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7-03 21:40:07
新華社巴西帕林廷斯7月2日電
新華社記者趙焱 陳威華
瓦爾達老太太一身紅。“是的,我是卡朗奇多的支持者,今年我們依然還會戰勝卡普里首索。”面對著一游船來自巴西各地的游客,她大大方方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瓦爾達老太太說的是當地以“兩頭牛”為主角的歌舞大比拼。
每年6月最后一個周五晚上,被分別命名為卡朗奇多和卡普里首索的兩頭牛開始“對決”,持續3晚。這是巴西亞馬孫地區熱帶雨林深處小城帕林廷斯最具特色的民俗表演。今年的表演從6月30日開始,一直持續到7月2日。
卡朗奇多隊以紅色作為標志,誕生于1913年,卡朗奇多牛是一頭腦門上畫著一顆紅心的白牛,沉穩和善;而卡普里首索隊以藍色作為標志,形成于1920年,卡普里首索牛是一頭腦門上畫著一顆藍五星的黑牛,魯莽任性。
誰是最好的表演隊伍?近百年來,雙方各不相讓,形成了現在的紅藍兩隊競演。
“我從記事起就是卡普里首索的支持者,因為我爺爺支持卡普里首索,后來我家人都支持藍隊,我每年都來參加表演。今年我、我女兒和我姨媽都參加,我們一定會獲勝。”正準備進場表演的伊萊賽告訴新華社記者。
這種以牛為主角的民俗節日最初在巴西東北部流行,叫做“博伊蹦巴”。在當地土語中,“博伊”是“牛”的意思,“博伊蹦巴”就是“牛之祭”的意思。殖民時期的巴西以大種植園經濟為主,牛是每個莊園中最主要的勞動力,也是莊園內每個節日的主角。在馬瑙斯地區橡膠業繁榮的年代,“博伊蹦巴”也傳入這里,后來又融入原住民族文化因素,逐漸發展成如今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紛至沓來的狂歡節。
“博伊蹦巴”源自一個民間傳說,當地人把這個故事搬上舞臺。17世紀,在一個農場里,一頭人見人愛的牛被放牛的黑人奴隸弗朗西斯科偷著給殺了,因為他懷孕的妻子想吃牛舌頭。莊園主把弗朗西斯科抓來審問,后者坦白了事情的經過。雙方對話滑稽、幽默,充滿戲謔。莊園主氣得暴跳如雷,放牛人洋相百出。觀眾惋惜而無奈。正當觀眾為放牛人的命運擔心的時候,在叢林女神的祈禱下,被殺了的牛竟然死而復生,于是全場一片歡騰,所有人載歌載舞,皆大歡喜。
帕林廷斯的“博伊蹦巴”是一場結合音樂劇、歌舞競賽、民俗和狂歡的盛大節日,最初有很多個團隊表演,每年節日3天在城市街道上比拼,后來卡朗奇多和卡普里首索兩隊的表演最精彩,逐漸淘汰了其他隊伍,也讓帕林廷斯這座城市分成了紅藍兩個陣營。
紅隊最著名支持者是阿爾布克爾克大媽,雖然她已去世,但依然是紅隊的精神領袖。她在世時,每年都幫助制作牛舞表演的服裝。她的兒子保利尼奧已參加牛舞表演30多年。現在每年節日開始時,卡朗奇多的隊伍都要先到阿爾布克爾克大媽家的紅房子窗前唱歌,向她致敬。
城市的另一端,80多歲的諾蓋拉的房子是藍白相間的,他家門前的水泥地、自行車、廚房的桌子、甚至院子里的狗窩都是藍色的。諾蓋拉是卡普里首索的堅定粉絲。“紅色,在這里只有我血管里的血液是紅色。”諾蓋拉說。從1968年起,諾蓋拉就參加這個活動,如果卡普里首索隊贏了,他會騎上自己藍色的摩托車在城市街道巡游。
1988年,市政府修建了舞牛“蹦巴場”,就好像里約熱內盧專門為狂歡節修建的桑巴大道,這標志著“博伊蹦巴”成為正式旅游產業。舞牛場能容納3.5萬名觀眾,場地內可容納每隊各3500名演員表演。當然,舞牛場也被漆成紅藍兩色。
卡朗奇多和卡普里首索的“戰士們”從每年4月底就開始為“決戰”準備。兩隊各自組建協會,構思演出主題,創作主題歌,力爭推陳出新,讓觀眾有驚喜。節日的3個晚上,紅藍兩隊分成上下兩個半場表演,雙方的支持者涇渭分明,各自占據競技場的一半看臺,在對方舞隊表演時往往無動于衷,而在本隊表演的時候熱情高漲,跟著樂隊的節奏一起舞動。
如今,這場“博伊蹦巴”的“百年對決”名氣已走出叢林,走向全巴西,甚至傳到世界其他地方。這個僅有11萬多人口的小城市,每年節日期間,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多達六七萬。大部分游客訂不到酒店,就采取瓦爾達老太太的方式,乘游輪而來,在船上宿歇。
“我已經記不得來了多少趟帕林廷斯了,每年跑這么遠的路來這里我覺得很值得,因為除了狂歡,我還能遇到很多朋友,向他們介紹我們巴西最具特色的節日!”瓦爾達老太太興奮地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