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7-19 06:29:07
增強基層實力 激發基層活力
——《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全面加強基層建設的若干意見》解讀
7月12日,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全面加強基層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近日已正式發布實施。牽頭負責《若干意見》起草的省委政策研究室負責人就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省委出臺《若干意見》有什么背景和現實意義?
答:鄉鎮(街道)和村(社區)作為黨和政府工作的最基層,是聯系人民群眾的紐帶、服務人民群眾的平臺。基層建設是一項基礎性、全局性重要工作。省委一直高度重視加強基層建設、發揮基層作用。各地探索了很多經驗作法,取得了明顯成效。進入新時代,我省城鄉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深刻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對基層建設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加強基層建設,對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基層政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打好“三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化社會治理、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省委出臺《若干意見》,推動基層建設上臺階、基層工作上水平,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強基層建設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實際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層建設的重要論述是《若干意見》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要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導向,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基層、做實基層。這為全面加強基層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
中央加強基層建設一系列文件是《若干意見》的政策依據。中央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關于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關于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明確了加強基層建設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若干意見》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明確了創新辦法,細化了具體措施。
解決基層突出問題是《若干意見》的落腳點和出發點。基層干部對改善工作條件、提高收入待遇、拓展發展空間、減輕基層負擔的呼聲很高。基層反映的權責不對等、晉升通道不暢通、基層人才缺乏等矛盾、困難和問題比較突出。《若干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從問題出發,回應基層干部群眾關切,著力解決基層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充分調動基層干部積極性,激勵廣大基層干部安心基層、扎根基層干事創業、建功立業。
記者:《若干意見》涉及到基層建設方方面面,在內容上有什么特點?
答:正如在全會討論中,大家總結《若干意見》內容有三個特點:
一是政治站位有高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切實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基層,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教育引導基層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整個基層建設中,突出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突出黨的政治建設;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中,突出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在基層干部選拔任用中,突出政治標準。
二是政策覆蓋有廣度。《若干意見》明確了很多重視支持基層建設的政策措施,覆蓋面很寬。在基層建設上,包括以黨的建設為引領、全面加強基層政權和基層組織建設,以社會治理為重點、全面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以服務群眾為宗旨、全面加強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和服務能力建設,以激勵干部為導向、全面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和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做到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基層政權全面鞏固、基層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基層社會和諧穩定。在基層工作上,包括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推進鄉鎮(街道)機構改革、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切實減輕基層負擔等。在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上,包括鄉鎮(街道)干部、村(社區)干部的晉升通道、待遇保障和工作生活條件等。在基層人才隊伍建設上,包括基層事業單位人才隊伍和鄉村教師隊伍、醫療衛生隊伍和農業科技隊伍建設。
三是關心基層有溫度。《若干意見》體現了對基層工作的重視支持,體現了對基層建設的傾斜扶持,體現了對基層服務的有力保障,體現了對基層干部的關心關懷。建立基層干部考核和激勵機制,健全村(社區)干部報酬增長機制,建立基層工作職責事項準入制度,健全落實基層干部培訓制度、健康體檢制度、帶薪休假制度和基層干部生活關懷幫助機制等,都是務實之策、暖心之舉。
記者:《若干意見》有什么“干貨”?給基層什么“獲得感”?
答:確實,《若干意見》政策“含金量”較高,“干貨”比較多,給基層和基層干部更多“獲得感”。概括起來就是15個字:明職權、暢通道、提待遇、用人才、減負擔。
明職權,就是讓基層組織有權辦事、有力辦事、有序辦事。依法合理賦予鄉鎮(街道)相應審批服務執法等權限,建立鄉鎮(街道)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服務清單。重點擴大鄉鎮政府在農業發展、農村經營管理、安全生產、規劃建設管理、環境保護、公共安全、防災減災、扶貧濟困等方面的服務管理權限。加強街道黨的建設、統籌社區發展、組織公共服務、實施綜合管理、監督專業管理、動員社會參與、指導基層自治、維護社區平安等方面職能。合理劃分縣鄉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建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依法賦予鄉鎮(街道)對縣級職能部門派出機構負責人的人事考核權和征得同意權,賦予鄉鎮(街道)規劃參與權、綜合管理權,賦予鄉鎮(街道)對區域內事關群眾利益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的建議權。
暢通道,就是讓基層干部干事有舞臺、干好有激勵、發展有空間。注重選拔優秀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擔任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市級部門領導班子成員、省直單位內設處室副職。建立從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選調生、大學生村官、鄉鎮(街道)事業編制人員中擇優選拔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的長效機制。注重從鄉鎮(街道)事業編制人員、優秀村(社區)干部和大學生村官中考錄鄉鎮(街道)公務員。邊遠艱苦地區招錄鄉鎮公務員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放寬專業限制、限定本地戶籍人員報考。有條件的地方可統籌適量鄉鎮(街道)所屬事業編制,從工作時間較長、表現優秀、群眾公認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擇優考核招聘事業編制人員。有計劃地選派縣級以上機關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到鄉鎮(街道)任職掛職,有序推進鄉鎮(街道)之間、鄉鎮(街道)與上級機關干部雙向交流。對長期在邊遠艱苦地區工作的干部優先交流任用,統籌推動企事業單位與黨政機關干部交流。
