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都市報
2017-07-27 08:44:07
?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每天下午4時30分左右,在萊西市院上鎮(zhèn)朱東社區(qū)服務中心門口,就聚集了一些老人,他們或騎著電動三輪車,或步行而至,為了接在這里上暑期托管班的孫子孫女。不同于普通的暑期托管班,這里的孩子都是農村留守兒童,他們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有的一年都難以見到自己的父母。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6月30日,全市共有630名留守兒童。青島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萊西市院上鎮(zhèn)的這一留守兒童社工關愛項目,即是青島市首個農村留守兒童社工關愛項目。今年5月20日,青島市(萊西)“相伴成長”留守兒童社工關愛項目啟動,項目通過專業(yè)的社會工作方式,為萊西市院上鎮(zhèn)95名留守兒童提供常態(tài)化服務。
孩子們在暑期托管班上課。
為留守兒童開暑期托管班
一走進萊西市朱東社區(qū)服務中心,就能聽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在國學課堂里,20名孩子正在這里上語文課。這是青島市(萊西)“相伴成長”留守兒童社工關愛項目暑期托管班,每天從上午8時開始,到下午4時30分,社工和志愿者老師主要針對學習基礎薄弱的留守兒童進行免費輔導。上午教授孩子們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下午上安全教育課、自信心提升課、舞蹈課和手工課等。
這些孩子中年齡最小的6歲,最大的12歲。根據(jù)年齡不同,他們被分為了低、中、高三個組,每個組由一位社工帶領。暑期托管班從7月17日開始上課,到26日正好10天。30歲的宋作萌是青島市(萊西)“相伴成長”留守兒童社工關愛項目的負責人,這些天來她一直從早到晚陪伴著孩子們,從每天的學習、活動接觸,到放學后的作業(yè)批改和社工們的每日總結中,宋作萌已經(jīng)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們身上發(fā)生的變化。
“有的孩子剛來的時候不愛說話,也非常不自信,現(xiàn)在每天都有說有笑,跟老師和同學也很愿意溝通交流。有的孩子從來不敢主動問問題,現(xiàn)在特別積極提問。”宋作萌說。現(xiàn)在只要宋作萌坐在教室里,孩子們總會呼啦一下子圍上來,跟她說話,讓她陪著一起看書。
社工為孩子們輔導功課。
為95名留守兒童建立檔案
今年5月20日,留守兒童社工關愛項目啟動后,項目承接方——市北區(qū)新希望社會工作中心兵分四路,對萊西市院上鎮(zhèn)103個自然村進行了調查走訪,通過入戶摸底,確定了95戶留守兒童家庭。通過了解他們的家庭基本情況和心理狀況,為95名留守兒童建立檔案,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狀況,制定了各具特色的關愛救助保護策略。
宋作萌發(fā)現(xiàn),這些留守兒童都處于隔代監(jiān)護下。有的是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有的是父母離異,一方離開一方在外打工,還有的是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在外打工。祖輩的監(jiān)護很容易走入兩個極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極度溺愛。他們的教養(yǎng)方式相對落后,無法給予留守兒童更多成長支持與情感交流。
懂事、聽話,是不少留守兒童身上的共性,同時也伴隨著自卑、內向的性格特點。在托管班里,有一名9歲的小女孩欣欣(化名),今年上一年級,生下來不久媽媽就去世了,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她與60多歲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宋作萌第一次去她家的時候,欣欣特別懂事,主動給社工們開門、搬板凳。她不說話,卻留心觀察身邊的事情,宋作萌離開時忘了帶一個書包,欣欣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并飛速跑回家將書包抱出來送給她。但進入托管班后,宋作萌卻發(fā)現(xiàn),欣欣學習能力特別差,極度不自信。原因是欣欣的爺爺平時除了照顧她和奶奶,還要下地干活,平時很少溝通,不懂得鼓勵表揚孩子,更輔導不了她的學習。
社工與在外家長建立聯(lián)系
《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顯示,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母親一旦外出打工,她跟孩子的聯(lián)系情況會出現(xiàn)陡然下降,無論是回家看望、還是電話聯(lián)系的次數(shù),都比父親外出打工少10%~13%,表現(xiàn)得對孩子好像更為“絕情”。反過來,這種情況也反映在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上,多個指標顯示,母親單獨外出打工對孩子的心理負面影響等同甚至大于父母雙方都出去打工。
為了盡可能彌補父母尤其是母親的缺位,社工們通過挨家走訪,逐步聯(lián)系上了孩子的父母,并添加了他們的微信。現(xiàn)在,社工們每天會把這些留守兒童的學習活動情況及照片逐一發(fā)給每一位家長,讓他們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動態(tài),也及時與他們交流教育理念。
可喜的是,通過這種方式,已經(jīng)有一些家長意識到了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就在前幾天,宋作萌帶著托管班上的孩子做沙盤游戲,以觀察孩子們的心理。沙盤上放著一張桌子,四周放了四把椅子。一個小女孩把三只熊分別放在了3把椅子上,說那分別是爸爸、媽媽和她,第4把椅子,她卻再也想不起要放誰。宋作萌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孩子在北京打工的媽媽,媽媽哭了。這名媽媽意識到,即使不在孩子身邊,在孩子心里父母依然是最親近的人,以及對父母陪伴的渴望。到了晚上很晚的時候,孩子的媽媽突然給宋作萌發(fā)來微信,問宋作萌“我要不要回去?”
