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7日訊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歷下教育向春而行,借勢而為。3月21日,春分日,歷下區二十四節氣教育成果展示活動在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舉行。
歷下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孟薇參加此次活動。活動還邀請到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文軍、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遺處處長曲曉妮、濟南市教育局思政處處長王翔宇、濟南市學生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宏剛、濟南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劉欣、山東大學國學大學堂主任辛成志等領導和專家。全區各學校、幼兒園校長(園長)、教科室主任及骨干教師近30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以“在歷下遇見最美的春分”為主題,設置了二十四節氣教育成果展示區。集中呈現了全區各學校、幼兒園立足地域特點,發揮學校優勢,挖掘節氣資源,形成的實踐成果,校校有特色,各具魅力,異彩紛呈。



現場會議階段,孟薇致辭,她說節氣教育就是“生活即教育”的一種生動體現,歷下教育以二十四節氣為切入點,圍繞這一理念,開展了積極的探索,將節氣教育與勞動教育、美育、食育、健康教育相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泉節氣”課程。她鼓勵各學校、幼兒園,要聚焦生活,聚能“兩創”,聚力融合,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在生活中激活傳統美德因子和育人潛能,形成家校社共育、全環境育人的教育新生態。

歷下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曉杰以“走進歷下 傳承節氣文化”為題,從構建“泉節氣”課程、培育“泉節氣”師資、樹立“泉節氣”文化自信和搭建“泉節氣”交流平臺四個方面總結了前期的成果,并對未來的課程建設與實施提出了規劃設想。

校長論壇以“采擷歷下教育之春 品悟節氣文化之韻”為題,來自大明湖小學、歷元學校、東方雙語實驗學校、立德學校、盛景小學和匯波小學的校長們,分享了本校開展節氣教育的典型經驗和做法。

在“節氣課堂”說課環節,育德幼教集團、青龍街小學和盛和小學的老師聚焦“驚蟄”“谷雨”“春分”三個節氣,以說課的形式展現出節氣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在頒獎環節,與會領導、專家為層層遴選出來的24名節氣使者授章。多才多藝的節氣使者通過歌舞、快板等形式展示了二十四節氣的獨特意蘊!


與會領導、專家進行了精彩點評:二十四節氣是一把打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門的鑰匙。沿著節氣,就能找到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本次展示體現了歷下教育的敏銳性與遠見,希望歷下區秉持生活教育和全環境育人的理念,做有中國色彩的課程,將傳統文化融入學科教學,在生活中感悟文化內涵,做區域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標桿。

山東大學國學大學堂主任辛成志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文軍

濟南市教育局思政處處長王翔宇
歷下區將以節氣教育為切入點,以“小切口”開拓“大視野”,堅守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融入生活,不斷探索教育教學新路徑,讓“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實踐”的理念在歷下這片教育沃土生根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