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7日訊 4月26日上午,山東師大二附中2024級6班的少年們在濟南府學文廟相聚,共同踏上了一場與歷史對話、與名泉相會的探索之旅。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踏入濟南府學文廟的大門,感受千年來不朽的儒家智慧,揭開齊魯大地的文化密碼;然后穿越西更道,在快節奏的當今找到古典詩詞的韻味;最后走進珍珠泉,欣賞那串串珠璣,體味那靈動秀美中濟南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廟,一個沉睡著儒家文脈的知識殿堂,數百年前,數不清的學子共赴此處,為自己的畢生追求書寫答卷;百年后的今天,同學們再訪此地,訪問先賢對話文脈,與每個一同追夢的伙伴一起,留下他們最真摯的愿景和最難忘的回憶。
在這里,同學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實踐活動。拓印看似簡單,卻處處需要同學們對技巧的思考與對細節的關注。第一次練習拓印,難免會出些小差錯,但同學們從不氣餒,積極地思考技巧與方法。漸漸地,一張張宣紙上留下了“龍門”和“太和元氣”的印記。同學們不僅收獲了成功的喜悅,還收獲了拓印帶來的生活啟示。
接下來,有趣的投壺游戲開始了。古人的游戲可真不簡單,一根長長的箭,要分毫不差地投進一個細木筒里,確實有難度。但同學們不斷嘗試,探索,慢慢找到了感覺、技巧。一支支箭如同一只只展翅的飛鳥,精準無誤地扎進筒。這次投壺游戲,將少年們的青春朝氣投入了流傳千年的典雅情趣,讓它再次被看見,被關注。
同學們用軟筆書法將自己的心愿書寫在心愿單上,掛在小樹的枝頭,不一會兒,枝頭就掛滿了同學們美好的愿望。
“濟南春好愛新晴,樓外秋千柳外鶯。”多少年來,文人墨客們在西更道留下了無數千古傳頌的詩篇。從文廟出來,走過西更道,兩側的詩詞浮雕帶領著同學們品味了古典詩詞的獨特魅力。緊接著,同學們分為六個大組,進行了激烈的詩詞挑戰賽。在一聲聲的朗讀背誦中,同學們不僅積累了文化知識,還感受到了詩詞的濃濃韻味。詩詞長廊變作了流動的課堂,同學們仿佛跨越了時空的長河,歷史文脈在少年清亮的嗓音中煥發新生,濟南繁華的過往與充滿活力的當今在此刻交匯。
徐徐春風拂過臉龐,心中帶著感慨與憧憬。接下來,同學們就走向了那詩詞里“炯炯離珠回夜色,盈盈鮫淚奪秋澄”的珍珠泉。
走進珍珠泉,仿佛到了清幽寧靜的世外桃源。和煦的春風,飄搖的垂柳,靈動的清泉,可愛的錦鯉……這里的一切都如詩如畫,可最迷人的,還是這里的歷史與文化。同學們聽著家長志愿者精心準備的講解,感受著泉水中流淌的歷史長流、空氣中彌漫的文化馨香。
活動落下帷幕,歡聲笑語中是同學們無限的激情和無窮的力量。在這場意義豐富的文化之旅中,同學們一點點走進了韻味無窮的老濟南,不僅讓千年文脈在同學們心田生根,更以創新實踐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活力。當拓印的墨香遇見投壺的箭鳴,當古詩的平仄和著泉水的叮咚,文化自信的種子已然破土。
閃電新聞記者 郭振茹 報道 通訊員 馮大偉 陳姿彤 閔蘭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