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英文版微信公號
2017-10-24 18:51:10
圖片來源:網絡
【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 謝雋】中國制造,Made-in-China, 曾經是一個貶義詞。
無論是韓國的美妝店,日本的電器鋪,還是英國的鍋爐廠,辨別產品是不是高檔貨的唯一標準,就是它們是不是Made in China。
沒有這個標簽,必然引得中國消費者掏腰包競相購買。如果有,則會引來關于質量的種種擔憂。
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永遠是為他人做嫁衣裳,賺取指縫間的利潤。
在這種惡性循環的影響下,中國制造幾年前也曾陷入低谷,大批以低成本人工為利潤來源的制造工廠紛紛倒閉。很多人都說,中國制造完了。
但是,中國企業的韌性,加上外部政策的扶持——雙重刺激下,中國制造企業在短短幾年內竟然滿血復活。到了今天,Made-in-China不僅在中國倍受歡迎,在國際上也是一張漂亮的名牌。
Global Times搜集到的來自于各行各業制造業企業的采訪數據,構成了一幅振奮人心的全景圖:中國制造業真的破繭成蝶了!
走向全球的中國制造
圖片來源:網絡
不銹鋼車體,運營時速63公里,車輛服務年限達30年,這是中國軌道交通制造商中車設計的美國波士頓橙線地鐵車。
看過好萊塢大片《生死時速》的都說,美國車輛經摔,現在中國車子也能做到。據媒體報道,橙線地鐵車在時速40公里發生碰撞時,車體的乘客區域不會有任何變形,可以保證兩列六輛編組車輛碰撞中乘客的安全性。
除了美國,世界各地都用在購買中車的產品。為印尼提供的高速動車組、為老撾提供的機車、為巴基斯坦提供的地鐵、為埃塞俄比亞提供的輕軌...
而中國制造的魅力,也征服了挑剔的海外顧客。據中車介紹,為馬其頓提供的動車組上線試跑時,馬其頓總理由衷感嘆:“大家看看我們在鐵路上跑著的那些老火車,再跟投入使用的新動車比一比,一切都擺在那。”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新一代麒麟970芯片,金融級安全芯片,四曲面玻璃機身,徠卡雙鏡頭,這是國產手機巨頭華為的新品Mate 10。而這款手機的首發地竟然不是中國,而是德國。華為的全球化,已經到了不分主場客場的程度。
據報道,2017年前三個季度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完成1.12億臺。目前,華為在全球的市場份額超過了蘋果,僅次于三星。
海爾,一個親切的中國家電品牌。如今,在全球品牌布局方面,海爾已經形成了海爾、美國GE Appliances、新西蘭Fisher & Paykel、日本AQUA、卡薩帝、統帥6大家電品牌的全球化布局。海爾已經成為全球一個擁有品牌最多的“世界家電品牌集群”。
圖片來源:網絡
柳工,來自廣西,被譽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排頭兵”,也是各種挖掘機,推土機的大本營。根據柳工發給環球時報的資料,如今公司在海外設立了印度、波蘭、巴西3家制造基地和印度、波蘭、美國、英國4家海外研發機構,并通過200多家經銷商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客戶提供銷售和服務支持。因為柳工高質量的產品,在國際上拿獎拿到手軟...
LV, Chanel雖然受到中國姑娘的追捧,中國本土品牌Mo & Co也進入了巴黎老佛爺的柜臺;茅臺加上贊比亞成為“贊茅酒”,成為電影《戰狼》在非洲的道具;吉利旗下的領克汽車,在柏林試駕猶如一場巡回展出...不勝枚舉的Made-in-China,正在全世界熠熠閃光。
批上高科技外衣
曾幾何時,中國人只能在外國電影和書籍中感受科技對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而在本土的工廠中,永遠是穿著統一服裝,干活干到腰酸背痛,手腳起繭的中國工人。小編的親戚中就有一位從一家國營制造業工廠退休的工人,據她說,從前她每天早上要4點起床,花2個小時擺渡去上班,上班永遠是站著,沒有一刻休息(因為機器在不停運轉),中午吃飯只有20分鐘...這樣的日子,她過了40年。
如今時過境遷,中國制造業工廠的科技范兒,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圖片來源:網絡
雙星集團是一家位于青島的輪胎制造企業。這家老牌制造業廠商, 2008年轉型到輪胎和機械產業,工廠和人員全都是由并購老的國有企業而來的。落后的廠房、設備、工藝,曾經是這家企業走不出的困境。
而如今,隨著工廠的產能升級,雙星引入了大量的智能設備和智能物流,創立了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綠色工廠”。
說到這個工廠,雙星的副總經理李勇向記者描述了一幅非常“科幻”的畫面:在生產車間里,輪胎生產正在緊張地進行,整個工廠生產流程中,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11種300多臺智能機器人,工人只需要根據APS高級排產系統排出的用戶訂單生產計劃,進行關鍵工序的確認和調整,智能機器人便可完成工作。車間里,負責運送物料的不再是人工駕駛的小叉車,而是一種可以自由穿梭的智能AGV小車。智能化成品立體倉儲中,力大無窮的智能堆垛機器人在立體倉庫里搬運著各種成品……
圖片來源:網絡
海爾集團也向Global Times記者介紹說,2012年開始海爾便謀劃建設互聯工廠,目前已建成8家全球引領的互聯工廠樣板。在這些工廠,全生產流程被設置成智能匹配、柔性裝配、模塊裝配、用戶定制、智能插單、智能檢測、定制交互等不同環節。用戶只需登錄海爾定制平臺提出定制需求,信息就會馬上到達工廠,生成訂單。工廠的智能制造系統隨即自動排產,將信息傳遞到各條生產線,以最短的時間定制出用戶專屬的個性化家電產品。
“目前,在海爾的一家智能工廠生產線上,每15秒鐘就會誕生一臺洗衣機,這個時間是以前的一半。創造的產品價值,比以前翻了2倍。在柔性生產線上,可以安排50多個型號的產品,是以前的5倍。”
在本土企業科技化程度逐步加大的背后,是企業日益增長的科研費用。比如,根據中車的數據,2016年該公司的科技經費投入115.1億元,居中國制造業首位。目前,中車正在研制時速400公里可變軌距高速動車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等項目。
雙星也已經與瑞典ABB聯合成立機器人應用研發技術中心,研發、制造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目前,雙星智能裝備已擁有獨有核心技術300余項。
未來5年
Global Times采訪的制造業領域專家都表示,中國制造業的未來一片光明。
家電專家劉步塵表示,未來5年間中國一定會出現一家類似夏普這樣的世界頂尖級家電產業。未來5-8年間,一定會有一項改變業態的重大發明誕生在中國。
汽車行業的專家吳碩成認為,中國汽車行業趕上海外車企還是有難度,因為“我們進步但他們也在進步”。
“中國的汽車可能在某個零部件,比如發動機,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準。但是整體來看,還是有這樣那樣不如人意的地方”。但他說,新能源車可能是中國車企引領世界的一個突破口。
來自中國企業聯合會的專家馮立果則認為,中國制造業還是有很多自身的優勢,比如資源和人才。所以未來,只要政府繼續保持支持力度,制造業可能會在未來5年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