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3-09-05 11:34:09
【新聞隨筆】
作者:于曉冰(北師大實驗中學語文教師)
新學期開學,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又如約與廣大學生見面了。節目中,《儒藏》工程專家、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飛行員、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科學家、神舟十六號乘組等嘉賓,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奮斗事跡傳播知識、打動人心。
開學第一課,往往被視為新學期非常重要的一課,要為學生的一個學期甚至一生開啟思想之門,引導他們開闊視野、立下志向、糾正成見、錘煉性情,以新的姿態迎接未來的生活。這一點在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在這個課堂上,有親歷者真情講述彰顯榜樣的力量,有學生同老師在實景課堂親身體驗,節目給學生們帶來了一場豐富的精神文化盛宴,讓他們在這個大課堂中讀懂中國歷史、感知中華文明。
學生通過《開學第一課》更加認同中華文明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生當然可以從課本中學習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但一次國家版本館的實地觀覽,同樣會給他們帶來深深的觸動。讓學生近距離接觸與了解國家版本館、《儒藏》、《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這三個重大文化工程,從文化傳承工程、中華文明探源的考古新發現等角度溯源歷史、尋脈中華,會帶給學生最真實的震撼。學生一定會被湯一介先生“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勇于擔當精神所感動,會被“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這樣的問題所吸引,愿意以昂揚向上、不懈奮斗的姿態接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接力棒。
學生通過《開學第一課》更能體悟愛國愛自然的情懷。因書頁限制,歷史課本上學習到的抗美援朝內容并不詳盡。如果能聽一聽親歷抗美援朝老戰士的講述,聽一聽帶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的護航飛行員的講述,就能更為具體更為真切地感受當年戰士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無私精神。思政課上學到的環境保護理念,只有到大自然中去,和農民及勞作者接觸,才能夠更深入地感受我們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是多么偉大,才能更深入地體會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意義。
如果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覺地把自身學習和日常生活情境緊密結合,他們就會發現原來所學的內容不只對考出一個好成績、考上一所好學校有價值,對人生、對社會更有價值。唯有如此,才能更深入地體會為什么“學而時習之”能夠產生“不亦說乎”的感受。
古人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生與最真實的生活產生了緊密聯結,能夠放寬學習的定義,不僅僅把學習局限于課本和課堂,他們在學習的初心、上進心以及好奇心等方面就必然更為清晰且強烈,就能從“小我”中跳出來,愿意匯入“強國復興有我”的時代洪流中來。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5日 02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