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8-01-19 09:48:01
木匠這個行業,在中國一直都是游離于城市生活之外的。而隨著機械化設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木匠工作被機器所代替。但在現在的城市中,喜歡動手做木工的人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木工坊也在悄悄興起。這些城市里的“木匠”們,平時大多西裝革履,從事著一份收入還不錯的工作,下班后卻穿上工裝,拿起刨鋸,把一塊塊木頭做成他們想要的形狀。
學藝仨月,只為給女兒做個木板凳
趕在女兒三歲生日之前,王旭終于給她做好了一個木頭板凳作為生日禮物。原木色的板凳矮矮的,是根據女兒的身高量身定做的。為了增加安全性,王旭還在板凳后面加上了一塊擋板,但是又不像平時所見的椅背那么高。“有一點‘四不像’的感覺,因為木材不夠了,只好做成了這樣。”王旭笑著解釋。
王旭是濟南的一個普通上班族,朝九晚五,偶爾加班。在動手做這個木板凳之前,他沒有任何木工的技術知識。“小的時候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爺爺給我做過一個木板凳,我非常喜歡,每到飯點必須坐在上面才肯吃飯,后來爺爺去世了,木板凳也壞了,但這個記憶永遠留在了我的心里。”王旭說,他自己動手給女兒做一件生日禮物,就像爺爺當年給他做過的一樣,希望也能給女兒留下一個溫暖而又特別的回憶。
學習木工技術,王旭最主要的途徑是網絡視頻,還在論壇里請教專業人士。看視頻、買工具、買木材,一次次嘗試,慢慢摸索著,前前后后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王旭才終于做出了第一件完整的作品,就是準備送給女兒的這個小板凳。“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原來喜歡木工的人有很多,而且很多人的技術水平已經接近專業水準。”
一個人一雙手,打造出全套家具
而畢衛輝應該就是王旭所說的“接近專業水準”的木工愛好者了。走進他剛剛裝修好的新房,明亮的門窗、白色的墻壁、淡色的窗簾,一切都是清新的感覺。尤其是一件件樣式簡單、顏色清爽的木制家具,更是給房間增添了一種簡略之美。而這些家具,都是畢衛輝一個人動手制作的。
與王旭白手入門學習不同,出生在淄博的畢衛輝幼時家中開辦了一個木器廠,他說自己從小就是拿著木塊當玩具玩大的。“當時廠里有很多木匠師傅,看著他們干活我覺得很好玩,經常一看就看半天。”畢衛輝喜歡看師傅做,也喜歡自己動手做。做家具的下腳料,他拿在手上翻來覆去地看,趁工人不注意,拿起工具一陣折騰,就能做出像模像樣的小手槍。“可能有點做木匠的天賦。”畢衛輝哈哈大笑著說。
長大離家之后,畢衛輝在濟南自己創業,從事的是體育相關產業,木工作為愛好一直保持了下來。剛開始的時候,畢衛輝特別喜歡收藏老的木工手工工具。“越老的越好,不光是質量好,手感也特別好。”畢衛輝說,為了收集這些老東西,他經常一個人開著車去濟南周邊的農村集市上轉悠,運氣好的時候就能碰到。
手里的家伙什多了,畢衛輝也忍不住手癢癢,想自己動手做點東西。打線、鋸直、打磨、做下料、做榫卯、安裝、處理邊角、打蠟……這一切就順理成章地做出來了。畢衛輝說,自己動手做的家具,處處看著比買來的順眼。
而做家具剩下的下腳料,畢衛輝也給四歲的兒子做了積木塊、小木劍之類的玩具。畢衛輝說,兒子看著他做手工的樣子,像極了他的小時候。
商場里的木工坊,繁華中的安靜角落
在濟南市文化西路CCPARK商場地下一層,有一間不大的門店,原木色的牌子上寫著“驢木匠工坊”。走進去之后,滿屋的木板、木塊、工具,讓人感覺好像突然從這個繁華的商場邁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是“驢木匠”王景軍所創辦的一所木工坊,為所有喜歡木工、想做木工的人提供的一個小角落。
“這是一個簡單的小作坊,主要是為沒技術但感興趣的人提供的,他們可以在這里做最簡單的小東西。”王景軍指著門口展示臺上的小勺子、小兔子、小手機架等木制工藝品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初學者的作品。“一塊木頭,只用鋸、刀子、銼刀、砂紙等最簡單的工具,就能變成一件作品,這個過程是非常迷人的。”
作者在木工坊采訪的時候正是一個周六的上午,9歲的男孩樂樂正在屋里轉來轉去,想要選一塊合適的木材做一把木頭寶劍。最終,他從成堆的木材中選了一塊細長形狀的木板,用鉛筆畫出寶劍的輪廓,然后跟爸爸合作鋸掉多余的部分,再用刀子慢慢削磨寶劍的邊緣。雖然進度很慢,樂樂卻很有耐心地堅持做著。
“我覺得挺好玩的,我從來沒自己動手做過玩具。”看起來有點累,但是樂樂很開心。樂樂的父親說他不希望孩子的周末都在學習中度過,他更希望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在其中體會到跟學習不一樣的樂趣。
“來木工坊的人,有的是為了做出一件作品,有的是為了消磨時間,還有的是為了放松,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目的來,帶著收獲離開。”王景軍說。
用最真實的忙碌,驅走嘈雜與煩惱
在濟南市歷城區仲宮鎮,王景軍還開辦有一個更嚴格的培訓機構。3個月的全日制課程,白天所有的時間都在車間學習和練習,吃住都在這個遠離城市的農村,拿出合格的畢業作品才能拿到結業證書。
“我本來以為會很難招生,所以第一期我們只有15個招生名額,竟然很快就招滿了。”王景軍說這讓他有點意外。目前五期培訓班,順利通過結業考試拿到結業證書的已經百余人。“這些學生中,年齡最大的接近60歲,最小的只有16歲。”王景軍告訴記者,他開辦這個培訓班的初衷是為家具定制市場培養一批專業人才,沒想到很多人只是為了愛好而來,還有一些帶著特定目的前來。
來自青島的蘭姐是第三期年齡最大的學員。作為一個家庭主婦,日復一日的生活讓她感到厭倦,與結婚二十余年的愛人出現中年危機,這讓她想要找個地方靜靜。最終,在朋友的介紹下,她來到了“驢木匠”木工坊,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木工學習。“做木工需要集中精力,必須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手上,放在工具上,放在木材上,才能做出你想要的作品。”王景軍說,木頭不會撒謊,它真實記錄著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滴汗水。
在三個月之后的結業座談會上,年近半百的蘭姐哭得像個小女生。蘭姐說,三個月的忙碌和辛苦讓她放下了心里所有的煩躁,“也許回青島之后我還是會回到原來的生活中,但是我相信我會過得很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林媛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