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線濟南
2018-04-06 15:23:04
一家五代人
五十多年如一日,只做一件事
跨越半個世紀的堅守
他們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聽了他們的故事
無論是濟南人還是天南海北的中國人
無一例外不肅然起敬
今天是清明節
是祭奠親人緬懷先烈的神圣節日
而對于這一家人來說
每一天都是肅穆的“清明節”
他們的故事
需要我們格外記住
……
第一代守墓人
在濟南歷城區港溝街道神武村,村民劉延寶,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就是故事的主角之一。而所有的故事,還得從劉延寶的爺爺劉修芝說起。
劉延寶
歷史背景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華東人民解放軍執行1948年7月16日確定的“攻克濟南”的指示,在司令員許世友、政委譚震林、副司令員王建安指揮下進行濟南戰役。他們統一指揮14萬兵力的攻城集團,經8晝夜的激烈攻堅作戰,在徐州、青島之敵尚未來得及集結完畢以北援的情況下,全殲守敵10.4萬余人(包括起義一個軍2萬人),山東境內最大的內陸城市,也是南京與天津間最大城市的山東省省會濟南宣告解放。
劉延寶的爺爺劉修芝受委托與部隊官兵一起安葬了濟南戰役中犧牲的五名戰士。濟南戰役結束后,劉修芝劉延寶父子節衣縮食,花錢請人制作了5塊墓碑,刻上了介紹烈士事跡的碑文,并將碑立在5位烈士墓前。
劉延寶的爺爺還在墓地周圍栽種了松柏,希望烈士英魂像松柏一樣長青、永存。從此之后, 劉家立下了一條家規:
世世代代守護好烈士墓,讓五位烈士有人記得,讓五位烈士有人念想
第二代守墓人
1976年6月,守護烈士墓28年的劉修芝老人去世了。守護烈士墓的傳統就交給了劉修芝老人的兒子——劉振順!也就是劉延寶的父親。
1982年,國家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烈士墓所在的田地被分給了別人。為了保護墓地,劉延寶的父親劉振順不遺余力地找村里協商,最終通過努力,劉家用自己家的一塊良田換回了烈士墓地。
再后來,劉振順身患疾病,守護烈士墓的這份重任就傳到了劉延寶這第三代守墓人的身上。
第三代守墓人
遵照家規,劉延寶繼續守護烈士墓,三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一開始,劉延寶的妻子并不理解丈夫的做法,但劉延寶憑著堅定的信念最終打動了妻子,守護烈士墓的事也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在守護烈士墓的30多年中,有一件事讓劉延寶產生了新的想法,烈士墓墓碑上有一位烈士的名字——張忠孝,劉延寶心想,既然知道烈士的名字,為什么不憑著這唯一的線索,去尋找烈士張忠孝的家人呢?
2016年4月,在山東、浙江兩地政府和媒體的協助下,劉延寶找到了張忠孝的堂弟張方明。張方明夫妻倆來到神武村,見到堂哥張忠孝的墓碑,夫妻倆頓時熱淚盈眶。
據張方明夫妻講述,烈士張忠孝當兵時已經25歲,但當時并沒有結婚成家,戰役結束,張忠孝的父母也在臨終之際向家里人交代,一定要找到張忠孝的下落。最終,張方明取了張忠孝墓上的一點土,帶回了老家,權當是烈士落葉歸根了。
幾年前,劉延寶患病后行動不便,兒子劉增龍便承擔起繼續守護烈士墓的責任。而劉延寶的兒子劉增龍也將這種堅守帶給了他的兒子。
劉延寶一家幾代人守護烈士墓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他先后被評為歷城區道德模范,濟南市道德模范,山東省道德模范;并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提起這家人,村民們更是無一不豎起大拇指。
如今,烈士墓地也成為當地村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的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附近學校的師生們都會到烈士墓前,滿懷敬仰地聽著烈士們的英勇事跡,敬上鮮花,緬懷先烈。
劉延寶和家人告訴記者,他們希望,劉家五代人守護烈士墓的傳統繼續傳承下去,只為后人能夠永遠緬懷先烈,珍惜當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