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2021-12-29 14:33:12
“天上掉餡兒餅”,被我們視為笑談。其實,網上流傳的“躺贏”這個詞兒,說的不正是這個意思嘛!
信投機卻不信規則,想成功卻不想積累,想收獲卻不去耕耘,以為人生可以靠偶然一次機會就能一勞永逸。錯了,世上沒有這樣的好事!
百年黨史,哪一頁不寫滿了拼搏與犧牲?
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哪一步不標注著勤勉與奮斗!
翻遍史冊,縱覽中外,只要“躺”下,斷無“贏”的機會。
躺贏,與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歷程無關,與大國崛起的人間奇跡無關,更與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化傳統無關。
中華兒女從不相信躺贏!
?。ㄒ唬?/strong>
如果耽溺躺贏,就沒有今天的世界第一大黨,也就沒有人人安居樂業的新中國。
近代中國歷史舞臺,兵燹迭出,刀光劍影。300多個黨派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軍事勢力你爭我奪,政治的“風水”輪流轉,投機的“傳奇”接踵演。但最終,救人民于水火、解蒼生于倒懸的,是執念如鐵的中國共產黨。
一個在內憂外患中誕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絕不可能選擇躺贏。
從上海到嘉興,從南昌到長沙,從井岡山到瑞金,從延安到西柏坡,一串串艱難求索的足跡,一個個改天換地的壯舉,引燃的是信念之火、理想之光。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闖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打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紅色江山。
有人認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勝利來自歷史偶然,靠的是對手的失誤,甚至是國際形勢提供的有利機緣。但回溯征程,你會發現:時代出給中國共產黨人的考題,難度系數遠遠高于其他政黨;給中國共產黨設置的磨難,大大多于其他政治組織。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黨員人數為440余萬,犧牲的黨員烈士有370萬,世界上哪個政治團體曾經付出過如此慘重的代價?
30萬紅軍長征到達陜北時不足3萬,世界上哪個政治團體經歷過這樣沉重的犧牲?
歷史的選擇是在各種政治力量的優勝劣汰中實現的。反復無常、朝秦暮楚的投機分子,最后被各方力量所拋棄;為一黨之私、罔顧民瘼的派別,大多被時代淘汰。歷史上巍巍身影的背后,是堅實的腳步、奮斗的汗水和如磐的信念。
靠初心、靠堅持、靠無畏、靠不屈不撓,中國共產黨人經受住時代的淘洗,開拓出歷史前行的寬闊航道,演繹出社會巨變的恢弘旋律。
80多年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由衷地贊嘆,共產黨人身上展現出一種“天命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一閃即逝的,而是一種堅實牢固的根本活力。”
歷經百年千淘萬漉,一種信念淬火成鋼——征途漫漫,惟有奮斗!
“一百年來,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二)
改革開放之初的老電影《咱們的牛百歲》里,曾有一個經典角色“懶漢田福”:好吃懶做、游手好閑,以“混飯吃”為能耐。當社會進入上升期,大量機會涌現,自然會出現“田福”這樣的人:他們希望抄近道、搭便車,躺在整體前進的隊伍里,攫取時代的紅利。
電影里的田福,幸虧在牛百歲的教育下走上了正道,否則,他永遠難以摘掉懶漢的帽子。
不同年代有不同模樣的“田福”,或者說,有各種“田福”式思維。如果不能徹底改弦更張,恐怕永遠都要貼著懶漢的標簽。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創造過多少個改天換地的奇跡:
為了解決“水貴如油”的歷史,河南林縣人民手握一錘一鏟、苦戰十載春秋,在層巒疊嶂的太行山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千座山頭,架設百座渡槽,建成了長達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這雄壯豪邁的歌聲,是對躺贏的有力回擊。
現在的義烏,是世界知名的小商品之都。曾經的義烏,縣城只有兩條呈十字狀交錯的街道,逼仄得容不下并排行駛的卡車。“雞毛換糖咧!”搖著撥浪鼓,挑著貨郎擔,走街串巷,以紅糖換取雞毛等廢品獲取微利——這就是浙商最初的形象。斗轉星移,義烏人民用撥浪鼓搖出了新天地,也搖來了浙江連續30余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全國第一。“歷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浙商用汗水匯聚的“四千精神”,將躺贏蕩滌得干干凈凈。
有人羨慕,一些網紅、藝人,一顰一笑便是萬人追捧,舉手投足就可日進斗金。但是,隨著一些人違法失德行為的曝光,一夜之間人設崩塌,“明星夢”煙消云散。“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永遠是藝術的鐵律,那種才長半尺就要結穗的谷子,不管穗形多么好看,谷??隙ㄊ前T的。
…………
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邁向世界舞臺中心,絕不能依靠躺贏!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經濟累計增長約189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不足兩位數到32189元;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到連續11年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從封閉落后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都是中國人民擼起袖子干出來的、奮力奔跑趕上來的、胼手胝足拼出來的。試問,哪一個又是躺著“贏”來的?!