除此之外,這95名留守兒童中,也有幾位在外地打工的家長準備回家,想在鎮(zhèn)上或者萊西市打工,就是為了盡可能地離孩子近一些,多一些陪伴和照顧。
宋作萌說,“相伴成長”留守兒童社工關愛項目將通過至少一年的時間,為萊西市院上鎮(zhèn)的95名留守兒童提供常態(tài)化服務,在親情陪伴、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性教育等方面提供幫助和支持。同時,也將聯(lián)系更多社會資源,去關愛困難留守兒童。
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青島市扎實開展“合力監(jiān)護、相伴成長”農村留守兒童專項保護行動,截至6月30日,全市630名留守兒童中已簽訂《委托監(jiān)護責任書》628份(2名因聯(lián)系不上而未簽訂),為3名無人監(jiān)護兒童落實監(jiān)護人,9名不良行為兒童全部落實幫扶。同時,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萊西市院上鎮(zhèn)是青島市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區(qū)域,項目將以此為試點,形成經(jīng)驗并在全市推廣,惠及全市農村留守兒童。
“在家乖不乖”……電話里難實現(xiàn)有效溝通
留守問題的核心在于親子隔離。調查顯示,11.4%的孩子稱自己父母離世,明顯高于中國年平均死亡率千分之七。而且,年齡越小,比例越高,年齡越大,比例越低。這一調查結果出于孩子們的玩笑或對父母發(fā)泄不滿,也表明越小的孩子對于父母離開的傷害感受、怨恨程度越深。這一數(shù)據(jù)來自7月21日發(fā)布的《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
萊西市院上鎮(zhèn)這95名留守兒童中,有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有的在國外打工。宋作萌在走訪時發(fā)現(xiàn),有的老人甚至不知道孩子父母的聯(lián)系方式,無法主動聯(lián)系他們,只能等著孩子父母不定期地打來電話。“很多父母在外忙于生計,往家打電話的頻率低。在電話里,父母也大多會問問‘在家乖不乖’、‘學習成績怎么樣’,囑咐孩子要‘聽爺爺奶奶的話’之類的話,在情感上難以做到有效溝通。”
而讓人心酸的是,還有的留守兒童甚至對父母沒有什么概念。3歲的萌萌(化名)9個月的時候,父母就去了日本打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根本不記得父母長什么模樣。在接觸中宋作萌發(fā)現(xiàn),萌萌的爺爺奶奶也并沒有意識到父母缺位對孩子的影響,“等孩子上小學,萌萌的爸媽就回來了,到時候還能在萊西買套房子,啥也不影響。”
“這就導致有的孩子跟父母的感情比較淡薄,孩子跟父母尤其是爸爸根本沒有話說。有的孩子學習不好,出現(xiàn)早戀,有的甚至出現(xiàn)心理問題。除了跟父母關系出現(xiàn)問題外,有的孩子跟監(jiān)護他們的祖輩也會出現(xiàn)各種矛盾:叛逆,說話不聽,或者很少交流。”宋作萌說。
針對這種情況,社工們還積極聯(lián)系愛心企業(yè)和愛心人士,為有需求的留守兒童提供物質和精神幫助。針對跟著男性祖輩生活或者家庭困難等有需求的留守兒童,社工為10多名孩子對接了“愛心媽媽”。這些愛心媽媽有的是愛心人士,有的是村里的婦女主任。社工們會為她們進行專門的培訓,她們會定期去孩子家里教孩子們基本的生活技巧,比如收拾書包、洗小件衣服、安全使用電器等,也幫助女孩子們解決青春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今年上五年級的小玲(化名)跟隨爺爺生活,爸爸在外打工,社工為她對接了青島市區(qū)的“愛心媽媽”陳女士。兩人經(jīng)常通過書信交流,平時內向不愛說話的小玲,現(xiàn)在有什么事情都愛在信中講給“愛心媽媽”聽,“愛心媽媽”的出現(xiàn),讓她感受到了從未感受到的母愛。社工們都明顯地感受到,小玲如今開朗了很多,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
宋作萌說,“我們想通過這個項目,讓一些有條件的父母盡可能地回來陪伴自己的孩子,讓留守兒童越來越少。即使回不來的父母,也能學會與分隔兩地的子女進行正確的溝通。同時,也教會留守兒童自強自立,健康成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wǎng)友評論僅供網(wǎng)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