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17-11-08 23:37:11
編者按: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僅需要自力更生,也需要引入、吸收。青島的國際院士港,一年多引來49位外籍院士。在創新發展方面,開辟了一條全新的“國際通道”。
劉漢鋒 張力偉 鄂夢遙 攝影報道
“和青島接觸的前9個月,我一直說‘NO、NO、NO’。但青島和院士港的誠意,以及未來的合作前景徹底打動了我。”11月8日,在青島國際院士港26號樓前,面對國內外數十家媒體,帕克院士笑著說。當天,他參與的新材料項目正式啟動。
中等個頭,一身正裝;與人交談時,儒雅的面容上總掛著淡淡的笑容,語速不疾不徐,配上一副眼鏡,帕克完全更像一位文史方面的學者。
其實,在國際上,這位儒雅的學者有個相當霸氣的稱號——發泡帝。
出生于1960年的帕克是韓裔加拿大人,有一眾令人目眩的頭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加拿大工程院、韓國科學技術翰林院、韓國工程翰林院四院院士。多倫多大學機械與工業工程系主任,加拿大先進聚合物加工技術及微孔塑料制造技術及應用領域首席科學家。意大利生物泡沫合作主席。在國際材料學領域人稱“發泡帝”,是全球公認的發泡技術大拿。AAAS, SPE,ASME, EIC及CSME等專業領域的全球領軍人物。
如今,這位技術大拿要在青島成就一番事業。他的原位成纖和輕質高強度PP+PET項目投產后,年營業收入預計達到100億元。從連拒青島9個月,到落地國際最前沿的材料項目,帕克院士透露了他的心路歷程。
8日,帕克院士參與的項目在青島國際院士港啟動。
“我是教授,不會做企業、經商”
帕克院士與青島的緣分要從去年在青島舉行的亞洲材料大會暨中國材料大會說起。
這次會議是國際材料的一個高端會議,作為材料學界的領軍人物,帕克院士也來參會。而求才若渴的青島國際院士港,也沒有放過這樣一個接觸院士的機會。
早在2010年我國就確定,要加快培育發展七大新興戰略產業,新材料便是其中之一。業內預測,今年我國新材料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而到2021年其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6.12%。
作為頂尖科學家,帕克院士對于這一產業的意義不言而喻。帕克院士研究的新材料,可用于汽車輕量化、電動汽車、智能高端家電、VR眼鏡、高鐵、醫療、航空航天等領域,前景十分廣闊。
“使用我們生產的材料制作可視化設備,重量能減輕一半,而且不怕摔。”帕克說。
可在當時,帕克心中始終有一個“結”,除了對青島國際院士港的不了解,還涉及到自身定位。
“我是一名教授,擅長搞科研、攻關科學難題。做企業、經商,完全是另外一個領域,如何做市場調研,如何尋找資金,都難以完成。說實話,我是真的不愿去想、去做。”帕克院士道出了當時的顧慮。
帕克院士的夫人東海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一方面是不太放心,再一個就是不想操心。”
也正是這個原因,讓帕克院士始終對青島說“不”。
“不過,青島提供的合作愿景打動了,并找到了一個可靠的合作企業。所以,我最終選擇了青島,成立了合資公司。可以說,如果青島國際院士港沒有足夠的眼光,這個項目是不會成功落地的。今天,我既興奮又激動。”帕克院士說。
項目落地也圓了帕克院士的一個夢。“我的科研成功將化作實際的產品,正式邁向市場。”他說,“對于項目,我不能說百分百成功。但對于產品,我非常有信心。這個項目量產成本低,而且環保,不會破壞環境。我相信會在工業方面廣泛應用。”
帕克院士的夫人東海接受青島新聞網記者采訪
“包容和理解,讓我們成為好朋友”
帕克院士的項目,是青島國際院士港第六個落地的院士項目。之前,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西拉姆·拉瑪克里西納院士的靜電紡絲等多個項目已經實現產業化。
據統計,院士港運行一年多,已經與75名院士簽約合作,其中包括來自18個國家的49名外籍院士。
目前,院士港已經上升到“省級戰略”層面。今年8月,山東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議題之一是研究支持青島國際院士港建設工作。簽約院士中,外籍院士占大多數,也為引入前沿技術,開辟了一條新的“國際通道”。
“能吸引到帕克這樣級別的科學家,我想院士港已經做到了國際一流的水準。”8日上午,專程來青島為帕克院士“捧場”的四川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李光憲說。
李光憲提到的“國際水準”,在帕克院士眼中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除了資金扶持,還包括整個軟環境。例如文化差異、語言障礙等會造成誤解,但是青島國際院士港給予了我理解和包容,正是這些理解和包容讓我們成為了好朋友,并一起工作。”
實際上,“國際水準”背后,確實有一個“國際水平”的服務團隊。日前,李滄區組建了青島國際院士港綜合管理委員會和青島院士港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聘請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王恩哥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聘請普華永道、戴德梁行等專業團隊參與項目運作,構建了“全身心、全過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務體系。
青島國際院士港
“青島開辟了一個新模式”
李光憲教授目前擔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他透露,他所在的實驗室正在與南方一個城市合作,準備搞一個類似院士港的項目,依托實驗室平臺,引進高端人才團隊,落地項目。
“來青島國際院士港,我學到了很多。比如說,落地一個項目,不單單是錢的問題,關鍵是要做好‘服務商’的角色,貼心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取得效果,才能聚集國際高端資源。”李光憲說,在引入國際頂尖人才、技術方面,青島開辟了一個新模式。
以帕克院士的項目為例,成功落地將極大提升李滄乃至青島在新材料產業的競爭力。
“我們的產品首先瞄準國際市場,先是日本、韓國,以后是北美和歐洲。”帕克院士說,我們要讓世界知道,這些產品來自青島,來自山東,來自中國。
根據青島國際院士港的規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集聚100名院士,特別是外籍院士,形成院士構成“三三制”格局,即中國籍院士、華裔外籍院士、純外籍院士各占1/3。推動“黨、政、軍、企、金,產、學、研、用、推”相結合,在協同創新的環境中,全力推進“雙十工程”——建設1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0個科研院所或工程、技術中心,讓院士們在青島創業各得其所、盡展其長。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