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21-10-14 14:51:10
“農村公路是高原山區、大漠深處、平原綠洲百姓出行、物資流通的唯一通道。”新疆交通運輸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郭勝說:“新疆農村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65%以上,800多個綠洲星羅棋布地分散在天山南北,縣與縣平均距離長達112公里,縣與鄉平均里程35公里,村與縣距離更加遙遠。”
如今,隨著“四好農村路”鋪展延伸,鄉村與城市相連的路通暢又便捷。截至2020年底,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4.68萬公里(不含兵團),較“十二五”末增加3萬公里,增長26%,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的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形成,農村公路基本實現通村暢鄉,交通扶貧受益人口達933萬。
在新疆,一條條暢通的“四好農村路”正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路。
不久前,記者沿著和碩縣新塔熱鄉布茨恩查干村至博湖縣塔溫覺肯鄉克日木哈爾村公路前行,藍天白云下,龍駒濕地美景盡收眼底。
“以前,這是沙土路,周圍蘆葦蕩叢生,外人來了都會迷路。村民走親戚還要繞道幾十公里。”54歲的布茨恩查干村村民娜木切回憶說。
2020年,當地政府投資改建這條總長8.6公里的鄉村公路,今年6月通車。曾經的鄉村土路,因沿線美麗的濕地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來此打卡留影,變為熱鬧的“網紅”鄉村公路。
“路好景美,人肯定來得多。”娜木切看到了商機,將農家小院變成了農家樂。看著游客為羊肉燜餅、風干肉等美食好味道點贊,娜木切說:“土路變油路,農村風景更有前景。”
在新疆,一條條農村公路像布茨恩查干村新修的路一樣,正在成為喚醒鄉村沉睡資源,激發經濟發展活力的大動脈。
“‘農村公路+’模式有效促進了農村公路與旅游、產業、自然資源開發及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緊密結合,推動實現了連通城鄉、帶富鄉村、致富農民的目的。”郭勝說,“十三五”期間新疆實施鄉村旅游路、產業路、資源路達到5849公里。
為破解農村路養護難題,新疆加快推動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在全區各地初步建立了“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以縣為主,鄉村配合”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和“縣為主體,行業指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養護工作機制,農村公路納入養護的比例逐年提高,達到86.8%。
“政府扶貧牛羊幫我們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我們現在成了護路員,每月拿固定工資,過好日子更有信心了。”2020年5月,摘掉了貧困戶帽子的阿克蘇地區烏什縣阿克托海鄉蘇依提喀村村民艾合提·馬木提夫妻二人變身為護路員,一年有2.4萬元固定收入,完成村組道路養護工作后,還有時間繼續養牛羊增收。
為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疆采取“農村公路養護+精準脫貧”機制,在南疆四地州22個脫貧縣,類似艾合提·馬木提的鄉村道路養護人員已有2.2萬名,既有效解決了南疆四地州農村公路失管失養問題,也為群眾提供了增收新平臺。
“十四五”時期,新疆農村公路規劃建設規模為2.86萬公里,擬實施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5240公里。郭勝表示,將通過統籌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通村組硬化路建設,建立農村公路規范化可持續管護機制,促進農村地區資源開發、產業發展,加強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與旅游資源富集區交通建設,以交通便利鞏固脫貧成果、服務鄉村振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