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荔枝新聞
2021-10-18 16:54:10
特約評論員/張航
近日,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通知》,強調廣大黨員要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困難事、群眾煩心事。服務群眾必須轉變觀念、身入心至,做好“加減法”,當好深入群眾的貼心人、理解群眾的知心人、服務群眾的暖心人,讓群眾的煩心事更少、獲得感更足。
多接地氣、少些嬌氣,做深入群眾的貼心人。要想了解群眾,首先要接近群眾。基層干部不能坐在辦公室里當“空調干部”,要“腳上帶泥”,經常走進群眾家里、走上田間地頭,主動與群眾交朋友,去看一看群眾吃些什么、忙些什么,聽一聽群眾對什么感興趣、對什么不滿,摸清群眾想法,加深同群眾的感情,與群眾打成一片。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不會把你當外人。要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的事當家事,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在具體工作中經常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站在群眾立場和角度分析判斷問題,積極回應群眾訴求,不能馬上解決的要做好政策解釋、情況說明,用真心真情換取群眾的信心信任。
多存大氣、少些小氣,做理解群眾的知心人。進入新時代,群眾工作出現了新變化,群眾利益訴求更為復雜多樣,不僅希望能解決現實利益問題,也希望自己感情得到尊重、情緒得到理解。在與群眾交往時,要聽得進“刺耳音”,吃得下“閉門羹”,受得了委屈,不能因為群眾一時的“不理解”和抱怨就有情緒、發脾氣,不能急于使用強制手段壓制群眾意見,這樣既沒有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還會失去民心。要轉變思想觀念,多用商量式的語氣,多用“方言”“土話”與群眾交流,借助音頻、視頻、微電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媒體宣講政策,讓群眾聽得懂、更聽得進。要站穩群眾立場,抱著“以情化怨”的態度,持之以恒、想方設法把群眾的思想工作做通、心理疙瘩解開,在化解糾紛中深化魚水之情。
多長才氣、少些脾氣,做服務群眾的暖心人。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志做官還是做事,不同的境界下干事的成效截然不同,對待群眾的態度也會產生天壤之別。抱著做“官”的心態做事,動機不純、思想不良自然導致行動走形變樣、態度不冷不熱;以“造福一方”的心態做事,扎根基層、親近群眾,才能擋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干得成實事。要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拜群眾為師,向實踐學習,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多謀科學發展、富民強基的方略,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多干得民心、順民意的實事,把群眾感受最深、反應最強烈的問題解決好,在真刀真槍中練就擔當的寬肩膀、成事的真本領,真正做到察民情、解民憂、惠民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