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17-05-23 14:09:05
人民網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 賈文婷)CCG-AEI中美經貿發展研討會18日在北京舉行。本次研討會上,18位中美專家深入探討了“習特會”及特朗普執政百日后中美經貿現狀和未來,研判中美經貿的機遇和挑戰,為兩國關系建言獻策。學者認為,美國和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聯手合作可以給世界經濟做出貢獻,給兩國人民帶來益處。中美基礎設施合作空間廣闊。
AEI研究員亞歷克斯·布里爾認為,中美兩國需要彼此的責任與擔當,中美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雙邊貿易關系非常重要,整個世界也需要兩個大國共同承擔責任。中國在推動全球化過程當中,決心是堅定的。中美關系建設中,雙方對話的重要性不容小覷,而且需要有公開渠道,中美關系的討論中應該加入更多的數據。
對美國來說,很多人都會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中美關系的走向。所以建議大家思考宏觀問題時是更具體一些,比如討論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雙邊投資等問題時更具體更客觀中美是合作還是對抗,答案是肯定的,中美是合作、是伙伴。
在美國的醫療改革、稅收改革、簡政放權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這四個議題中,稅收改革和簡政放權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對中國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美國稅改問題對美國的政策決定人來說非常重要,跟中國的關系也非常大。再者,基礎設施建設是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經常提到的,對于中國來說,意味著非常多的投資機會和空間。所以,必須要保證這些議題的推進與兩國外交政策不沖突。
CCG學術委員會專家,國務院參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認為,需要用創新推動中美關系順利發展。中美兩國在溝通的過程中,都認為應該創新和推進中美關系。中國對于美國國內現階段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也需要高度關注,這些事情跟中國都是有聯系的。
雖然最近發生的很多事情,對中美關系產生了很多影響,但特朗普不可能切斷同中國的聯系。目前,中美雙方的政策已經有了一些改變,也有了一些創新。
AEI常駐學者克勞德·巴菲德認為,中美應在高科技和電子技術領域開展合作。
“貿易赤字影響到美國的經濟和就業,貿易政策改變能夠改變這種貿易赤字”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而“美國是唯一進行公平貿易的國家,需要對其他貿易不公平的國家采取措施”的做法也大有謬誤。
美國并不是要退出WTO,更多是開始注重WTO規則方面的內容對其的影響。目前的情況顯示,美國必須要在高科技和電子技術等領域和中國合作。而數據顯示,現在美國25個最常用網站當中其中有8個是不對中國開放的。
CCG高級研究員,前商務部美大司司長江山稱,中美需建立互信,增強經濟政策合作。
美國和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聯手合作可以給世界經濟做出貢獻,給兩國人民帶來益處。根據中美“百日計劃”來看,中美雙邊貿易是非常重要的,雙方在金融、服務、環保、基礎設施、能源等領域都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
江山表示,當然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挑戰,比如說貿易逆差、市場準入、網絡安全的問題,這是美國面臨的問題。中國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中國的國有企業所面臨的質疑,還有出口的控制,我們需要認真解決這些問題。中美通過建立互信,增強經濟政策的合作,就能夠將這些問題處理得更好。
CCG特邀高級研究員、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認為,中美基礎設施合作的空間廣闊。首先,人類的日常活動范圍依賴于交通基礎設施,而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時空概念也隨之改變,傳統的空間距離感知已經被時間距離感知所取代。其所營造的共享環境直接左右著人類共享資源的能力、規模、空間范圍和共享效率。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有著全球最豐富的經驗和最強大能力,中美開展基礎合作的前景非常廣泛。美國在基礎設施投資上有著巨大的潛力和需求,國內的許多基礎設施整體情況不佳、老化嚴重。自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政府高官基本明確采用政府和私人資本相結合的融資方式,并表達了歡迎中國投資的意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