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6-24 16:30:06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隨著資本介入,ofo、摩拜等中國共享單車企業已開始進軍新加坡、美國、英國。
有人說,“中國原創”正在走向全球,中國智慧創新的模式正在贏得全世界。
走出去當然可喜,但喜大普奔的同時,中國共享單車企業獲得哪些紅利也值得思考。
【海外競爭倒逼技術升級】
在新加坡,由于實行限制私人擁有汽車的政策和打車費用較高等原因,連接公共交通節點與家庭、學校、辦公室之間的“最后一公里”成為出行難題。正因為此,為個人近距離移動提供解決方案的共享單車頗有市場。
ofo共享單車被部署在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校內規劃的自行車停放區域內。(新華社發)
中國的摩拜和ofo小黃車今年初搶灘新加坡,并與稍早前剛剛投放市場的當地共享單車oBike形成了直接競爭。
新加坡一家本地媒體今年3月曾經給這3大平臺做過一次橫向比較。結果是,oBike在5分制里得到4分,ofo和摩拜各得3分。
其中,oBike最讓測試者不滿的就是沒有變速器,爬坡不便;而ofo最大的丟分項是沒有GPS,讓用戶難以找到單車位置。
摩拜雖然在車身減重設計和為用戶提示停車地點方面得分較高,但也被指出GPS缺乏本地優化等問題。
為了在新加坡共享單車競爭中贏得更多市場份額,中國相關企業發現問題后立刻進行技術改造。
以ofo小黃車為例,該公司5月24日發布新款共享單車,不僅外觀比舊款有了升級,還配備了適用于海外國家不同網絡通信制式的新一代智能鎖,方便當地用戶通過手機客戶端內嵌的谷歌地圖定位單車并掃碼開鎖,為公司在不同地區合理分配車輛資源提供數據支持。
為適應當地炎熱、多雨、潮濕的氣候,新車型還配備了耐銹耐腐蝕的新型鋁制車架;為適應多山多坡地形,新車型改進減震避震設計,配備了3倍變速裝置等。
摩拜單車進軍海外的同時在智能車鎖、大數據分析、電池系統、車身制造方面不斷融入新技術,提升全球競爭力。
據摩拜公司創始人胡煒煒介紹,摩拜單車與高通及中國移動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啟動了國內首個多模外場測試。摩拜單車智能鎖將可在海內外多模狀態下,保持精準的定位功能。
【本地化必須做】
在共享單車全球化的過程中,本地化是企業必須要考慮的。
本月在荷蘭舉行的全球騎行者峰會上,摩拜公司宣布,將于6月底正式向英國曼徹斯特投放1000輛摩拜單車。
胡煒煒說,運抵曼徹斯特的摩拜單車根據當地的法規,裝有前后車燈,用戶可在app內使用信用卡付費。
“進入一個城市,不是拿幾輛車扔在路上就好,我們需要花很多時間,讓外國城市相信一家中國公司可以把共享單車做好。除了車輛設計和支付方式要適應當地需求,還要學習如何與外國政府打交道、如何適應當地市場、如何更好地服務當地用戶。” 胡煒煒告訴新華社記者。
對于意圖進軍美國公共出行市場的中國共享單車企業,本地化過程不僅限于學習與外國政府打交道。
專家指出,中美共享單車的目標群體和功能存在一定差異。在中國,共享單車主要解決用戶的出行便利問題,在美國則更多用于大眾健身或游客旅行。美國崇尚汽車文化,在城市郊區、中小城市以及鄉鎮,公眾出行以開車為主。在紐約等大都市,公眾主要使用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系統。
此外,紐約大學瓦格納公共事務學院終身教授郭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共享單車體系之所以能夠在短期內迅速擴張,離不開背后互聯網金融體系的支撐。
美國的共享單車全部使用信用卡支付,中國共享單車企業的移動快捷支付優勢難以顯現。
因此,中國共享單車企業要想打破美國市場“天花板”,需要綜合考慮中美市場以及用戶習慣的差異。
5月6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觀眾在共享單車的展位參觀展品。(新華社記者 馬研 攝)
【觀點:共享單車折射中國創新和開放活力】
中國共享單車企業不僅在模式上引領潮流,引發國外一些企業的借鑒和模仿,在智能車鎖、大數據分析、電池系統等具體技術方面,中國企業都具有強大競爭力。無樁共享單車是完全中國式的創新產品,是展現中國企業巨大創新活力的新品牌。
中國共享單車走向世界,也向各國傳播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扮靚了城市,便利了出行,保護了環境,給城市生活帶來了更多清新和活力。世界上許多城市為汽車尾氣、交通擁堵等問題所困擾,共享單車的引進有助于緩解這些問題。
不僅是共享單車,高鐵、移動支付、網購等更多中國技術行業正在引領世界潮流,被各國借鑒和引進,為各國民眾帶來簡便、環保的生活方式。
創新潛力蘊藏于能激發活力的體制中。日益開放包容的社會大環境,中國政府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鼓勵,是中國企業創新動力更加強勁的大背景。國務院日前更是明確“鼓勵創新、包容審慎”原則,鼓勵共享經濟等各式新業態健康發展。
“中國智造”不斷走向世界,從“中國復制”變為“復制中國”,意味著中國創新實力和文化感染力正在進行華麗轉身,這也是中國軟實力提升的重要表現。一個文明古老而又充滿創新和活力的中國,正在讓世界越發刮目相看。(新華社客戶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