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07-11 08:54:07
5000年文明留下眾多遺產
從位于中國大西北的可可西里,到位于中國東南的鼓浪嶼,中國的世界遺產遍布天南地北。
這些世界遺產,被很多人視作中國的“詩和遠方”,它們或是秀麗山川,或有文明古國風貌,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卡洛·奧拉索認為,可可西里地區是青藏高原的代表,主要體現青藏高原隆升階段保存較好的平面,形成了冰川、河流等壯美景觀,并且為生物多樣性提供了棲息地,數以萬計的藏羚羊遷徙是世界罕見景象。
而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鼓浪嶼是中國在全球化發展的早期階段實現現代化的見證,具有顯著的文化多樣性特征和現代生活品質。鼓浪嶼的發展是體現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現代人居理念的獨特示范。
“我國世界遺產數量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這是由中華民族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所決定的。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特征鮮明、分布寬廣的各類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談及中國為何擁有眾多世界遺產,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如是說。
30年申遺促進事業不斷壯大
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十七次大會上正式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并于1976年成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于1978年確定了首批12處世界遺產。
1985年,中國加入公約。1987年12月,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長城、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等成功申遺。去年7月,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是中國成功申遺30周年。30年來,中國世界遺產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數量上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尤其是過去15年間,中國連續申遺成功。大量反映各個歷史階段、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利用。歷史上因各種原因遭到蠶食、破壞的環境景觀得以整治,展示、闡釋和利用的整體水平明顯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開始,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實行“新限額制”,即每年每個締約國只能申報一項世界遺產項目,每年最多審查35個項目,并向沒有世界遺產或者世界遺產數量少的國家傾斜。對中國來說,這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的世界遺產保護進入新階段
成為世界遺產不是終點,而是新階段的開始。世界遺產既不該成為搖錢樹,也不該為“政績”服務,而應成為加強保護的契機。
聽聞鼓浪嶼申遺成功的消息后,福建省委、省政府在發給世遺大會中國代表團的賀信中明確表態:“讓國內外共享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我相信鼓浪嶼能給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提供經驗。”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巡視員葉細致表示。此前,他曾擔任廈門市鼓浪嶼管委會副主任一職,全程參與和推動了鼓浪嶼申遺事宜。他認為,鼓浪嶼申遺成功,也會對廈門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不要把申遺成功作為‘政績’,要將我們已擁有的世界遺產保護好。”劉玉珠提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努力成為與世界遺產數量相符的世界遺產強國。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杜越表示,中國通過52個世界遺產,把最豐富的基因庫和最具悠久文化的代表作推向世界。目前,中國的世界遺產保護已進入新階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