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9-08 21:28:09
原標題:在這張舊書桌前,他們用青春答一道題
來源:新華網
在這張舊書桌前,他們用青春答一道題——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23年扎根寧夏王民中學紀實
新華社銀川9月8日電 題:在這張舊書桌前,他們用青春答一道題——復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23年扎根寧夏王民中學紀實
新華社記者王磊、孫奕、謝建雯、吳振東
“我姓史。史,《說文解字》曰記事者也。從又持中。意思是史官記事要保持公正,秉筆直書。我希望在教學中能公正對待每一個人。”
23歲的復旦大學研究生史欣安望向講臺下一雙雙懵懂的眼睛。開學第一課,山里的娃娃們一下子記住了這個支教老師。
這里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王民鄉王民中學。
長長的定語,交代了學校偏遠的位置——海拔近2000米,距縣城30公里。車行在六盤山西麓,盤過寧夏南部丘陵地帶一道道彎。旱塬之上,日照強烈,成片的玉米頑強又局促地生長,藍天下滿目黃色。
一條鄉間小路盡頭,就是王民中學。一張簽滿支教老師名字的舊書桌,就安放在學校的化學實驗室中。
從1999年起,復旦大學作為最早響應團中央、教育部組建研究生支教團(研支團)的高校之一,每年派出學生赴全國多地多所學校支教扶貧。王民中學是23年來寧夏接受復旦學子支教年頭最長的學校,也是復旦大學支教扶貧的一個縮影。23年來,已有51名復旦學子成為王民中學的支教老師。
“楊陳浩彤來自內蒙古,是第20屆研支團的隊長;馬壯錦是陜西的,他媽媽來看過他,路上積水車進不來,我們把他送到了路口;黃明軒是四川的,特別認真,幾乎隨時都能看到他在辦公室批改作業……”那張同支教老師幾乎同齡的舊書桌業已泛黃,王民中學副校長王永明的記憶依然恍如昨日。
星光微芒卻暖
——“每個人能做的改變真的比較有限。但從現在回看22年前,可能改變就比較大了。”
9月1日開學那天,我們來到王民中學,見到了今年新到的第23屆復旦大學研支團隊員。
對自己隨遇而安,對娃娃們不敢松懈,這就是支教隊員給人最直觀的印象——
史欣安來自上海,是中文系20級碩士生,專業是古代漢語,大多數時間是沉默的,一件印有復旦大學校徽的帽衫穿了又穿,“換洗方便,買新的同款也不貴”;
隊長徐菁是個女孩,俄語系畢業,第一節英語課就用純正的口音征服了娃娃們,“我小學在四川遂寧縣里讀的,中學去了市里,高中獨自到省會成都寄宿,對教育環境的重要性感受很深”;
寧夏男孩林伯韜開朗帥氣,鍵盤吉他攝影樣樣在行,他看重規矩,嚴肅要求娃娃們“要跟老師主動打招呼”,也鼓勵孩子們樹立自信,一遍遍提示“大膽點”“抬起頭”“不要怕”……
在王民中學的生活和想象中一樣嗎?說到這個話題,隊員們總是三言兩語而過。“沒什么不同”“條件挺好,宿舍有獨立衛生間”“不想家,來都來了,安心教學”。
真的和原本生活沒有差異嗎?西吉縣是寧夏人口大縣,曾是寧夏最后一個脫貧出列的貧困縣。“西吉有三寶:土豆、洋芋、馬鈴薯”,當地流行的這句話,道出這里溝壑縱橫、生態脆弱、水資源匱乏的局限。
“沒有復旦支教老師的幫助,我一定會輟學,就不可能有現在的我了。”
如今已是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助理研究員的邵千順,還清晰記得第一屆支教團到來時的欣喜。“當時聽說要有外地老師來教英語了,還是上海復旦大學的,我們高興了好幾天,每天就盼他們快點來!”
