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24-08-23 11:24:08
湖水清澈如鏡,倒映著藍天、白云、綠樹、小橋;湖面上,白鷺展翅起舞,野鴨游弋覓食……
記者近日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茈碧湖彌茨河入湖口處看到,濕地公園內山清水秀、萬物和諧,宛如一幅秀美的生態畫卷。
??這是8月21日拍攝的茈碧湖彌茨河入湖口處的濕地公園一景。新華社記者彭奕凱 攝
洱源,意為“洱海的源頭”,洱源縣河湖、濕地眾多,高原明珠洱海63%以上的水源來自這里。
保護洱海,源頭是關鍵。近年來,洱源縣以提升洱海入湖水質為核心,打造濕地生態圈,化解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構建起“保一方清水入洱海”的源頭濕地生態系統。
位于洱源縣城北部的茈碧湖,因湖中生長一種睡蓮科植物茈碧花而得名,是一座集防汛抗旱、農業灌溉、洱海生態補水功能于一體的中型水庫,總庫容為9160萬立方米。
洱源縣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楊春冰說,近年來,洱源縣通過實施茈碧湖飲用水源地濕地建設及湖濱帶修復工程,構建起茈碧湖生態環境保護圈,有效修復了生態系統,削減了入湖污染負荷,使茈碧湖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為當地居民飲水安全和洱海源頭水環境安全提供了保障。
記者8月21日在茈碧湖畔看到,幾名工人正劃著小船,打撈清理水中枯死的水草。“湖邊有濕地公園、長廊和觀景臺,還栽種了許多樹木,附近很多人都喜歡來這里散步。”家住茈碧湖附近的居民李女士說。
??這是8月21日拍攝的茈碧湖一景。新華社記者彭奕凱 攝
2023年,茈碧湖入選水利部全國第二批幸福河湖建設試點。洱源縣茈碧湖幸福河湖項目建設管理局局長李果介紹,自入選試點以來,當地已實施河道生態治理約6.7公里,清除河湖底淤泥約7萬立方米,種植喬木2800多棵,種植草地約7萬平方米。“我們的目標是把茈碧湖打造成湖晏、水清、岸綠、景美的幸福湖。”
不僅茈碧湖愈發清澈,洱源縣境內的西湖、東湖近年來也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楊春冰說,目前,洱源縣內濕地面積已達6.88萬畝,其中自然濕地3.02萬畝,人工濕地3.86萬畝,全縣已建成國家濕地公園1處、省級重要濕地2處、一般濕地25處。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變好,洱源縣成為許多鳥類棲息、繁殖和越冬的目的地。去年冬天,來洱源縣越冬的候鳥達3萬多只。其中,洱源西湖國家濕地公園已觀測到68種候鳥,每年冬季都會吸引眾多觀鳥愛好者前來觀鳥。
海菜花,是一種白花黃蕊的沉水植物,只能在水體潔凈、透明度較高的河湖中生長,被譽為水質的“試金石”。近年來,洱源縣在推進洱海流域水質保護與農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把人工種植海菜花作為重點綠色生態產業進行扶持和培育,以取代傳統“大肥大水”的農作物。目前,洱源縣已種植約3000畝海菜花。
??這是8月21日拍攝的洱源縣海菜花種植基地。新華社記者彭奕凱 攝
8月,正是采收海菜花的時節。在洱源縣右所鎮的東湖濕地,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朵朵白色小花隨風搖擺。村民們有的劃著小船、有的直接蹚入水中采收海菜花,綠水青山間呈現出一幅別樣的秋收“豐”景。右所鎮松曲村黨總支書記芮龍佳說,種植海菜花收益高,每畝每年有近7000元收入。
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小勇說,作為洱海之源,洱源縣不僅有力保護了洱海上游河湖良好的生態功能,還實現了產業發展,造福當地群眾,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記者浦超、尤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