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5-25 08:07:05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見習記者 吳廣
江南岸,綠草如茵;沿江村,美景如畫。曾經泥濘狹窄的土路、簡陋斑駁的舊屋不見蹤影;煥然一新的村莊、紅瓦白墻的江景房、整潔的村道,鋪陳出一幅世外桃源新畫卷。
5月22日清晨,岳陽市君山區廣興洲鎮沿江村的保潔工肖青輝,駕駛一輛垃圾車駛過鄉道,喚醒了沉睡的屋場。她將家家戶戶分好類的垃圾帶走,送至垃圾站。精心“梳妝”后的沿線屋場迎來嶄新的一天。
廣興洲鎮黨委書記龍世友告訴記者,2018年,擁有長江岸線5.2公里的沿江村,入選省級“美麗鄉村創建村”,吸引了全省28個團隊、800余人前來取經,破解沿江村民的“幸福密碼”。
以退為進巧布局
走在瀝青路上,仿佛置身于一個天然氧吧。4.5米寬的“白改黑”道路東側,修葺一新的渠道流水清澈;西邊桂花樹、茶花樹及路燈、展示牌穿插而立,守護著堤下的綠地;鴿子在草地上覓食,悠然自得。
距江堤150余米遠的平行線上,整齊劃一的屋場,坐北朝南,墻上彩繪著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和環保漫畫,家家屋前都有一個花園。
收完垃圾,肖青輝走進花園,揮鋤干活。“東邊蔬菜地,西邊花果園,我們這里不比城里的別墅差吧!”肖青輝邊種辣椒邊介紹她的“別墅”,頗為自豪。
“屋組布局如此規則而統一,是新建的嗎?”“不是,是在原來基礎上改造的。”村民張昌華告訴記者,曾經,房子挨堤而建。1998年,沿江岸線遭遇特大洪水,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畫出紅線,規定大堤100米內不準建房。
“搬一次家不容易,要建就一次性建好。”張昌華說,2001年,村民們齊心后退,將房子建在同一水平線上。今年,乘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東風,大力拆除“四房”、建設清潔家園,才有了今天的俏模樣。
后退一小步,前進一大步。肖青輝說:“以前挨堤住,垃圾亂堆亂放,一到夏天,沒有退路;現在門前屋后栽花種樹,空氣好了,環境美了,日子舒坦多了!”白天干活賺錢,晚上跳舞散步,肖青輝將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今年,她與丈夫在屋場后流轉了100余畝土地種植蔬菜,年收入將超20萬元。
舍小為大顯格局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般的生活來之不易。今年初,一股人居環境整治熱潮席卷廣興洲大地。沿江村民在這股熱潮中,展示出舍小為大的格局。
“鄉友自籌15萬元,投工投勞480余人次,拆除‘四房’69棟、偏雜屋387間,總面積1.52萬平方米,‘白改黑’道路2350米,溝渠疏浚2260米……”這串數字背后,是638戶村民的覺醒與奉獻。
71歲的許伍洲是村里的貧困戶,40歲的兒子冬冬患有精神疾病。按村規民約,一棟正屋只能帶一間雜屋。許伍洲家里“一拖四”,人稱“航空母艦群”。另外3間雜屋,也在拆除之列。
“村里平時很照顧我家,別人家都拆,我家也不能拖后腿!”許伍洲回憶道,“3月4日,施工隊來拆遷,冬冬大受刺激,還要打我和他媽。”次日,他騎上摩托車,帶著兒子在大堤上玩了一天,才讓施工隊安心拆除“空心房”。
“現在,我們這里成了示范村,湘陰縣、汨羅市等地很多團隊來看,大伙都覺得很自豪!”張昌華翻出手機,滑動著房屋整治前后的對比照,露出得意的笑容。
藍圖一卷謀新局
“去三亞、鳳凰,不如到廣興洲一日游!”居民喻智德是原廣興人民公社第二中學1979屆的畢業生。近日,他組織同學聚會,校友微信群里“炸開了鍋”。
“可以回廣興洲賞長江風光”“可去農家樂垂釣”……”微信群里,同學們達成共識,張羅著“廣興洲一日游”活動。
藍圖一卷謀新局,幸福生活入夢來。“一到周末,來這里踏青拍照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上周末就接待了一批攝影團隊呢。”村委會主任楊志勇對記者說,“鄉賢代表、南京農業大學徐建宇教授,為沿江村量身定制了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規劃將建設有機蔬果觀光園、沿江四季花海、天心洲休閑風光帶、農耕文化博物園……”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怡然自樂……廣興洲鎮的田園小日子,滋養著村民,引來了游子,定格了鄉愁。
■蹲點感言
美麗鄉村要科學規劃
“美麗鄉村”怎么建?很自然,離不開科學規劃、美學設計與基礎夯實。岳陽市君山區廣興洲鎮沿江村就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一個樣本。
走進沿江村,仿佛翻閱一本精致的連環畫。在這個長江邊的浪漫水鄉里,農舍整齊劃一,房屋窗明幾凈;家家戶戶門前屋后植樹養花;村組“白改黑”道路四通八達。人居環境美化了,生態文明理念更根植于百姓的心。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用地節約、布局美觀的沿江村也不是一天建成的。這是鎮村干部科學引導、村民覺醒、持續努力的結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沿江村這一仗,打得漂亮!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