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7-03-31 04:56:03
對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林肯中學97名中學生來說,前不久訪問中國最大的驚喜是參觀大熊貓保護基地。十二年級的阿拉雅·扎克里對筆者說,她在塔科馬的家人聽說她在中國看到了大熊貓,整整興奮了3天。
比起塔科馬的扎克里,首都華盛頓特區、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南加州圣迭戈市等地的民眾要幸運得多,他們可以有機會到當地動物園的熊貓館來一睹大熊貓的憨態與風采。據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統計,每年到訪熊貓館的觀眾人數在200萬左右。
在華盛頓國家動物館生活了3年半的大熊貓“寶寶”踏上回鄉路,曾讓無數美國民眾魂牽夢縈。2月16日,動物館專門開辟為期一周的告別活動,讓眾多的粉絲來與“寶寶”告別,有的粉絲為此流下熱淚。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媒體,在“寶寶”告別周期間刊發了大量報道,《華盛頓郵報》還將頭版頭條的位置給了“寶寶”。在“寶寶”臨上飛機那一刻,無數“長槍短炮”對準了它,還有無數的觀眾,目送“寶寶”的專機起飛。
“寶寶”回家,雖然讓許多“寶粉”傷心,但讓他們稍感欣慰的是,國家動物園里還生活著比“寶寶”更年幼的“貝貝”,還有它們瀟灑的父母“添添”與“美香”。
“貝貝”也是這里的超級明星。去年8月貝貝抓周時,來自美國各地乃至澳大利亞的粉絲都趕來慶祝。貝貝選擇“友誼吉祥”作為抓周禮物,也著實沒讓在場各界人士失望。
美國民眾的“熊貓熱”,可追溯至40多年前甚至更早。1936年12月,美國紐約服裝設計師露絲·哈克納斯從中國帶來的大熊貓“蘇琳”落戶芝加哥動物園后引起空前轟動,最多的一天觀眾達到4萬人次,其中包括盲人作家海倫·凱勒;1941年11月,宋藹齡、宋美齡兩姐妹挑中大熊貓作為國禮贈送美國,以回報美國相關團體為中國抗戰所作貢獻,大熊貓作為“親善大使”受到熱烈歡迎;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之后,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挑選的大熊貓伉儷“興興”“玲玲”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安家,作為中美友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話被廣為傳頌;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夫人彭麗媛與奧巴馬總統夫人米歇爾共同為大熊貓幼崽“貝貝”命名,讓中美友誼佳話又有了新的延續。
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面對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和不時爆發的喝彩聲,無論是“貝貝”還是“添添”“美香”,都是那樣旁若無人,淡定從容。在諸多的“熊貓粉”心目中,它們不光是可愛的動物,更是一種親善、友誼的化身。正如紐約州聯邦眾議員卡羅琳·馬洛尼女士所說,如能有一對熊貓前來紐約,“這將是一座促進兩國交往的重要橋梁”。
從眾議員馬洛尼到中學生扎克里,這些“熊貓粉”們從喜愛熊貓到關注和了解中國。馬洛尼為紐約申請租借大熊貓,這些年一直在與中國的各個部門打交道,“與中國人交往的加深讓我改變了原先對中國的看法”。扎克里正準備申請赴中國留學項目,“立志今后要為中美友好做有意義的事”。
“寶寶”回家、“貝貝”抓周引來熱潮,因為它們是兩國民眾的共同牽掛,傾注著兩國民眾的共同情感。這種共同牽掛與情感,也是中美民間交流的公約數。兩國民眾由走近而親善,民間文化交流合作不斷深入,堅持包容心態拋開政治歧見成為大勢所趨,這又何嘗不是中美關系數十載發展的真實寫照?
(作者為本報高級記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