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在縣
2017-10-10 16:31:10
記者 高田 通訊員 郭素彥
走進聊城市陽谷縣七級鎮,沿258省道兩側隨處可見收購蔬菜的菜站和種子、農藥銷售點,省道兩側的農田里不時可見蔬菜大棚、蔬菜拱棚。七級鎮通過發展蔬菜大棚帶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脫貧,讓貧困戶盡享蔬菜產業之利。
△網絡配圖
9月29日,七級鎮七一村的生產路上車來車往,外地牌照的蔬菜收購車穿行在各個菜站之間。七一村生產路南側有15個大棚長的一模一樣,大棚的長度、寬度和建造方式都是相同的。下午三點多,七一村村民任鳳杰正在自家大棚里收割菜薹,壁紙刀飛快地在碧綠的菜薹劃拉一下,菜薹不帶一點兒泥土,整齊的擺放在塑料筐里。整個大棚被均勻地劃分成了4畦,菜薹的東側是剛剛冒出兩瓣芽的嫩苗,菜薹的西側是還沒長成的菜薹幼苗。“這個菜28天就能長成,4畦地要是全部同時撒了菜薹,等收菜的時候,我們兩口子忙不過來,只能岔開時間輪流種,這畦菜收割干凈賣完了,那畦菜就快長成了。”任鳳杰說。據了解,這幾天菜薹的收購價只有每斤七八毛錢,他對這個菜價并不是很滿意。
44歲的任鳳杰是七一村的貧困戶,家里有三口人,年滿二十一二歲的兒子在城里打工,家里就他和媳婦兒倆人,七一村是黃河北側沉砂池區,村里人均耕地面積較少,任鳳杰一家三口只有三畝多地,且地塊零碎面積較小,家里收入有限,日子過的緊緊巴巴的。2015年秋收后,七級鎮針對貧困戶發展了蔬菜大棚項目,七一村建設了15個蔬菜大棚,每個大棚總投資兩萬元,扶貧專項財政資金對每個大棚補貼一萬塊錢,其余的一萬塊錢由想要種植大棚的貧困戶自己承擔。七一村這15個大棚,每個大棚長150米,寬9米。在村干部的協調下,任鳳杰把自己零碎的兩畝地置換成了二畝蔬菜大棚。種大棚菜兩年,每年至少有兩萬多塊錢的收入,任鳳杰花了幾萬塊錢給快到結婚年齡的兒子買了一輛小汽車,雖算不上高檔,但是足夠三口人出行。
△網絡配圖
與任鳳杰一樣的還有七一村的五十來歲的貧困戶范運華,范運華的大棚里種植著小白菜,還有兩三天就能收割賣了換錢。范運華說這幾天的小白菜價格只有一毛錢一斤,雖然價格低,但是范運華對大棚菜種植還是信心滿滿?!耙幻X一斤,一千斤菜才百十塊錢,但是生長周期短,產量高,人勤地不懶,大棚一年都不閑著,再過幾天天冷了,我們種上菠菜,過年期間菠菜價格一直堅挺,收入還是挺喜人的。”范運華說。
2015年秋后,七一村發展貧困戶認購蔬菜大棚,范運華非常積極地報了名?!靶姨澤霞壗o補貼了一萬塊錢,要是沒這一萬塊錢的補貼,也沒這么大的心勁兒搞這么個大棚,這一萬塊錢補貼就像是藥引子,激發了大伙兒種菜的積極性。”范運華高興地說。雖然投入了一萬多塊錢本錢,但這一萬多塊錢三個月就收回了成本。2015年年底,范運華種植的一棚菠菜賣出了一萬多塊錢,轉年春天掙的錢就有了盈余。
范運華家里有10口人,上有七十多歲的公婆,下有纏手的孫子,倆兒子都已經成家,但是村里耕地太少,僅靠著這四五畝地收入十分有限。因為家里老人年紀大了,范運華和丈夫都不敢出門打工,現在兒子和兒媳都在城里打工,孩子扔給了她。大棚里的活兒不忙的時候,范運華在家看看孫子,活兒多的時候讓公公婆婆幫忙照看一下,不耽誤自己收菜、賣菜。
因為蔬菜種植面積連年擴大,七級鎮每個村都有四五個收菜站,也出現了一批收菜賣菜的“菜經紀”,任鳳杰和范運華的大棚距離最近的菜站不到五百米,種菜不愁銷路。經過兩年的大棚種植,任鳳杰和范運華已經不再貧困戶之列,蔬菜大棚成了他們的菜籃子、錢袋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