第一屆支教老師解帆一看到娃娃們家境不好,就聯系復旦同學進行資助。“資助我的是同一個宿舍的三名女生,她們一直資助我到初中畢業。”邵千順說,正是這樣,自己再也不敢怠慢學習,天不亮就點煤油燈讀書,剛進初中時還是倒數,第二學期成績已經是班上第一了。
涓滴溪流,匯聚江河。唯有一天一天地做,一點一點地幫。
第3屆研支團隊員李佳美提出要把王民中學建成“讓教師用心、讓家長放心、讓孩子開心”的三心級學校;第5屆研支團隊員宋瑞秋在即將結束一年支教時,用行動完成了一個心愿——幫助王民中學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撒鈺到上海動手術;第13屆研支團隊員劉艷波發起“溫暖西海固”冬衣募捐活動,為當地貧困學生募集上萬件冬衣冬褲……
組建國旗護衛隊、打造彩虹圖書室、捐助音樂器材……娃娃們課外生活豐富了,心態開朗了,也逐漸有了展翅高飛的勇氣。
“我想到山外看看。”
初三學生袁秀梅在今年暑假實現了這個夢想!包括王民中學在內,從2014年至今,復旦大學“西部學子勵志游學”活動共邀請了來自西部地區的142位同學來到上海參加訪學活動。
王民中學的背后是一座山。夜幕降臨,星光微芒。
“躲在角落里的星星也會發光,就像出生在貧窮地方的我們也可以發光。”哪怕是不善言辭的娃娃們,也會寫下這樣的日記。
第22屆研支團隊員黃明軒也在日記中寫道——我由衷希望,能看到你們發出自己光芒的那一天!
在王民中學工作已經19年的王永明副校長欣喜地說,今年中考,王民中學85人參加考試,普通高中錄取41人,錄取率48.2%,在全縣農村學校位居前列。
豐沛彼此人生
——“直到現在還會夢到王民中學的瑯瑯讀書聲。這是我們共同的青春記憶。”
“一年前的今天,我還在給你們講‘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講的是岑參濃濃的思鄉情。一年后的今天,我回到這里,心里也是滿滿的歸鄉情。”
第21屆研支團隊員薛鷺,今年3月又回王民,給娃娃們送來一封千字長信。字字句句,是心中最真的情感。
一年任期,留下太多青春故事。王永明還記得,馬壯錦要離開時,一直跟娃娃們念叨“不著急,我吃完這個梨就走”,結果梨吃完了,娃娃們也看到車駛出校門,但馬壯錦并沒有走。“我看到他在朋友圈發了很多照片,那分明就是在校門外沒走拍的。”
頻頻回望,眷戀什么?還是放心不下什么呢?
第2屆研支團隊員張列列至今難忘一個“人高馬大、成績差、會打架”的娃娃。“他也許屬于比較頑劣的學生,但一見到我們就會立正、問好,能感覺到他內心是尊重知識文化、尊重我們、把我們當作遠方客人的。娃娃們雖然基礎不太好,但大多數都有走出大山的強烈愿望。”
第9屆研支團隊員王崟,曾三次返回寧夏看望學生。“2009年回來,是我帶的一個班要中考,專門給他們鼓勁;2011年回來,是另一個班學生要高考,我也研究生畢業,同樣也希望從天真的孩子們身上得到一些能量;2014年,我要去美國深造,出國前到銀川看了當年帶的學生,給他們進入社會出出主意。真放心不下他們。”
20多年來,隊員們扎扎實實當起了大山里的追夢人。早年間,山上沒有自來水,他們步行數里去挑水,還有隊員創下了連續56天不洗澡的“紀錄”;現在,他們仍然要步行數十里去家訪,仍然還會吃不膩食堂那一碗雖不豐盛但又香氣撲鼻的洋芋面……
“這么些年,沒聽哪一屆支教老師有過一句抱怨。”王永明說。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一年支教經歷,讓隊員們更熱愛祖國、理想更堅定、做事更務實。
“在學校里,學生可以談出很多大道理。但到了最基層、到了一個鄉村中學,你只有真刀真槍地干,得務實去做。”共青團復旦大學委員會書記趙強說,只有真正走到田間地頭,和自己生活環境作了比較,才會對我們國家有更多的了解、更深的感情。同時,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人生的追求、目標才會磨礪得愈發清晰和堅定。
“我很感激王民中學支教經歷。我是天津人,從小在城市長大。支教讓我直觀了解中國農村的教育,真切看到了我們的國情。我們也被學生想盡一切辦法奮發向上的精神深深感染。”王崟說。
