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2017-08-10 10:58:08
人民網堪培拉8月9日電(記者李鋒)8月8日下午,坐落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亞標準中文學校總部熱鬧非常,40名中國山東大學第二附中學生的到來讓這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此前,他們已經在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進行了為期3天的游學活動。在堪培拉期間,學生們除了將在當地的中學與澳大利亞學生結對子,體驗當地課堂外,還將前往堪培拉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參觀,近距離觀察和體驗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
澳大利亞首都地區政府代表蘇姍妮議員向來訪的中國師生表示熱烈歡迎。她在歡迎致辭中說,堪培拉與中國的關系非常密切,堪培拉和北京是姐妹城市,堪培拉有中國血統的居民超過1萬5千人,目前有約6000名中國留學生在堪培拉學習,普通話在澳大利亞已經成為英語之外的第二大語言。
澳大利亞標準中文學校校長李復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內中小學生利用假期來澳短期游學開展得如火如荼,近些年每年前來堪培拉交流的中國學生約為200名。
李校長介紹說,游學時間可長可短,通常情況下為12天左右,內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到當地學校插班學習,觀摩上課。有些高年級學生也會被安排到當地大學參觀,親自感受澳大利亞高校的教學方式和氛圍。二是表演交流。中澳學生相互結對子交朋友,表演才藝,增進了解和友誼。三是參觀具有教育意義的社會設施,比如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此外還會安排學生參觀當地一些著名的景點。
“為了此次澳大利亞之行,包括各種培訓在內,學校足足準備了4個月的時間”,代表團團長、山東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副校長劉成軍告訴記者,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是學校致力于創設開放的氣氛、建立開放的學校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使學校能夠站在更高的起點更廣闊的平臺上審視教育、實踐教育、發展教育,通過博采眾長實現自己的辦學目標。根據往年經驗,學生們每次游學結束后的收獲都非常大,不僅結交了澳大利亞朋友,對當地文化有了直觀的感受,也拓展了國際化視野。
蘇姍妮告訴本報記者,眼見為實,能夠前往國外并親自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令人向往的,中國學生來到澳大利亞能增長見識,而通過與中國學生的交流,澳大利亞的學生也會對中國的文化有深切的感受,這對雙方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
據悉,現在前來澳大利亞游學的學生以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生居多。他們都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在短期內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李復新介紹說,游學團來到堪培拉后,作為接待方,澳大利亞標準中文學校通常會邀請堪培拉主管教育的官員給孩子們講課,介紹澳大利亞的教育體制,學校的運行方式、課程設置以及與留學相關的事宜。
通過在澳大利亞的短期游學,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對國外教育環境有了切身感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最重要的是游學豐富了孩子們的閱歷,開闊了他們的眼界,這是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李復新說,根據多年經驗,前來游學的學生中會有10%左右選擇來澳大利亞留學。
劉成軍說,此次前來澳大利亞,學生們不僅要“游”,更要“學”,要把每天的感受都記錄下來,整理成文字,這是一項任務。李復新介紹說:“在組織游學方面我們有10多年的經驗,為了更好地發揮游學團‘學’的功能,我們與當地教育部門和教育專家合作,精心設計行程,以學為主,以游促學,在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喜歡旅游和攝影,也特別想體驗一下國外的風土人情,所以就報名參加了這個游學團”。孫聞陽是山東大學二附中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她告訴記者,為了能和澳大利亞的同齡人交流,出國之前她進行了專門的英語訓練。來到澳大利亞后,每天都有不同的收獲和感想,這些她都用文字記錄了下來。
近年來,有關中外教學體制與理念孰優孰劣的爭論屢見不鮮。而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兩種體制完全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通過與澳大利亞學生的接觸,孫聞陽感覺到,澳大利亞的學生思維更活躍、更開放,自學能力很強,與人相處時顯得更成熟,但是中國學生并不比他們差,“我們基礎更扎實,對知識的理解要更深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