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4-05 13:03:04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龔柏威 通訊員 廖文
劉依儂小時候覺得爸爸好神氣:眼睛總紅紅的,好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后來,又覺得爸爸很神奇:敲打著膝蓋,就能知道明天會不會下雨。到她十幾歲時,爸爸的形象轟然坍塌:工作幾十年卻還是在基層。
成年后,她才知道爸爸眼睛紅、敲膝蓋,都是長期奮斗在湖上,患上的職業病。她心痛又尊敬爸爸,因為他從未想過升職,一生早已獻給了大湖,對漁政事業無限忠誠。
劉依儂的爸爸名叫劉二平,是沅江漁政站一中隊隊長。3月28日上午,記者見到劉二平時,他正在沅江漁港的躉船上,中隊7個人圍在火爐旁,商討工作。“大家都有風濕,怕冷,從11月初就需烤火,直到來年的清明節前后。”劉二平說。
劉二平今年49歲,20歲的時候通過招工,進入漁政站。他的父親也是個老漁政,劉二平記得工作前,父親問他:“你是個事業編,難以提拔,也難換崗,進了漁政,就要一輩子守著湖了,想好了嗎?”劉二平點點頭。
守護大湖,漁政的工作就是要查處非法捕撈者。3月28日,一個平常的工作日,凌晨4時30分,劉二平來到沅江漁港的躉船上,他加上一件毛衣、一件棉襖、一件制服……身上穿上5件衣服、3條褲子后,和6位同事一起跳上了漁政執法的沖鋒舟,開始一天的例行巡查。“前天,我們是零點行動,大前天是凌晨1時。”劉二平說,執法不能讓人摸出規律,每一天他們出湖的巡查時間都會不一樣。
工作這些年,劉二平養成了一些“壞習慣”,比如從來不看天氣預報。他說,洞庭湖“無風三尺浪”,雖然現在已是春光明媚的日子,但執法巡查一般要在深夜或者凌晨,沖鋒舟的速度通常比較快,船上又沒遮蔽,只能依靠多穿衣服保暖。風里來,雨里去,日子長了,風會吹生他們眼內的息肉,關節部位都會患上風濕。
變化莫測的湖面,經常伴隨各種風險。劉二平記得,他剛參加工作不久,當時中隊還是駕駛木制的機動船執法。一天晚上,他們在蹲守時,湖面驟起大風,本已拋錨的船,被風吹出離岸數百米,險將船打翻;風稍停后,船艙已進了好多水。風雨中,幾名隊員跳下船減輕重量,剩余的人把水舀出去,才避免了沉船的危險。
除不關心天氣預報外,劉二平也記不清日期,他說他們一年365天都要下湖,大年三十、初一均會如此。這些年里,他記不起自己的生日,女兒的很多重要時刻,都在不經意間錯過。
“其實我們也是個漁民。”劉二平說,真正的漁民是深愛這片大湖的,這份情感正是他工作的動力,他從來不稱那些非法捕撈者為“漁民”,他覺得他們干的是一件泯滅了職業良知的勾當。身為一名漁民,劉二平也患上職業病,這些年,他已經做了3次眼部手術,吃了4次血吸蟲病藥。一中隊副中隊長李臘梅說,同事多年,他只看到劉二平就是在這幾次吃藥、手術的時候,才休息了一下。
劉二平說,中隊執法通常都是全體成員參加,要對非法捕撈者形成震懾力,并減少危險。2012年10月一個深夜,中隊接到舉報有人在電打魚,執法船立刻出動,剛靠近電打魚船,一名“漁民”竟然舉起帶電的工具,朝沖在最前面的劉二平直接揮過來,“好在躲開了!”劉二平說,這些電打魚的工具電壓有400伏,如果被它擊中,恐有性命之虞。
3月28日上午9時許,一中隊結束了本次的巡查。“現在非法捕撈的現象很少了。”劉二平說,2018年,一中隊沒收非法捕撈的漁獲物352公斤,處罰教育違法違規人員40余人,其中移送公安機關刑拘3人。
劉二平的父親已經過世了,執法船在夜間行駛時,他常會想起父親當年的問話。他告訴記者,這些年里,他無數次獲得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已經替他做了最好的詮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