第12屆研支團隊員于萌,如今也已成為一名老師。為了讓上海的中學生感受求學不易的艱辛,他曾邀請當年帶的王民中學學生來到目前任教的上海市浦東復旦附中分校分享經歷。“目的也是想讓城里的孩子知道,你們嘴上常說的‘苦’,和西北山區孩子比,還是甜的。”
“花一年時間做一件一生難忘的事。”談及為何來支教,林伯韜告訴記者,這個答案可以講一晚上。
父母是在寧閩商,林伯韜從小在寧夏長大。他看過熱播劇《山海情》,熒幕上的山村教育讓他觸動很深,也吸引他追隨“白老師”的腳步,看不一樣的寧夏,演繹別樣的“山海情”。
“教育過程是雙向的,我們既是來做老師,也是來做學生。我們會從當地的娃娃和老師身上得到啟發和收獲,也能體會到國家克服重重困難打贏脫貧攻堅戰,給大家創造出更美好生活的不易。這真的值得我們去用心感受,并將這份感動化為實際行動,為之作出我們的點點貢獻。”林伯韜說。
“以前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但被叫作‘老師’時,就要負起引導、幫助、培養學生的責任。我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身份和心態的轉變。”徐菁說。
孕育成長力量
——“孩子們不能安于現狀,知識永遠不能嫌多,斗志永遠不能消失。”
“二口萵筍小灣里南瓜
姚坡種哈的洋芋碗大
雄宏古堡雷家灣修哈
贊美的花兒王民唱下……”
正如這首“花兒”所唱,人們的日子越來越好。2020年11月16日,寧夏最后一個貧困縣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志著寧夏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基本得到解決,歷史性地告別絕對貧困。
“聽說以前學校出門還沒有路燈,一片黑漆漆的。近年來不管是住宿環境、教學環境,還是鄉里的環境,都變化很大。”徐菁說。
談到這些新變化,王永明副校長又高興又若有所思:“生活條件提高了,但有的娃娃反而吃不了學習的苦!”
多年來,娃娃們對待學習十分矛盾——想走出大山,但學習興趣實在不高;想安心學習,但年復一年讀書好像不如打工賺錢來得實惠?
趙強也收到隊員反饋:現在是不需要去打水了,但產生了一些新苦惱,比如當地孩子厭學情緒多了。要找到化解方法,需要更加務實、更加腳踏實地。
為學須先立志。
在支教隊員看來,課本知識以外,娃娃們最需要樹立起自主學習的興趣、終身學習的素養、健康自信的心態和努力向上的精神。
“我了解到,一些娃娃從小到大要么就是家長不談學習,要么就是老人溺愛他們,他們缺乏鼓勵和引導。哪怕他們回答不夠好,我都會說很不錯,已經有進步了。這樣來激發他們學習進步的興趣。”徐菁說。
支教老師不厭其煩地鼓勵,讓邵千順刻骨銘心。
20年前,第3屆研支團隊員李佳美召集開了一次全校家長會,當時邵千順上初三。“這是我們父子人生中第一次家長會。父親不善言談,他回來就對我說了一句話‘好好念書,你們老師把你看起得很!’這句話我記到現在。”
“雖然我們發展進步了,村民也富裕了許多。但山里娃仍要有改變命運的強烈愿望。孩子們不能安于現狀,知識永遠不能嫌多,斗志永遠不能消失。”邵千順感慨。
“我在上海做金融工作,身邊有同事和朋友把孩子送到收費昂貴的國際學校,孩子們覺得有車有房、吃大餐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城市的繁華不能蒙住我們的眼睛,我希望我的孩子了解真實的生活、真實的中國。”張列列說。
“我是學財務金融的,曾有著‘支教無用’的偏見,甚至覺得花這個時間不如多掙點錢做慈善,效率更高。但大學期間數次社會實踐活動徹底改變了我對支教的看法。來到王民中學后,我深深感到,必須要面對面感染娃娃們,讓他們生長出自己面對困難、開拓人生的能力,這是金錢買不到的。”林伯韜說。
想象著一年后的離別,徐菁一行三人已經開始不舍,又充滿期盼——
“努力了雖然不一定有回報,但我覺得結果不重要,盡自己所能就好”;
“接過前輩們的接力棒,壓力很大,我不想比他們差。多學多看多做,不要荒廢這一年”;
“我一定會盡職盡責,明年8月底氣十足地將自己的名字簽在那張舊書桌上”……
遠山靜默,見證這青春的希望與繁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