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濰坊新聞網
2017-10-10 10:37:10
助力“四個城市”建設,打造國內一流科技館
濰坊新聞網10月10日訊 濰坊市科技館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展覽展示面積1.49萬平方米,設有六大主題展區和五大體驗區域,是全國科技館免費開放試點單位。2015年10月免費開放以來,共接待社會公眾突破120萬人次。特別是今年以來,市科技館緊緊圍繞“四個城市”建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科普人人、人人科普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人才支撐,統籌推進改革建設和發展各項工作,注重“工匠精神”助力品質科普,優質服務擦亮窗口品牌,強力打造國內一流科技館。
“產業強市”打造科技傳播新高地
科技館既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新平臺,也是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市科技館緊扣產業創新發展,精心打造常設展廳,深入研究“產業強市”在科普教育領域的融合引領,堅持展覽展示主題主線,以故事線、知識鏈為統領,平滑對接展品展項,高效融合產業創新創造,推進前沿科技與產業發展相輔相成,拓展產業創新集群展現。
市科技館展品展項突出濰坊元素,講述濰坊故事,融昌樂寶石、臨朐化石、豪邁輪胎、北汽福田、歌爾聲學、濰柴動力于一體的濰坊科技之光展區,成為全國地方特色主題展區。市科技館的臨時展覽也緊跟產業創新發展制高點,作為常設展覽的有益補充,臨時展覽成為科普展覽教育的活力源泉。
同時,市科技館今年相繼精心組織VR虛擬現實和海洋科技臨展,兩大臨時展覽突出與產業對接和滿足公眾需求,深度詮釋產業優勢,科學技術多維創新,共接待社會公眾近40萬人次。為實現持續發展,市科技館重點突破技術研發,持續加強技術維修和技術研發力度。逐步推進展品維修與展區改造,始終保持科技館的科學性、創新性。
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統籌推進,市科技館先后有16項成果受到山東省科技場館協會通報表彰,4項科技成果榮獲市級獎勵,2項成果被評為全省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打造了科技館特色高端人才智庫。
“文化名市”打造人文環境新窗口
文化內涵是科技館的形象魅力所在,人文環境是市科技館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義。市科技館健全長效機制,打造科學運轉體系,堅持成功做法制度化,注重搞好頂層設計,制定印發了33項工作制度、25項崗位職責和9項工作流程,在實踐中,逐漸成為全員的自覺行動,從而形成推進各項工作的強大合力。
管用、實用的科學運轉體系是市科技館的一大亮點,讓公平正義成為其特色文化內涵。市科技館堅持公益服務,開展精神文明創建,精準科普,以人民為中心強化科普服務成效,增強市民獲得感。深入研究科普服務與文明創建融合發展,不斷延伸場館文化內涵,持續強化科普服務動能。“文明做樣板、創建當標兵”成為干部職工行為標準。2016年,市科技館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1名職工被評選為“濰坊好人”。
注重科普惠民,鍛造“工匠精神”。市科技館將教育培訓與實踐工作結合,組織以“會展品操作、講解服務和人流疏導”為主要內容的“三會”實操,打通展教服務“最后一公里”。同時,強化精細管理,組織到浙江大學培訓,提高素質。
圍繞“精細化管理年”建設,市科技館突出安全管理、展品維保和展教服務“三線作戰”,狠抓作風建設,抓實精細管理、精準服務,推進科普教育轉型上檔升級。堅持走出去開闊視野,促進思維轉型、發展轉軌,在浙江大學舉辦為期七天的現代科技場館體系建設專題培訓班,有效提升全體干部職工的科普服務能力。
“活力城市”打造創新發展新平臺
為促進創新,市科技館建設數字科技館,高效集成科普資源。突出科學性、趣味性、互動性和啟發性,采用三維建模和虛擬全景技術,科學形象地展示實體展品,打造鼠標上的“科學殿堂”,實現虛擬科技館和實體科技館聯動互動。集成放大數字化科普成果,建設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官方網站,形成科普服務多維格局。通過建立網絡聯盟、網上峰會、學術沙龍等形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認真做好建家交友工作。
同時,市科技館開設創客教育,高效集成網絡資源。圍繞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主題,深入研究創客教育、創客交流和創客體驗等活動模式。建設大眾創客空間和校園創客空間,創新科普服務機制,思想火花與創新夢想激情碰撞,孵化孕育社會公眾的創新潛力和創造活力。創客空間免費開放以來,共接待社會公眾2萬余人次,涵蓋教育、醫療、基礎科學、機器人等7個創新板塊,從這里走出去的青少年創客,榮獲省級以上獎項106件,機器人創客多次在全國大賽獲獎。
組織科普大講堂,高效集成教育資源。因館制宜,組織開展科普大講堂、科普嘉年華等特色活動,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走進科技館,免費登臺講課,傳道授業解惑。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適時舉辦學術研討、學術報告會和咨詢論證會,形成一批真知灼見的學術研究和決策咨詢成果。共有26位省級以上名師走進科技館,打造“濰坊市科普大講堂”品牌。
“品質城市”斬獲多項榮譽
品位品質,是市科技館發展的內涵生命力。市科技館全面免費開放,打造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積極應對免費開放新形勢新任務,堅持安全第一、公眾至上、公益服務,狠抓公眾安全、展教服務和展品維保,注重服務公眾、解決問題、保障安全在一線,整體運行有力有序有效。以群眾“滿意、高興、贊成、答應”為標尺,突出活力科普、優質科普、品質科普,助力品質城市建設,實現科普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兩年來,市科技館共接待社會公眾突破120萬人次,展品展項完好率始終保持在97%以上,群眾滿意率為99.6%,逐步成為區域性文化交流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
同時,市科技館組建1382人的科普志愿隊伍,建起12個志愿服務站點和37支項目化志愿服務隊。落實注冊建檔、建章立制,統一名稱、標識、編號、旗幟,規范科普志愿服務。深入開展“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先后志愿服務38個站點,服務公眾60余萬人次。遴選30名科普志愿者,全天候包靠市科技館展廳,形成以正式工作人員為引領、勞務派遣聘用制人員為主體、科普志愿者為補充的工作格局。值得一提的是,市科技館的科普志愿服務模式被中央文明辦宣傳推介。
堅持前沿高端,打造國內一流特效影院。市科技館3D數字立體巨幕影院,采用最先進的集中控制放映系統,配置32000流明數字放映設備,影片聲音完美逼真,3D畫質亮麗清晰。4D特效影院和地震劇場采用先進的投影控制系統,視頻影像與實景模擬同頻同效,營造逼真的影視氛圍。注重建立健全“片源庫”,政府采購的10余部科教大片輪流免費上映,目前共接待社會公眾30余萬人次。
堅持黨建引領,堅持整體對標和單項對標相結合,走出去學和請進來教相結合,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結合窗口服務實際,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亮黨員身份、比優質服務、樹窗口形象”活動,19名黨員亮身份上崗,設立15個黨員示范崗,成立4支黨員突擊隊,不斷增強服務軟實力,提升社會公信力和美譽度。
兩年來,市科技館先后榮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單位、全國科普教育信息化工作優秀基地、山東省科技場館工作先進集體等20多項榮譽。先后被授予濰坊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濰坊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一批濰坊市基層黨建示范點、濰坊市青年文明號、濰坊市巾幗文明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