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12-12 15:38:12
齊魯網12月12日訊 一列列火車,一張張小小的車票。經歷從“徹夜排隊”到“移動支付”,從擁擠的綠皮火車到寬敞大氣的復興號,從普快的長途顛簸到高鐵的風馳電掣,小小的車票成為中國鐵路發(fā)展的見證者。
車票1.0時代--硬板票與徹夜排隊
硬板票是中國鐵路的第一代火車票,從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使用,它的尺寸為57×25毫米,票面印有盲文。車票票面始發(fā)站、到站經由地和席別等信息都是預先印好的。售票時,售票員根據旅客需要從“格子墻”拿出相應車票,用簡易的砸票機將年、月、日打印在車票上,并用膠水在車票背面粘貼小紙片標上車號、座位號,如果車票上不標注座位,上車就可以隨便坐,車票上印有紅杠來區(qū)分快慢車,沒有杠的是慢車,有一道是快車、兩道是特快。硬板票時代,售票員賣一張票需要5到10分鐘,賣一天票下來,嗓子都是啞的。一到逢年過節(jié),售票窗口前排滿了人,更是一票難求,不少旅客卷著鋪蓋卷排隊來搶票。如果在火車上購票或者補票時,都是用手寫票,這個手寫票就叫代用票,它是根據路程長短對應價格手寫票面信息。
車票2.0時代--“軟紙票”與送票到工地
1996年10月起,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淄博、兗州、泰安7個車站開始試行計算機客票發(fā)售,“軟紙票”開始代替“硬板票”上崗。售票時,軟紙票可以現(xiàn)場打印,淡粉色紙質車票上印有一維碼,票面日期和編號均由電腦打印完成。售票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售票員面前的“格子墻”換成了“大頭機”,正式進入“計算機時代”,有了計算機聯(lián)網售票,售出一張票的時間大約為40秒,比80年代快了15倍;旅客們再也不用到車站徹夜排隊買票,越來越多的車票代理售票所(點)開到家門口,在春運、暑運的客流高峰期,鐵路部門更是將流動售票車開到了工地、學校,將車票送到旅客手中,電話預約、上門送票、異地售票、團體預約、套餐售票、流動售票等靈活多樣的售票方式,讓旅客購票不再“難”。至2005年末,濟南局共建成97個聯(lián)網售票車站及3個代售企業(yè)系統(tǒng),濟南局客運營業(yè)站全部實現(xiàn)了計算機售票,共建有計算機售票窗口667個,日均售票12萬張,約占濟南局售票量的99%。
車票3.0時代--磁介質車票與網絡購票
2007年7月開始,磁介質火車票加入“車票大家庭”。車票的硬度高了,有了二維碼的防偽圖案,車票正面印有動車組圖案,背面植入磁性信息和熱敏信息,利用磁介質記錄票面信息,而且可在自助檢票機上使用。2012年火車票全面實行實名制,票面上增加了旅客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 2011年1月19日,“12306”購票平臺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那一刻,購票方式開始顛覆性變革,購買火車票正式進入“網絡時代”。旅客不用再跑到售票窗口排隊等候,隨時隨地都可通過電腦、手機訂購火車票。濟南鐵路局與銀行合作,率先試點“銀鐵通”服務,利用銀行在社區(qū)的ATM取款機,實現(xiàn)普通自助售票機的功能,這樣的終端設備不僅可以進行正常的銀行取款、轉賬業(yè)務,還可以享受家門口購取火車票的服務。
車票4.0時代--電子客票與移動支付
2019年,鐵路電子客票業(yè)務將開始試點運營,旅客互聯(lián)網訂購車票之后,到達高鐵站,無需換取紙質車票,直接可持二代身份證等有效身份證件,通過進站口和驗票閘機直接乘車!也就是說身份證、手機就是你的全國通行卡,標志著鐵路開啟“無票”時代,旅客便捷購票、乘車的愿望如今成為現(xiàn)實。同時,在絕大多數(shù)一線二線城市也即將開通刷臉進高鐵站,即使旅客沒有帶身份證,進站前在刷臉快速通道對著“人臉識別”機器看一眼就可以直接進站乘車。如今,裹著軍大衣、排隊兩三天只為一張火車票的畫面再也見不到了,購票方式從車站“肉搏”到網上搶票再到手機端購票,動動手指就能買到票,既是人們出行方式的變化,也見證了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