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19-03-19 11:17:03
魯網3月19日訊 在臨沂市蘭陵縣礦坑鎮,連綿的薛山世代守護著山腳下的村民。山腳下,是成片的土地。薛南小學就在這片土地中“生長”。劉玉軍是這所小學的老師,也是這里的村民,他在這里教書已有34年。1990年,劉玉軍患上強直性脊柱炎。這種病被稱為“不死的癌癥”。但劉玉軍堅持帶病工作,至今已是第29個年頭。
患病后,劉玉軍弓起了背,脖子和腰都不能轉動,身高也“變矮”了,一舉一動都顯得“笨拙”。由于夠不到黑板,他寫板書時十分費力。最后他選擇踩在板凳上寫板書,這一踩就是十年。
劉玉軍踩在板凳上寫板書
課堂上劉玉軍指導學生做作業
學生寫給劉玉軍的信
桃李滿天下
劉玉軍是礦坑鎮薛南村人,今年55歲,在薛南小學教書已有34年,現在教五、六年級的科學和三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
3月16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在學校見到了劉玉軍。課間,學生們正在操場上做早操。綠色的操場上,風肆意吹著學生們的臉龐。劉玉軍站在整齊的學生隊伍中,顯得很合群,并不容易被發現。
他一身黑色的裝扮,黑色上衣,黑色褲子,黑色皮鞋。腳踝處隨著步伐的挪動在褲腳下時隱時現,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彎不下腰,襪子也穿不上,干脆不穿了。”他告訴記者,每天系鞋帶、穿襪子這些小動作對于他來說都是難題,因此他從不穿有鞋帶的鞋子,也索性不穿襪子。
走路時,劉玉軍移動著緩慢的步伐,弓著拱起的后背,頭朝下,仿佛在找尋地上的什么東西,顯得有點“笨拙”。他說,平時走在路上他只能盯著腳下的路,根本抬不起頭。遇到有人打招呼時,他會習慣性地取下鼻梁上的眼鏡,眼睛用力往上看,然后再慢慢地轉動身體,才能看到對方。
1985年,20歲的劉玉軍站上了自己夢想的教師講臺。時光飛逝,劉玉軍說,他記不清自己教過多少學生,但是“至少有一千人吧,現在教的很多都是學生的孩子了。”回憶起當年的場景,劉玉軍說那時候他也算是一表人才,有一米七五的個頭。但是現在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
帶病上課29年
“我喜歡當老師。”劉玉軍說,1985年高中畢業后,他當上了一名民辦教師。1990年的春天,劉玉軍在上課時經常感到腰背酸痛,他以為是小病,并沒將此放在心上。直到當年冬天的某一天,剛上完課的劉玉軍突然感到疼痛加重,脖子僵硬不能轉動。他來到醫院檢查后,才得知自己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這個病又叫不死的癌癥。”劉玉軍說,“那時我才剛剛對教學摸到一點門道,得知患上這種病,真的是晴天霹靂。”
“醫生跟我說這是慢性病,需要休息治療。”那段時間,劉玉軍難以接受患病的事實,20多歲的他沒有想到命運的考驗來得這么早。他害怕,自己若是不能上課了該如何是好。想起自己還帶著一群即將畢業的孩子,劉玉軍始終放心不下。他一邊貼著膏藥,一邊忍受著疼痛,給學生上課。
“每個關節都疼,感覺身體已經不是自己的了。”劉玉軍說,雖然身體疼痛,但是他沒有落下過一節課。遇到做檢查或是手術的時候,他會利用其它時間或者是和其他老師換課,把課補上。患病之前,劉玉軍教語文、數學科目。但是考慮到他的身體情況,后來學校給他換了“輕松一點”的課。
有的時候上課不小心掉了筆,劉玉軍會不好意思去撿。因為他要費很大的勁才能撿到筆,而且姿態還不太好看。他笑著說,“其實挺難看的,不過現在已經習慣了。”他停頓了片刻,抿了抿嘴,“29年了,都這樣過來了。”
學生眼里的“紅人”
劉玉軍說,患病之后,最開始以疼痛為主,后來身體才漸漸有了變化。1993年,劉玉軍弓起了后背,背上就像背著一個大羅鍋。“大家覺得我和電視里演的劉羅鍋很像,剛好我也姓劉,于是大家也就這么叫我。”走在村子里,他能聽到別人叫他“劉羅鍋”。走在學校里,他能聽到學生叫他“羅鍋”老師。他坦言道,“我其實并不喜歡這個稱呼,也說不出為什么。”
說起最難的事,劉玉軍說,最難的是抬不起頭,上課夠不到黑板,“就像前面有了一堵墻,只能看到講臺下的部分學生。”他告訴記者,以前教數學,課上經常需要演示例題。但因為抬不起頭,眼睛不能平視黑板,手只能夠到黑板的下方一小部分。
經常在黑板上寫例題的時候,寫一點之后就寫不下了。有人建議劉玉軍少寫一點板書,但他常說,“光說不行,不寫學生不好理解。”后來,劉玉軍想到一個“好主意”,他搬來一個板凳放在講臺上,寫板書的時候就站在板凳上。“踩在板凳上能寫得高一些,不至于寫到一半就寫不下了。”
他說,學生一開始也會起哄,但是他告訴學生,“老師這么努力,你們更應該認真學習。”就這樣,學生開始叫他“板凳”老師,這個稱呼從學生口中流傳至今。十年來,“板凳”老師成了學生嘴里的“紅人”。上課之前,學生會爭著幫老師把板凳搬到相應的教室。
有更多時間陪學生
在劉玉軍的辦公桌上,有一個“神秘”的地方,這里珍藏著學生寫給他的“悄悄話”。他拿出這些“寶貝”攤在桌上,一字一字仔細讀著。他告訴記者,寫這些小卡片的有各個年級的學生,有的已經畢業多年了。泛黃的紙片上有的寫到“您就像我的爺爺一樣”,有的寫著“希望老師的身體好起來”,更多的寫著“我愛你”。每當看到這些信時,劉玉軍都覺得“心里暖暖的,很開心。”
患病之后,劉玉軍不能干重活。家里的家務活、農活干得少了,劉玉軍便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學校。“大家都問我為什么和學生的關系那么好,那是因為我和他們相處的時間多了。”哪些同學家里條件不太好,哪些同學遇到了困難,他心里都清楚。他說,有一個五年級的學生,由于家庭遭遇變故而變得自卑,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他便利用課余時間和她交流。“這孩子比較聽我的話,現在比以前更安靜了。”
薛南小學的校長告訴記者,學校共有六個年級202名學生,都是附近3個村子里的孩子。近些年,學生減少了,劉玉軍帶的課也少了一些。
在三年級一班的教室里,記者看到劉玉軍正在三尺講臺上給學生們講課,旁邊放著一張黃色的單人木板凳。因使用時間較長,板凳上的油漆掉落了不少。幾分鐘后,劉玉軍雙手撐在講臺上,借助那股力站上板凳。爾后,他一手拿書,一手拿粉筆,在黑板上寫下練習題的內容。(據山東商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