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7-06 13:02:07
新華社柏林7月6日電
新華社記者嚴鋒
10年前,發源于美國的次貸危機迅速演變成國際金融危機;時至今日,世界經濟仍在疲弱中徘徊,復蘇之路舉步維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英國“脫歐”、難民危機發酵、恐襲此起彼伏、民粹主義泛起、全球化遭遇逆潮……動蕩歲月中,“不確定性”成為標注這個時代的關鍵詞。
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中,美國與歐洲關系也被“不確定性”所籠罩。
曾幾何時,從二戰廢墟之中建立起來的跨大西洋關系將美歐緊密聯系起來,是雙方對外關系中的重要基石。然而,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大西洋兩岸、特別是美國和德國之間一直齟齬不斷。跨大西洋關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特朗普曾公開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難民問題上犯了“災難性錯誤”,并就美對德貿易逆差多次表達不滿,威脅對德國車企征收懲罰性關稅;特朗普還指責德國等歐盟國家防務開支太少,一再施壓要求其分擔更多北約防務費用;在英國“脫歐”問題上,特朗普的“叫好聲”也讓歐盟國家感到心寒。
面對美國的指責,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也不客氣,多次嗆聲特朗普政府奉行的“美國優先”和孤立主義政策。在防務開支問題上,德國等歐洲國家認為,多年來他們在外交上追隨美國,從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到反恐戰爭,自己的花費并不少。
德國官員對媒體透露,默克爾在今年3月訪美前夕曾精心準備,期待借此行化解美歐間的緊張關系。然而,這次訪問并未帶來外界期待的“親切握手”場面。
而特朗普在上任后首次訪歐期間的表現,更是給歐洲國家當頭澆了一盆涼水。
在5月底布魯塞爾北約峰會上,特朗普抱怨德國向美國出口“數以百萬的汽車”,稱“德國人太壞了”;在隨后的七國集團峰會期間,特朗普指責北約成員國未實現分攤防務開支的目標,德媒稱特朗普“像對待學生一樣訓斥盟國領導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歐美分歧嚴重,甚至形成6對1局面,雙方最終不歡而散;更讓歐洲領導人失望的是,特朗普打破慣例,未重申對《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即集體防御條款的承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認為,這些“插曲”預示著歐美關系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
“我們互相依賴對方的時代已經結束。”七國集團峰會結束次日,默克爾在參加一次競選集會時意味深長地說。她告誡人們,“歐洲人真的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須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歐洲人的命運打拼”。
觀察人士注意到,跨大西洋關系出現的裂痕正促使歐盟發生多方面變化。
在外界看來,歐盟在一些問題上變得更加團結。就與美國在貿易、防務開支、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分歧,歐盟國家更多地選擇了對外一致發聲。英國《衛報》認為,特朗普5月的歐洲之行及其“反歐”言論實際上團結了歐盟。默克爾已明確表態要重啟“法德引擎”,為整個歐洲提供動力。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孤立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歐盟正認真考慮應對之策。但歐洲內部在未來歐美如何相處問題上存在不同聲音。一方面,“歐洲人要掌握自己命運”的呼聲漸多,德國輿論甚至直言,“歐洲需要沒有美國的一個新時代”。但也有觀點認為,歐洲人想要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目前并不現實,歐洲的行動空間極為有限,特別是在安全和國防等領域;此外,“自主”對于歐洲人來說是一個痛苦的經歷,歐洲應采取更加務實的政策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此間觀察人士指出,美歐關系出現“不確定性”似乎讓人大跌眼鏡,但細加分析后發現并不奇怪。歷史上,美歐曾面對共同的對手和挑戰,這將雙方綁定在一起。而如今世易時移,各方利益發生變化,矛盾在所難免。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美歐在氣候變化、貿易等方面分歧明顯,將在今后一段時期內繼續困擾跨大西洋關系,并引發矛盾和博弈。同時也要看到,在分歧和爭吵之外,大西洋兩岸依然擁有深厚的經濟聯系和共同的安全利益。歐美同盟是戰后世界秩序的最大受益者,傳統的同盟關系恐怕是雙方最終都不愿觸碰的底線。未來,跨大西洋關系料將繼續調整和演變,而美歐國家如何互動,也將對其他大國關系產生重要影響。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漢堡峰會召開在即。美歐領導人再度聚首時將如何互動成為關注熱點。雙方在諸多問題上能否協調立場、進行合作,對于應對一系列全球性挑戰具有重要影響。各方期待美國和歐洲國家以及其他與會國領導人,通過二十國集團這個平臺共商對策、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國際社會在捍衛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促進世界經濟實現持續性和包容性增長、推動全球合作和各項改革議程等方面取得更多積極進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