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2017-03-20 18:53:03
2012年,一位叫尤瓦爾·赫拉利的以色列歷史學家,寫了一部叫做《人類簡史》的書。這本書一經上市就登上以色列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蟬聯榜首長達100周,30多個國家爭相購買版權,還入選了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諸多大咖的年度書單。2014年中文版面世,迅速廣為流傳,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3,作為一本通識類學術著作,這樣的成績,近年罕見。
《人類簡史》是一曲唱給人類集體想象力的贊歌。它認為:人類的祖先之所以能夠崛起統治地球,是因為其擁有強大的虛構能力,我們現存的一切——國家、宗教、企業等都是虛構出來的現實,是一種基于想象的共同體。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共同認知,人類才能夠有效協作,形成更大規模的全球性連接。
今年2月,赫拉利的新作《未來簡史》出世,再度刷爆了朋友圈。眾多讀書界的知名公號和“意見領袖”把這本書捧為神作,并為無暇親自讀書的人們提煉出了一條條極具沖擊力的內容提要——
人類未來追求的三大主題是:永生不老、幸福快樂和成為具有“神性”的人。
隨著人工智能的廣泛運用,絕大部分人將淪為“無價值的群體”,只有少部分人能進化成特質發生改變的 “神人”。
算法將統治21世紀。 生命本身就是一種自然進化的算法,人類的本能就是生化算法在起作用。
……
提煉得相當準確。然而,其實是一種誤導。
人們普遍認為未來學的價值就在于結論,對結論投入了太多關注,但沒有人能真正預知未來,而《未來簡史》最可貴之處在于,它有著清醒的自知之明。
這本書與其說是妄圖冒充先知的角色,不如說是帶領我們做了一次危機演習。 赫拉利在第一章就說得明明白白了:
“這項預測的重點并不是要提出預言,而是為了讓我們討論現有的選擇。如果經過討論,能讓我們選擇其他道路,而讓預測不能成真,那反而更好。”
他提出一個“預測悖論”:人類的發展過程會對預測產生反應,甚至可以說,預測得越準,引起的反應就越多,事情反而會變得更出乎意料。
書中舉了馬克思的事跡作為例證。馬克思曾預言無產階級革命將率先爆發于工業革命的領頭國,如英、法、美,然后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區。但資本家也認真研究了《資本論》,隨之改變了自己的行為,開始改善工人待遇、增強他們的民族意識、讓工人參與政治……結果,革命在俄國和中國更早爆發了。
“這正是歷史知識的悖論。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用處。但知識一旦改變了行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義。 我們擁有越多數據,對歷史了解越深入,歷史的軌跡就改變得越快,我們的知識也過時得越快。”
因此,赫拉利寫下的,其實是一本注定會“過時”的書。他從來沒有預測未來的野心,因為,無論他的預測是“錯誤從而無用”的,還是“正確從而會過時”的,未來都不會如他預測的樣子。
而他,也和其他所有人一樣,樂于見到一個不一樣的未來。畢竟,如果未來可以預測,生活還剩下什么樂趣呢?
最近,赫拉利接受了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人物工作室的獨家訪談。
且來聽聽,關于這兩本書、關于如何閱讀、關于人生意義、關于中國和全球化,他是怎么說——
人物工作室: 從書中可以看出您的知識面很廣。您的專業是歷史學,對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計算機等學科也有涉獵。平時最喜歡讀什么領域的書?平均每天會花多少時間在閱讀上?
赫拉利: 我平均每天會花1-2小時在看書上。我沒有一類最喜歡的書,不過,我有一類最喜歡的問題——我總是對那些關于世界的宏大問題特別感興趣,然后讓這些問題引導我去任何該去的地方。為了回答大部分的宏大問題,你需要閱讀許多不同領域的書籍。
比方說,我一直很好奇,比起我們的祖先,現代人更快樂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就需要閱讀歷史學、心理學、生物學、哲學和腦科學方面的書。
歷史向我們指出,今天的人類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強大,然而并不比以前快樂多少。心理學解釋了原因:快樂的感覺并不主要取決于客觀條件,而是倚賴于主觀期待。然而,期待是會隨著環境自動調整的,當情況變得更好,我們的期待也會跟著膨脹。因此,即使是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降臨,不久之后,我們也許仍然跟以前一樣感到不滿足。從更基礎的層面上,對大腦和心智的研究也表明,人腦對快樂的基本反應不是滿足,而是渴望更多。因此無論我們獲得多少,都只會增加欲望,而不會增加滿足感。這就是為何人類已經如此成功地征服了地球、獲得了巨大的權力,卻依然無法獲得更多快樂的原因。
人物工作室: 在太多信息越來越膨脹的今天,您如何重新評估閱讀的價值?有什么挑選書籍的標準?
