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18-01-19 16:23:01
中國山東網煙臺1月19日訊 (記者 郭婉瑩) 19日上午,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市海洋強市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出席發布會并對相關情況作了詳細介紹。記者從會上獲悉,2017年,煙臺市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比上年增長10%以上,其中,漁業經濟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增長9%。
推動海洋新舊動能轉換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近年來,煙臺堅持高標準編制海洋強市建設規劃。組織起草《關于建設海洋強市的意見》,明確建設海洋強市的思路目標、實現路徑和保障措施,聘請中國海洋大學編制了《煙臺海洋強市建設規劃》,通過深入考察調研,力爭到2021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30%以上;形成2個過千億產業,10個過百億海洋龍頭企業和20個海洋特色產業園區。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較清潔以上海域面積占比90%以上,海洋保護區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25%,海洋生態紅線區、自然岸線保有率保持在40%以上。在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和泛濟青煙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中率先走在前列。
12個涉海重大事項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總體建設方案》。長島國家公園(海洋類)試點、建設國家海洋生物醫藥新型產業集群、國家海洋牧場示范區和海洋產權交易中心4個事項列入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重點項目。全面啟動全國首次海洋經濟調查,對全市13000多家涉海單位進行了調查。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海洋生物產業走在全國前列。濱海旅游業向千億元產業邁進,“尋仙”主題海上特色旅游項目正式啟動。在全省率先開通市級水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全市網上銷售水產品15.5億元。
全面啟動20個“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建設,其中第一批1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億元,新增專利69項、行業標準2項,新增省級以上新產品5項,初步形成海洋產業鏈協同創新和孵化聚集創新的重要示范,預計全市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產值700億元,增長16%。
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繼“藍鯨1號”在南海實現我國可燃冰開采領域零的突破,全球最大的第七代雙鉆塔超深水海上鉆井平臺“藍鯨2號”在中集來福士建造完成。煙臺市被工信部確定為全國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是全國最大的海上深水油氣平臺建造基地,國內交付的半潛式鉆井平臺80%出自煙臺,海工裝備核心部件國產化率從10%提升到60%。杰瑞集團躋身全球石油天然氣領域裝備制造前三強,首個國家遠洋漁船建造技術示范基地落戶中柏京魯。國內首座自主研發、建造的自升式和半潛式海洋牧場多功能管理平臺在我市下水,國內首個自主設計的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在我市建造。目前在建和建成的海洋牧場多功能管理平臺共14座,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在建2座,總投資1.3億元。
重點推進總投資5.1億元的8個重點項目建設,初步形成了以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為依托的海洋創新藥物和醫用新材料產業集群,以新時代健康產業為龍頭的海洋生物保健品和功能制品協同創新產業鏈。全國最大的硫酸軟骨素原料生產和加工出口基地落戶東誠藥業,綠葉集團致力打造引領山東半島乃至全國生物醫藥創新研發的核心載體,深海生物成為國內一流的多肽原料級供應商和健康養殖方案提供商。
實施海洋修復整治 建立海洋保護區
李傳強表示,煙臺市推進實施的藍色海灣項目等17個海洋整治修復工程年內全部開工,總投資14.9億元,擬修復岸線28.1公里。截止目前,牟平東部海岸帶綜合整治修復、小欽島海島綜合整治、北長山島半月灣東海岸整治修復等10個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修復項目已竣工。套子灣東部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到位資金7.69億元,8月開工建設,已支出4.54億元。
新增1處國家級海洋保護區,各類海洋保護區面積達到2572平方公里,占管轄海域面積的21%,保持全國領先。嚴格執行海洋生態紅線和生態補償制度,核準海洋工程項目13個,征收海洋生態補償費1865萬元,海洋生態紅線區保持40%、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保持42%。爭取圍填海計劃71.3公頃,其中落實煙臺港國際商品物流區圍填海計劃指標45.562公頃。在全省率先推行港長制,133處人工漁港、自然港灣和漁船停泊點均設立港長。龍口漁港、養馬島漁港被列為省級漁港經濟區試點,確保海洋生態環境保持穩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