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8-04-12 11:01:04
王收秋在投遞報刊。
“來了啊老王,今天有點早啊。”村民們騎著摩托下山,碰到了正背著郵包上行的王收秋。老王揮了揮手,說了句:“路滑,當心!”又繼續往山坡上頭爬去。山上的方向,是他每天要去的王封鄉小臥龍村。
每天50多公里,他一個人在這西山里走了33年,將郵件準確無誤地送到每一個鄉親手中。
山西省太原市的西山區域,和黃土高原的其他山系一樣,溝壑縱橫。王封鄉深藏在西山里頭,地圖上只有30公里的路,開車卻得走一個多鐘頭。
因為交通不便,除了郵政以外,沒有其他快遞愿意來這里。記者隨王收秋到達位于半山腰上的萬柏林區郵政局西銘礦大虎溝分局,這里是這附近寄收東西的唯一平臺,也是王收秋的“大本營”。“每天就是先在這里整理郵件,然后背著郵包進山去分發。”
剛進分局的門,第一件事就是在今天的投遞單上蓋日戳和大大小小十幾種印章,看似繁瑣的工作他做得一絲不茍。
早上10時30分左右,郵車到達,周邊住得近的老鄉們紛紛搭把手,幫忙將郵件從車上卸下來。分揀是一項瑣碎又細致的工作,將近兩個小時王收秋才將200個郵件分類打包完畢。
此時已經快到午飯時間,而王收秋的投遞工作才正式開始。每天從這會開始,他都得去散落在王封鄉的各個投遞點,分別位于7個不同的自然村,挨家挨戶地投遞郵件。這些年,不少人搬到市區里去了,留守的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他們不怎么會用智能手機,每天盼望王收秋給他們帶來報紙、郵件。
“山里交通不便,村民們和外界交流的方式也少,讀報對于鄉親們來說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每天都不敢懈怠,我已經4個多月沒有休息過了,這么多年了,別說沒有人愿意頂替我的工作,就是找個搭檔都難。”王收秋說。
走了40多分鐘,到了第一站化客頭派出所。時間已是中午,所里的工作人員都去吃飯了,王收秋投遞完成后又急忙趕往下一家。“趁著天好,趕緊多走幾家”,多年的經驗,讓他知道如何利用好自然環境高效投遞。他甚至知道村里哪戶人家中午幾點吃飯、幾點午休。
從一個山頭下來,他又步行前往20分鐘路程外的另外一個自然村。“送了這么多年,眼看著山上的樹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少。”他想起1985年,剛成為太原市南寒郵政分局大虎溝投遞組的合同工的時候,那會更多的是一種驕傲,如今,他則成了堅守的代名詞。
“每天從中午開始,這么多村子都要挨家挨戶地送到,有的時候要到半夜才能送完。”王收秋整理著手中的報紙和信件,聲音有些顫抖:“都是農村的孩子,吃苦本來也就是平常事,有份生計總是好的,時間長了也就慢慢離不開大山了。”
“幾十年了,幾乎所有的節日都在山里。”王收秋笑著說:“我老伴經常說節日是別人的,你的團圓都是在山上。”
“對于郵政工作人員來說,每個人都一樣,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盡到自己的職責,”王收秋走著有點喘,他看著蜿蜒的山路說:“只是這大山里一個人背著50多斤的郵包走在這空蕩蕩的山路上,有時候還是會覺得有點辛酸。”好在最近局里給他配了一輛車,縮減了一些在路上的時間。但在山里的很多地方,車只能開到山下,上山進村還得沿著小路步行上去。盡管如此,王收秋還是很開心:“起碼冬天冷的時候,能去車里暖和暖和。”
如今,王收秋的女兒也加入了郵政隊伍,“家里過節又少了一個人。”王收秋打趣地說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