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YMG
2018-10-29 08:52:10
一座小型垃圾壓縮站,讓垃圾清運不再伴隨臭味和污水;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讓生活垃圾從負擔變資源;一座公廁,帶給市民的除了方便還有愜意……剛剛過去的環衛工人節里,記者探訪煙臺環衛各項工作發現,垃圾清運逐漸邁向機械化,垃圾處理也實現資源利用,環衛帶給這座城市的除了整潔靚麗還有舒心便利。
187座小壓站遍布街頭
昨天(28日)上午,記者在芝罘區桃花街上看到,一座小型垃圾壓縮站已經建成投用。生活垃圾扔進這里后,可以就地壓縮處理,全程沒有臭味和污水。
2000年,煙臺對婁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就地建設生活垃圾轉運站。2007年始,推行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市環衛處業務科工作人員薛莎莎介紹,垃圾清運工作兩次變革,始終未解決的就是垃圾清運過程中存在跑、冒、滴、漏等二次污染問題。2010年,市區引進首座小型生活垃圾收集壓縮站。2016年6月,組織全市環衛部門改革生活垃圾收運方式,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密閉收運、清潔作業,建設高效、環保、密閉的收運系統,解決傳統生活垃圾清運二次污染等問題。目前,全市已建成小型生活垃圾收集壓縮站187座。
城市變靚,鄉村變美。2007年5月,萊山區在全省率先推行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2008年11月,山東省首次城鄉環境衛生工作會議在煙臺召開,煙臺環境衛生城鄉一體化管理做法向全省推廣。2015年,全市15個縣市區實現環境衛生一體化管理全覆蓋,通過省檢查驗收。“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建設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站109座,建立了148個鄉鎮環境衛生管理機構,成立了2.09萬多人組成的村居保潔隊伍,建成了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鎮運輸、區轉運、市(縣)處理的新格局。”工作人員介紹說。
2020年8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
在位于開發區的生活垃圾處理廠內,生活垃圾經過處理后進入爐膛內進行焚燒發電。生活垃圾從城市負擔變成可用資源,記者從市環衛處了解到,2020年全市焚燒處理能力將達到6650噸/日,全市城鄉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將超過80%。
2014年9月,煙臺首座引入社會資本建設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試運行,開始了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該項目投資4.31億元,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目前,煙臺市共引進社會資本18.54億元,建成中節能(潤達)、蓬萊、牟平、萊陽、招遠5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龍口、長島將生活垃圾運往蓬萊市進行處理,共享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海陽、棲霞、萊州和市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升級改造等4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將于2020年建成運行。
另外,采用BOT模式,投資1.2億元建設的餐廚垃圾處理工程,設計日處理能力200噸。
590座公廁更加智能化
自動沖水還能除臭,遍布城市街頭的公廁正在邁向現代化、智能化。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區共有公廁590座(含商業網點附屬面向公眾開放的384個衛生間),縣市城市管理部門管理公廁225座。
王玲玲告訴記者,2003至2012年底,市區兩級新建固定和移動公廁133座,公廁的增加數量超過建國時至本世紀初市區建設的總和。自2012年以來,煙臺實行“市級統籌、區級為主、以獎代補”的公廁建設方式,升級改造公廁127座,新增公廁63座。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市區主次干道保潔面積70萬平方米。2018年增至3127萬平方米。2011年至2012年,萊山區、芝罘區開展道路保潔市場化運作試點。2014年5月,全市推廣道路保潔市場化運作、精細化管理的做法。目前,市區主次道路保潔全部實現了市場化運作,機械化清掃率、灑水率(不含人行道)達到了97.7%;縣市建成區主次道路面積2.557萬平方米,機械化清掃率90.7%,市場化運作率51%;鄉鎮、村居保潔市場化運作率達到60%以上。(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李尚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