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3日訊 泰西武裝起義,是由中共山東省委組織發動的一場規模浩大,影響深遠的抗日武裝起義,也是山東十大武裝抗日起義之一。今天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紅旗飄飄》專欄,為大家講述泰西武裝起義戰旗背后的故事。
今天我們講的紅色旗幟是這面“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的戰旗,這面旗幟現在陳列在肥城陸房突圍勝利紀念館里。發生在1939年5月的陸房突圍戰斗,斃傷日偽軍1300多人,是八路軍繼平型關大捷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勝利。在參戰的八路軍115師中,就有在這面旗幟下戰斗過的自衛團戰士。
近日,在北京,我們見到了99歲高齡的陰法唐老將軍,他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副政委,1938年,年僅16歲、還在上中學的他,就成為了自衛團的一名小戰士。
陰法唐告訴記者:“我們那個旗幟就是號召,脫了長衫,到游擊隊去。”
泰西,是指泰山以西地區,位于山東腹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37年,日軍入侵山東,中共山東省委決定在各地開展武裝起義,泰西是重要的戰略布局之一。1938年1月,張北華受省委委托,整合夏張、宋王莊等地的抗日武裝,在肥城空杏寺成立了由一百多人組成的“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張北華任主席,遠靜滄任政治部主任。
肥城市黨史研究中心原主任劉長水介紹說:“成立完了以后,有人說咱也得打個旗啊,程重遠是供給部長,把他自己的被子拆下來,拿出那個被面來寫上的字,就這樣就打出這個旗幟來了。”
自衛團舉起了泰西抗日武裝起義的戰旗,廣泛開展游擊戰、破襲戰,攻打肥城、夜襲界首火車站、破襲津浦鐵路等一些列武裝斗爭,讓日偽軍日夜不寧。
1938年1月24日,自衛團第一戰就打下了肥城縣城,消滅日偽軍40余人,繳獲20多支槍。隨后,28日夜,自衛團又摸進界首鎮火車站日軍營房,用大刀砍死砍傷日軍20余名。
陰法唐回憶說:“光是張北華,就連續砍死日本鬼子七個,鼓舞了士氣。”
兩戰兩勝,有力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自衛團聲威大振,成立兩個月,戰斗力量迅猛發展到2000多人,1938年3月,自衛團就開始配合臺兒莊會戰,在津浦鐵路炸翻軍用列車,切斷敵人交通十余次。
面對自衛團日益壯大,日偽軍開始瘋狂圍剿這支年輕的抗日力量。1938年4月的一天,自衛團在道郎鎮魚池村附近被日軍包圍,激烈的戰斗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最后,日偽軍死傷20余人倉皇逃去。但不幸的是,戰斗中,政治部主任遠靜滄,頭部中彈,犧牲時年僅37歲。
鮮血染紅了戰旗,也在當地軍民心中樹立起了一座精神豐碑。到了1938年11月,自衛團正式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時,兵力達到五千人。1939年2月,根據黨中央“派兵去山東”的戰略部署,又大部分整編加入進駐山東的八路軍115師,建立了泰西根據地,成為山東抗戰的中堅力量。
陰法唐說:“勝利來之不易,忘記過去就是背叛,我們就是應該更加努力,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如今,這面旗幟誕生的地方,已經發展成為全國建安總部集聚的產業高地,人們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著美好家園。青山有幸埋忠骨,泰山南麓,在松柏環抱的泰安革命烈士陵園,遠靜滄等泰西烈士長眠于此,紀念碑上鐫刻著毛澤東同志的手書: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閃電新聞記者 李寧 何緒剛 泰安臺 靳言 李言果 高翔 錢兆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