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24小時
2022-09-24 11:27:09
當地時間2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聯大期間主持了一場“藍色太平洋伙伴”(PBP)外長會。會上,他聲稱美國將深度致力于太平洋地區發展,并在應對氣候變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外界認為,這是給9月底在華盛頓舉行的首屆“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做鋪墊。
所謂“藍色太平洋伙伴”成立于今年6月,初始成員國是美英澳日新五國,印度被列為觀察員國。從構成上看,這個組織幾乎是“四邊機制”加“AUKUS”的翻版。雖然它聲稱要加強同太平洋島國在氣候變化、海上安全、衛生等領域的合作,但實際目的不單純。有美媒指出,PBP的目的是制衡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不斷上升的影響力。
不只是PBP,外界注意到,今年以來美國對太平洋島國掀起了一波極為密集的外交攻勢。2月,布林肯成為37年來首位訪問斐濟的美國國務卿;4月,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率團訪問所羅門群島;7月,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宣布將在太平洋地區開放兩個新使館;8月,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訪問太平洋島國……
在美國的地緣政治版圖上,南太平洋長期不受關注,為何現在成了一個焦點?美國眾議員史蒂夫·查博的看法是,中國與所羅門群島年初簽署的雙邊安全協議讓美國感受到強烈的“緊迫感”,必須迎頭趕上。坎貝爾也公開點名中國,承認美國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活動有著“不可否認的戰略因素”。
可見,美國對太平洋島國的資源投放是建立在地緣戰略競爭基礎上的,真實目的是要搞對抗。而一旦目的不單純,太平洋島國就難買賬。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表示,“我們最擔心的不是地緣政治,而是氣候變化”。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研究員米海·索拉指出,“太平洋領導人痛恨在地緣政治競賽中被用作棋子”。
與此同時,美國向來在對外援助方面雷聲大、雨點小,也讓太平洋島國對其承諾打了個問號。夏威夷大學教授特倫斯·韋斯利說,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敏銳地意識到,如果美國民主黨在2022年中期選舉中失利或未能在2024年連任,華盛頓在氣候方面的承諾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
此外,美國對太平洋島國至今還有歷史欠賬。二戰后,美國和英國曾把核試驗場設在這里,給當地民眾造成了巨大的身體損害。然而,美英一直沒有為曾經的罪行道歉補償,反而抱著殖民主義心態將太平洋島國視為勢力范圍或后院,不允許它們獨立自主地與其他國家進行正常交往。這樣一個骨子里刻著霸權的國家,如何取信于人?
對于太平洋島國來說,當務之急是應對氣候變化和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如果美國真如所說想幫助太平洋島國發展,那就要說到做到,與島國開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并且尊重島國獨立自主開展對外交往的權利,而不是懷揣地緣政治算計、附加各種政治條件。美國從來擅長“畫大餅”,但世界需要的是它真心實意的行動。
(國際銳評評論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