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7-17 17:55:07
齊魯網7月17日訊 (記者韓苗苗)近日,由省農科院植保所組織的 “玉米苗期病蟲害安全防控技術”現場觀摩會在德州武城召開。會議邀請了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山東省植物保護總站、山東農業大學、德州市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相關專家進行了現場考評。
當地農業局工作人員介紹了省農科院的科技推廣及與武城縣的農業對接情況。 據了解,省農科院項目組研發的噻蟲嗪+溴蟲氰酰胺種子包衣技術對棉鈴蟲、粘蟲、薊馬的防治效果分別為85.6%、53.9%、83.2%,比常規種衣劑分別提高了67.8%、38.9%、21.2%,該種子包衣技術與種肥同播協同控制二點委夜蛾的防治效果比高效氯氰菊酯FS提高了63.8%,同時顯著提高了田間小黑蛛、龜紋瓢蟲等自然天敵的數量。與會專家對該項技術給予高度評價。
此次會議是農科院科技服務月活動的內容之一,對玉米生產提質增效及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三板斧”吹響農業科技化的集結號
開始科技服務(扶貧)月活動、科技開放周以及開通12396信息服務熱線。是山東農科院“三板斧”之一。山東省農科院圍繞農業供給側改革主線,結合關鍵農時和全年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集中力量加強科技成果的推廣示范和轉化應用,開展這三項重點活動,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
在春耕春種的關鍵時節里,山東農科院聯合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農業廳共同舉辦“科技服務(扶貧)月”活動,圍繞優化農業產品產業結構、農業提質增效、綠色生產方式、補齊農業短板、農業新產業新業態5個方向有計劃的組織科技推廣服務,這讓不少農民從中獲益,或實現了糧食產量翻番,或走上了農業產業化的新道路。
“科技開放周”活動由山東農科院和山東省科協于每年9月中下旬秋收時節聯合舉辦,主要是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集中對現代農業知識和科技創新成果等進行普及、展示。“科技開放周”舉辦了三屆,累積開放各類平臺基地224處,開展觀摩培訓活動49場次;集中展示、普及、推廣各類農業技術成果200余項;接待參觀學習的大中小學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人員、農技人員、職業農民及社會各界人士累計超過4萬人次。
12396熱線開播九年來,這條熱線共開展為農服務節目2000多期,有3000多位省內外農業專家、農技能手、致富帶頭人等參加了直播,從直播節目到科技熱線,從每周一期到每天一期,12396熱線已真正成為廣大農民朋友“隨叫隨到的專家”,真正意義上的連心線、致富橋。山東省農科院副院長杜方嶺說:“不可否認,山東院擁有院士、研究員、博士等農科資源,但面對著全山東五千萬農民,還是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讓有限的專家資源服務更多的農民?12396熱線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山東農科院主動敞開大門,使得看上去高高在上的農業高科技走進了普通老百姓的心里,這是一種姿態,也是一顆種子,使得雙方相互吸引,相互靠近。他們的“三板斧”成為提高農業科技生產水平的有效辦法,也為全國的扶貧扶智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服務思路。
“六條腿”加速農科成果產業轉化
農業農村的發展已進入新歷史階段,但粗放的農業科技“漫灌”服務已跟不上時代要求,山東農科院“精準”發力,開創性構建了博士科研工作站、與企業共建研發中心、科技成果示范基地、農科講堂、農業新主體雙創科技聯盟、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站點六類公益性服務平臺,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農業科研離不開實驗,但長期以來大量的“實驗室博士”讓科研成果的出發點少了地氣,導致成果轉化難。。山東農科院的博士科研工作站對癥下藥,解決了“人才不接地氣,成果懸在空中”的問題。2014年4月份,山東省農科院在東營市成立了第一個博士科研工作站—山東省農科院黃河三角洲眾興小麥博士工作站,三年來該院作物所王法宏博士的科研團隊指導當地農業企業建立了萬畝優質小麥種植基地,基地推廣 “兩深一淺”小麥種植綜合配套適用技術,實現穩產高產,其小麥產品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并申請注冊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博士科研工作站的模式是一種啟發,啟發山東農科院的專家們走出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前線,與企業共建科研中心、打造科技成果示范基地、開設農科講堂、探索農業新主體雙創模式、做好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科研是我們院的主業,這一點毋容置疑”,山東院科研處處長張正說,“但山東院還有一個副業——科技服務。”張正認為,這個副業不但不影響主業,相反它對主業是一個促進、引導、提升。
幾年的時間里,從農科院測序中心將生物中心“分子鑒定團隊”的科研直接應用于東阿國膠堂阿膠藥業有限公司,并建立國內首家“膠類中藥源性DNA分子鑒定實驗室”;到與大地乳業合作建立“山東省農科院牧草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再到在全省各個縣級市設立“農科講堂”,講解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及產業發展現狀;還有發起成立山東省首個家庭農場科技聯盟,搭建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平臺、設立服務站點。山東農科院的專家學者在農業生產的一線做了許多扎實的工作,將科研帶到企業、把成果應用到生產、讓知識惠及普通百姓,真正做到了“接地氣”,促進農業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
保障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實施精準扶貧、推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是兩件不可分割、相互聯動的工作,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工作。山東農科院的“三板斧”和“六條腿”智慧地將二者結合起來,開創了農業科技服務的新模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