未全面、適當履行義務時應承擔由此帶來的法律后果,雇主可據此不付或少付工資。
需要注意的是,在家政服務公司提供居間服務的家政服務模式中,家政服務人員的工資應由雇主承擔。家政服務人員履行義務不當,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案例3】
“精神不正常”保姆打傷雇主親屬 某家政公司被判擔責
戴先生經某家政服務中心介紹與胡某簽訂《中介式合同》,聘用胡某做家庭服務工作,工作范圍包括照顧老人,薪資待遇為月工資3800元,試工期1個月,期滿后合同自動生效。
據了解,三方約定戴先生支付家政服務中心信息服務費800元,胡某支付家政服務中心第一個月工資總額20%作為信息服務費;同時戴先生應在胡某每完成一個月工作后第二天支付胡某工資3800元。如胡某不慎毀壞客戶物品,應自行協商賠償,胡某看護工作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安全,如在看護視線內造成看護對象的傷或亡,一切后果由胡某負責。2016年3月2日,戴先生的親屬發現胡某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有虐待老人行為并予以制止,隨后與胡某發生肢體沖突并報警,后民警將胡某帶回派出所經詢問發現胡某出現精神狀況不正常癥狀,遂將胡某送往醫院進行確診治療,后胡某被送往回龍觀醫院。
同日,戴先生的親屬也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等費用。戴先生認為家政服務中心沒有相關執業許可,且有責任審查雇員是否具有上崗資格,但其沒有對胡某情況進行正常審查,對戴先生親屬所受傷害具有重大過錯,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故要求家政服務中心賠償各項費用合計4.3萬余元并返還已收取的800元服務費。
法院經審理認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合理的經濟損失。胡某將戴先生親屬打傷,應承擔賠償責任。雖某家政服務中心僅提供居間服務,但其應如實提供訂立合同的重要事實,對介紹的人員盡到相應的審核義務,該審核義務不僅包括是否存在傳染性疾病,還應對人員的精神健康狀況、心理素質、有無治安處罰或犯罪記錄等進行基本審核。該案中,家政服務中心未對胡某盡到足夠的審核義務,存在過錯,應對戴先生親屬的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法院根據案件實際情況確定其所承擔的責任比例為20%,并最終判決家政服務中心賠償戴先生親屬各項費用合計2386元。另因與家政服務中心簽訂合同的相對方系戴先生,故戴先生親屬主張某家政服務中心向其退還服務費不予支持,判決一并駁回了戴先生親屬的其他訴訟請求。
【釋法說理】
該案系家政服務人員在提供服務過程中致雇主受傷,由居間方家政服務公司承擔部分賠償責任的案件。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家政服務公司作為市場從業主體應首先取得相關執業許可,同時應對家政服務人員的上崗資質、從業條件等進行合理范圍內的審查,該審查不僅含身體疾病的審查,還應包括合理限度內的精神狀況、心理素質、執業技能、執業規范等方面的審查,以滿足家政服務的需要。
該起案件中,胡某在為雇主提供服務過程中存在多次虐待受雇對象的行為,而該行為明顯為一般人所認知的不符合從業規范的行為。結合派出所民警將胡某送往精神病醫院診斷的事實,故在此情況下因胡某行為導致雇主受傷,家政服務公司應在其提供居間服務中的過錯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特別強調一下,家政服務公司未對家政服務人員的從業資質、上崗條件盡到合理限度內的審查義務造成雇主受傷的,應當在過錯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法官提示】
據法官透露,通過對該院近三年審理涉家政類糾紛案件的調研,發現此類案件存在“三個集中”的特點:一是案由相對集中,多以家政服務合同糾紛為案由;二是糾紛原因較為集中,爭議焦點主要集中于合同糾紛中索要工資或侵權糾紛中受傷索賠等問題;三是家政模式較為集中,主要分為員工式和中介式兩種模式。
法官說,家政服務糾紛中一般涉及雇主、家政公司與家政人員三方主體,家政服務具體采用的是哪種類型的家政用工模式,這是決定三方法律訴求的基礎。根據選擇的不同,三方主體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有差別。此外,通過對典型案例的梳理,法院發現權利義務約定不明晰、各方主體風險意識薄弱及家政從業人員服務意識欠缺等也成為家政服務行業存在的重要法律風險點。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結合調研結果,豐臺法院也針對家政服務行業三方法律主體提出相關法律建議,一是建議雇主應選擇正規家政機構并簽署書面合同,明確用工形式及雙方權利義務;注重審查家政人員相關資質、做好登記記錄工作并加強與其工作中的溝通,避免不必要的損傷產生。二是建議家政公司,應注重對家政人員從業資料的形式與實質審查,履行并不斷強化崗前培訓服務;為家政人員購買商業保險,減輕自身損失。三是建議家政從業人員,應提前熟知工作內容和要求;對于有特殊照顧要求的服務內容應以文字形式固定合同中,注意證據留存;從業過程中遵守職業規范,加強與雇主的溝通,避免嚴重后果產生。
本版文/本報記者 王浩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