有人說,中國這些年發展得好是源自運氣好,西方國家的“好心”讓我們搭上了經濟全球化的順風車。
世上沒有“救世主”,也不可能有“順風車”。中國這樣體量的大國要邁向現代化,不可能仰仗巧取、不可能依靠豪奪,唯有實干,方能興邦!
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用鋼量相當于60座埃菲爾鐵塔,每一個螺絲釘都得一點點擰上去;被網友譽為穿梭宇宙“牛氣座駕”的神舟飛船系列,次次成功、不斷迭代,背后是中國航天人近30年焚膏繼晷的努力;面對世紀疫情,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了“正常生活”,這不是病毒留情、好運獨具,而是因為有千千萬萬人在抗疫前線晝夜堅守!
其實,哪止這些:市場經濟是靠摸著石頭蹚出來的,糧食生產十八年連豐是靠汗水澆灌出來的,脫貧攻堅是勠力同心贏下來的……事實告訴我們,接續奮斗是我們的唯一選擇。
你聽,嘹亮的《國際歌》聲:“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的的確確,成功背后,哪有什么幸運的“錦鯉傳奇”,只有震撼的“中國故事”!
(三)
很多人都盼望著“坐電梯上升”??纯粗車?,確實,一夜暴富者,有!一夜成名者,有!
但從長遠再看,靠一個偶得,獲得一生盛名的,有么?沒有!走一個捷徑,獲得終身成就的人,有么?也沒有!
一項跟蹤彩票中獎者的研究發現,“幸運兒”們7年內就會重回之前生活軌跡,中獎猶如曇花一現。
人們見證的,仍是“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人們相信的,仍然是“鋒從磨礪出,香自苦寒來”。
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從來就沒有躺贏的文化傳統。
萬里黃河,被《大英百科全書》定義為“中華文明的搖籃”。然而,中華文明并不是從歲月靜好里“孵”出來的。為了利用黃河、抵御災害,從大禹治水到小浪底工程,中國人民的拼搏,千百年一以貫之。得天獨厚,背后從來都是人定勝天。
五千年文明史,是一個個方塊字寫出來的,“無一字無來歷”,背后寫滿了實干與進取。
五千年文明史,是大哲先賢一代代傳遞的,傳誦的是“天道酬勤”、教化的是“水滴石穿”、向往的是“春華秋實”。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安邦,從無取巧一說。
今天,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文明土壤之中。“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理念代代相傳,最終成為了當代中國社會的價值底色。
今天的奮進者,應該看破躺贏的虛無。靠碰運氣而成功的故事,從來如南柯一夢,只是惰怠的借口、無能的掩飾。理想遠大的個人、成熟理性的社會、目標篤定的民族,只會選擇腳踏實地,不會相信終南捷徑。
今天的奮進者,應該警惕躺贏的邏輯。各種光怪陸離的思潮的碰撞,帶來了躺贏的情緒。如果人人自甘平庸、人人放棄責任、人人貪圖享樂,何來人人出彩的可能?我們更應保持主流價值的定力,珍視全社會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讓社會共識牢牢錨定在奮斗精神之上。
今天的奮進者,也應該深思躺贏情緒的成因。躺贏的出現,源自于鉆空子的心思,擦邊球的打法;而奮斗的熱望,來自于公正的規則、公平的機會、穩定的預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現代治理、邁向共同富裕,是發展目標,更是治本之策。而這,恰恰要靠奮斗實現!
那些相信躺贏和投機的人,那些忙于低頭尋找捷徑的人,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鑄就了一個個“可能”,唯獨證明了一個“不可能”——
躺贏不可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