赫拉利: 我會翻開很多書,在閱讀了10頁之后,其中90%的都會被我放棄。如果一本書在10頁之內還沒有教給我什么重要的東西,我就放到一邊,再打開一本新的。
我期待中的好書,不能僅僅停留在提供信息的層面。在過去,信息是很稀缺的,審查機制也以阻斷信息的流通來達到目的。那時,人們靠讀書來獲取信息。但是今天,我們被淹沒在信息的洪流里,審查機制也不再封鎖信息,而是用大量不相關的或錯誤的信息轟炸我們。我們不知道應該注意什么、相信什么,往往把時間浪費在瑣屑的事件上,忽略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比如人們可以花幾個小時看搞笑的動物視頻,卻不關心全球變暖。
因此,我最不需要書本提供的,就是信息。相反,一本好書應該使我能夠從一個新的視角看到更宏大的圖景。
人物工作室: 您是怎么想到要寫《未來簡史》的?它與《人類簡史》的關系是什么?您更看重哪一本?
赫拉利: 完成《人類簡史》之后,經常有人問我:這本書講述的都是過去,它能對未來有什么啟示呢?于是,在我的談話和寫作中,越來越多地涉及到關于人類的未來的話題,直到這些材料足夠我寫出一本新書,也就是《未來簡史》。
《人類簡史》概括的是人類從石器時代到今天的歷史。它解釋了我們是怎樣從一個無關緊要的物種變成了地球的主宰,也試圖回答一些關鍵的問題,比如:為什么在大多數人類社會中,都是男性比女性占有更高的地位?資本主義是如何席卷全球的?現在的人類是否比石器時代的原始人更幸福?等等。
《未來簡史》預測的是21世紀人類社會將要發生的變革,聚焦于科技、政治、社會、宗教的交互作用。當大數據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意愿和觀點時,會對政治產生怎樣的沖擊?當人工智能開始替代出租車司機、醫生、教師和警察,并在越來越多的工作中勝過人類,就業市場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又將如何處理數以億計在經濟上淪為無用的人口?像基督教或伊斯蘭教這樣的宗教,如何面對基因工程,以及我們會生產出“超人”并戰勝衰老和死亡的可能性?
兩本書回答的是不同的問題,很難說哪一本更好。
人物工作室: 您的成長經歷和歷史學研究的背景,對于這兩本書的寫作有什么影響?
赫拉利: 我小時候一度非常困惑,找不到人生的目標和意義。我問了父母、老師和其他成年人,結果發現他們也不知道。但更讓我震驚的是,他們看上去對此毫不關心。他們忙著擔憂金錢、職業、政治形勢……當時,我就對自己說,等我長大了,一定不要陷入日常生活瑣事的泥潭里,我要盡最大的努力去了解世界的宏大圖景。
進了大學以后,我以為這將是一個探索那些宏大命題的理想之地。但我又一次失望了。學術世界的進階規則,是鼓勵我們鉆入越來越窄的領域去,這給我造成的印象是:在學術研究這條路上,人永遠無法接近宏觀。
于是,我成了一個研究中世紀軍事史的專家,而將人生意義的探索變成了一種“業余愛好”。就在這時,我讀到了賈雷德·戴蒙德的《槍炮,細菌和鋼鐵》,仿佛一道閃電照亮了眼前的路,它讓我看到:用學術研究的方式,是可以處理關于歷史和人類的存在這種大命題的。我從希伯來大學的導師本杰明·凱達爾教授那里也受益良多,他鼓勵我的探索,并發起了一項大歷史的研究項目。于是我才開始著手寫作《人類簡史》。
在某種意義上,寫《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也是完成我少年時代給自己許下的承諾。
人物工作室: 下一步有什么寫作計劃?
赫拉利: 我還沒有計劃下一本新書。我正在考慮寫一本兒童版的《人類簡史》,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技巧來完成它。
2016年4月23日,尤瓦爾·赫拉利來北京參加《你,定義未來》主題演講
人物工作室: 中國是《未來簡史》繼以色列和英國之后第三個出版國。據我所知,您來過中國,在兩本書中也舉了不少中國的例子,您對中國的印象是什么?
赫拉利: 這是因為中國的出版商非常有效率。我認為,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國家。這不僅是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讀者對于知識的強烈需求,是我從未在其他地方遇見過的。在西方,人們當然也充滿好奇,但在中國,我能感受到他們那種迫切的心情,這遠遠超出了“好奇”的程度。中國人有了解世界的深切渴望,對于新的觀念、新的思維方式都抱著一種非常開放的態度。
我相信,21世紀的中國擔負著特殊的使命。如今,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都是天然的全球性問題:全球變暖,全球化的不平等,以及像人工智能、生物工程這類顛覆性的技術。要成功應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國際合作。比方說,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獨管理生物工程,假如日本或俄羅斯允許對人類嬰兒進行基因工程試驗,那么美國即使禁止也沒有任何用處。同樣,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靠一己之力阻止全球變暖。為了在21世紀生存下去和繼續繁榮,人類需要建立一個全球化的社區。
中國在建立這個社區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既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力量,也是因為在團結不同人群方面,中國比其他國家擁有更加豐富的經驗。歐盟才成立了幾十年,美國也不過250歲,而中華文明已經存在幾千年了。在這段漫長歲月中,中國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來平衡來自廣大不同地域的不同階層、不同族群的需求和利益。這種經驗對于人類未來幾十年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人物工作室 周飛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