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匯報
2021-10-15 09:47:10
原標題:別讓“過度營業”透支了演員的價值
來源:文匯報
黃啟哲
今天一個Plog(圖片日記)、Vlog(視頻日記),明天一組雜志精修大片,過兩天參加一檔真人秀,晚上再來場帶貨直播……翻看當下年輕演員的微博主頁,這已成為一種常態。
看起來與粉絲積極互動、更多展現本人生活化的日常曝光并無不可,可其負面影響正慢慢顯現,甚至蔓延到了資深演員身上。比如《怒火·重案》里謝霆鋒的表演確實很有戲劇張力,但不少網友表示就是忍不住想起他在綜藝里拿鍋鏟炒菜的樣子!同樣,不管孫紅雷演什么,只要他一笑,許多人難免想起他在綜藝節目里的搞怪表現。觀眾的反饋值得演員警醒——別讓“過度營業”透支了自己真正的價值。
粉絲經濟之下,藝人的任何工作行程與動態披露,都被“飯圈”稱之為“營業”。而隨著文娛產業和互聯網媒體的發展,演員的“營業”早就不局限于拍攝影視劇作品這一主業:廣告代言鋪天蓋地,時尚紅毯秀隔三差五,綜藝真人秀檔期排滿,就連社交平臺也分出微博、小紅書、抖音,需要時不時發自拍、街拍和小視頻,來滿足粉絲。
而在各種“營業”中,對于形象透支最大的,莫過于綜藝真人秀。“對于正劇演員,綜藝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網友如是感慨。面對一些優質影視劇中的“綜藝臉”,觀眾總會不自覺在腦海浮現出其搞怪的形象,甚至于演員一亮相就引發觀眾笑場,頻頻出戲。遺憾的是,觀眾都覺察出的危機,很多演員自己似乎不以為然。甚至,每每有“爆款”綜藝上線,有的演員還會在微博“毛遂自薦”要求參加。為了輕松“撈金”也好,維持熱度也罷,出演綜藝真人秀在短期內,看起來是個投資收益比不錯的選擇??芍灰蜒酃馍陨苑砰L遠,但凡對于演藝事業有著更高的追求,就會意識到這是一種對于自身演員形象與價值的過度透支。
要知道,演員這一職業是需要一定的神秘感的。這種神秘感并非故意與觀眾拉開距離耍大牌,而是為了在影視作品中“百變”與“可塑性”。水無形而有萬形,對于演員,道理亦是如此?!斑^度營業”讓演員個體從人設到形象都深入人心,也就限制了他們在日后影視劇中對于不同身份、不同性格角色的塑造能力。對此,一些演技派尚且難逃綜藝的“反噬”,更何況一些尚在成長期、尚未有幾部拿得出手的作品的青年演員?最終的結局不是常年混跡在各大平臺,淪為油膩的“綜藝咖”;就是張羅著美妝時尚教程,與“網紅”比流量。
“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這不只是面對作品時的心態,更應是貫穿從藝之路始終的做人姿態。我們能夠理解在新人新作層出不窮的年代,迫于團隊壓力與市場倒逼,演員擔心自己不?!盃I業”、缺少曝光度而被觀眾遺忘、熱度不再的焦慮。我們也能理解今時不同往日,文娛產業運轉邏輯變化將個體裹挾其中,愛惜羽毛何其艱難。然而,常態不代表著正確,艱難不意味著不可為之。從陳寶國到富大龍再到胡歌,都曾表達過“記住角色忘記我”的觀點。比起一時出現在燈箱廣告、霸占幾天熱搜、參與幾檔爆款綜藝,演員真正值得驕傲的,是把形象留在經典作品之中,把名字留在表演教科書之上。而對于喜愛他們的粉絲來說,也應擺脫“飯圈”邏輯的綁架,清醒認知到,真正的“營業”,是演員潛心錘煉演技,帶來更多優質作品,而不是比拼所謂曝光度與廣告變現能力。否則,那一句回應大眾批評的控評“請多關注作品”,只會顯得更加蒼白無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