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3-08-25 17:32:08
【析理論道】
作者:張力偉(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副教授、吉林大學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支撐,集中體現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越性不僅體現在價值意蘊之中,更彰顯于現實生活的生動實踐之中。“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中國式民主建設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國式民主的特色所在。只有將民主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民主的意義才能得以激活,人民才能感受到民主的真實存在,才能真正體驗民主、信任民主、參與民主。與社會生活深度融合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促進了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構建了人類政治文明新形態。
構建了以解決社會生活基本問題為導向的民主原則。民主不僅是政治生活的決策機制,也是社會生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能解決人民群眾問題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民主、價值褪色的民主、失去治理效能的民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今中外的實踐都表明,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通過依法選舉、讓人民的代表來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選舉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讓人民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民主是全方位的,不應僅僅局限在某一個領域;民主是具有活力的,是人通過真實參與所賦予的。因此,民主不僅是制度安排,也是每個真實個體的生活方式與實踐形式。民主中的“民”代表了民主是人的問題,沒有人民的民主是虛偽的民主,人的全面發展需要通過民主實踐來完成。民主和人實現統一的前提就是要將民主嵌入人的社會生活之中。只有將民主與社會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激活民主的生機,煥發民主的活力。一方面,社會生活是人民群眾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空間,人的各類問題也更多聚焦在社會領域。因此,融入社會生活的民主,不僅賦予了人民群眾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也提供了人民群眾參與民主的直接渠道。與社會生活深度融合的民主有利于使人直接感知民主,并體驗到民主的真實效能。另一方面,社會生活與民生息息相關,解決社會生活的基本問題,就是對民生的直接回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彰顯。民主在社會生活中的運轉保證了民生需求的真實聚合,實現了民生決策的科學制定,保障了民生政策的有力執行。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建設塑造了“以民主促民生”的路徑,在解決人民群眾社會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滿足其民生需求。
實現了營造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治理目標。治理是民主的基本目標,全過程人民民主具備“治理民主”的鮮明特色。民主融入社會生活,就是要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實現社會層面的善治。基層社會治理需要通過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以達到人人享有的治理目標。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當務之急,就是把人民凝聚起來、動員起來,共同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在社會生活中建設民主,是在拓寬社會生活參與渠道的同時激發人的參與意識,讓人民群眾切實承擔好參與公共事務的責任,在直接的民主參與中把人凝聚起來,修復調整社會關系,形成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和諧局面。民主是每個人通過真實參與來共同解決問題的集體行動,民主的目標是在決策中走向統一而非創造對立。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為人民群眾塑造了共同的愿景,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中的基本愿景就是尋求美好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使每個個體能夠走到一起,在特定的機制和制度設計中共同解決問題,實現凝聚人心和修復社會關系的治理目標。民主是培植人際間信任的重要機制,民主程序中的個體會產生信任,在共贏的結果中實現互惠共享。社會生活中的民主運作能夠在搭建人與人之間關聯的同時塑造互惠性社會網絡。互惠性社會網絡也能夠為民主進一步的良性運轉提供穩定的社會基礎。這樣的互動使得社會治理共同體得以“形”“實”俱存。人民群眾在廣泛參與中拓展了社會治理的廣度,在社會生活基本問題的妥善解決中完善了社會治理的精度,在社會關系的修復與營造中提升了社會治理的溫度。
創新了基層協商治理的民主方法。協商民主不僅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也是民主走向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現。協商民主并不是西方的舶來品,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協商傳統,“協商”深刻嵌入中國政治生活與社會生活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協商,“有事好商量”是中國人普遍的交往模式。在歷史的繼承性和生活的現實性中,運轉于社會生活的協商治理實踐不僅契合人的交往模式,也有利于在協商中提升治理效能。從規模與民主的關系上看,社會生活的場景與規模更加適合有序開展協商民主。基層協商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有機構成,協商民主在小規模的團體中更能凸顯其效率和效能。社會生活中的問題存在于基層,往往關乎不同的小規模群體。在小規模群體中注入協商民主,能夠在理性審慎的溝通交流中凝聚共識,得到人人滿意的“最大公約數”。推而廣之,如果社會生活的每一個細胞都有民主的要素,那么民主就會成為全社會的風尚。從協商民主的形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看,基層協商治理擁有靈活豐富的形式,適用于社會生活中紛繁復雜的各類問題。基層協商治理已然成為中國式基層治理創新的重要內容,不同地域、不同社區都結合自身的條件與資源設計出不同的協商機制,搭建了各具特色的協商平臺。這些機制與平臺可以通過制度化的操作來解決基層的公共事務,也可以通過非制度化的形式來回應人與人在生活中的關切。所以,這種靈活性也能夠讓民主靈活地解決各類問題,保證了民主在社會生活中的可持續發展。
貫通了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民主實踐。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建設本質上要和政治生活中的民主互聯互通,在二者各自功能的發揮中共同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鏈條、全覆蓋的“大民主”。按照馬克思主義民主觀,在社會生活中嵌入民主,是提振社會有機體活力,激發出社會本身的充滿生氣的力量的路徑。中國國家治理具有龐大的規模,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中內含的不同功能、不同類型的民主模式適應了大國治理的基本要求,縱向的民主制度體系貫穿了從頂層到基層不同層級。其中,人民群眾通過選舉代表的方式參與政治生活的民主,通過基層自治的方式參與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并將社會生活中難以解決的、普遍性的問題向上反饋,使民主在頂層設計和社會治理中共同發揮作用。在政治生活與社會生活中雙向互動的民主保障了大國治理需要的層次性,也激發了社會的活力。民主建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功能聯動、要素銜接,實現整體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在這個意義上,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和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相互促進,共同推進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形式多樣、機制靈活,為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機制提供新的方法與技術;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通過科學決策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建設的各項重大方針,為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建設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
現代化不僅是科技的進步、物質的富足,也是人境界和能力的提升以及社會風氣的純正與秩序的和諧。在社會生活中建設民主,就是讓民主成為人在日常中的生活方式,讓民主成為培養新時代好公民的實踐手段。人民通過直接參與學習民主的技能,提升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度,也懂得了如何與其他主體溝通交往。當人與人以文明的方式相互尊重與對待的時候,整個社會風氣也會在文明交往中變得更加和諧有序,各類社會問題也會在民主實踐中得到妥善解決,從而實現人與社會的進步。面向未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建設不僅要在實踐中創新制度機制,完善流程設計,打通互聯渠道,也要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創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論體系、話語體系,為民主理論和實踐貢獻中國方案。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25日 11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