提待遇,就是讓基層干部待遇有保障、收入有增加、條件有改善。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有關政策,逐步提高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補貼標準,重點向邊遠艱苦地區傾斜。健全完善基本報酬與績效獎金相配套的村(社區)干部收入正常增長機制。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設立崗位等級序列,按規定落實報酬待遇。建立和完善符合基層實際的村(社區)工作人員社會保障制度。基層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保障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合理工資待遇水平。改善基層工作生活條件,重點建好鄉鎮小食堂、小廁所、小澡堂、小圖書室、小文體活動室和周轉房等生活設施。
引人才,就是激勵引導人才流向基層、服務基層、創業基層。推行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定向聘任,擴大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公開招聘。設置基層事業單位專項使用的特設崗位,建立競爭擇優、能上能下的動態聘用機制。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統籌實施“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探索建立柔性引進專業實用人才機制。重點支持鄉村教師隊伍、醫療衛生隊伍和農業科技隊伍建設。
減負擔,就是為基層簡政、減負、減壓。上級部門不得以簽訂“責任狀”、分解下達指標、考核驗收等方式,把工作責任和任務轉嫁鄉鎮(街道)承擔。實行村(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明確村(社區)依法協助行政事項清單,凡未列入準入事項的,一律不得交付村(社區)辦理。凡是中央未規定的,不得擅自設置“一票否決”事項,不得層層簽“責任狀”。堅決整治文山會海,大幅度精簡文件、內部刊物和會議。依規依紀依法嚴肅問責、規范問責、精準問責、慎重問責,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
記者:基層建設重在治理和服務,《若干意見》在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基層服務能力上明確了什么任務和要求?
答:《若干意見》提出突出基層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重點圍繞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環境,健全基層組織、強化基層治理、優化基層服務,提升基層組織力和戰斗力,增強基層政治功能、組織功能、服務功能、治理功能、監督功能。概括起來就是:
健全“三個體系”。一是健全基層黨組織體系。深入開展黨支部“五化”建設,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擴大新興領域黨建有效覆蓋,把農村、街道、社區、企業、學校、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全面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居)委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村(居)“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二是健全基層治理體系。發揮鄉鎮、村黨組織對社會治理的領導作用,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民自治機制,以社區居民委員會和居民監督委員會為基礎,完善協同聯動的社會治理架構。建立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積極性,形成社區治理合力。三是健全基層服務體系。統籌上級部門支持基層的政策,整合資金、資源、項目,以基層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到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統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空間布局,優化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資源,推動城市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均等化。
建好“三個平臺”。一是綜合平臺。整合黨建、政務和社會服務等各種資源,統籌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備、互聯互通的鄉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完善村(社區)綜合服務場所,提升綜合服務能力。二是信息平臺。整合各級黨建信息平臺與政務信息平臺、城鄉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實現多網合一、互聯互通,全面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三是共享平臺。推動基層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建立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機制,扶持社會力量興辦為民服務的公益性機構和經濟實體,向社會組織、市場主體、民辦社工機構購買服務,豐富公共服務供給,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
優化“三個一”服務。一是“一個窗口”辦事。依托鄉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和村(社區)綜合服務場所,把鄉鎮(街道)黨務、政務和公共服務納入全省互聯網服務一體化平臺,完善鄉鎮(街道)政務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服務站,全面推行“互聯網+政務”“互聯網+警務”“互聯網+信訪”“互聯網+監督”,實行“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做到“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二是“一支隊伍”執法。整合現有站所、分局執法力量和資源,組建統一的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構建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優勢互補的執法聯動保障體系,加強聯合執法、聯動執法,逐步實現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三是“一枚印章”管審批。鄉鎮(街道)探索設立專門的審批服務機構,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整合鄉鎮(街道)內部決策、管理、監督職責和力量,為審批服務等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記者:如何確保《若干意見》落實落地?
答:一是在組織領導上保障落實。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委組織部門牽頭協調、有關部門和行業系統齊抓共管的基層建設領導體制和責任機制。市縣黨委和政府要把基層建設納入整體工作部署、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黨建工作安排,定期專題研究,制定具體措施,抓好統籌指導、組織協調、資源整合和督促檢查,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廣泛宣傳推介基層工作典型經驗、先進事跡,形成正確輿論導向。健全領導干部聯系基層、聯系群眾制度,幫助基層解難題,服務群眾辦實事。
二是在實施方案上保障落實。圍繞解決基層組織權責不匹配、基層干部晉升通道不暢、基層干部待遇偏低、基層人才流不進、基層負擔過重5個突出問題,制定《規范鄉鎮(街道)職責權限實施方案》《拓展基層干部晉升通道實施方案》《提高基層干部待遇實施方案》《促進人才向基層流動實施方案》《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實施方案》,確保可操作、可落地。
三是在財力支持上保障落實。制定基礎保障標準,落實縣市區、鄉鎮(街道)在基層建設財力保障上的主體責任。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落實村(社區)運轉經費、黨建工作經費、群眾服務專項經費、服務設施和信息化建設經費。省財政繼續堅持向基層傾斜的原則,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財政困難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資金,優先支持貧困地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