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19-02-14 07:10:02
去年濟南成功晉級“全球二線大城市”引發各界熱切關注,今年又迎來區劃調整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加上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先試等一系列機遇、政策的疊加,城市發展積蓄了更大動力,也給社會各界帶來新期待。提高省會國際人才容納能力,優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培植優勢產業集群……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昨日開幕,不少省政協委員圍繞“做大做強省會城市”,從人才引進、產業發展、營商環境、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提建議、獻良策。
優化企業引才扶持政策
提升人才容納能力
省政協常委、民建山東省委專職副主委李旭茂對省會濟南的發展十分關注。他注意到,近年來濟南在引才聚才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通過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用才留才成效顯著,但在外籍人才留魯、留濟所需的各類基礎保障措施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在對部分引進國際高端人才的駐濟高新技術企業調研中,他發現,因醫院沒有國際門診導致有的外籍人才無法順利就醫;因缺乏高水平國際幼兒園,有的外籍人才無法常駐濟南工作;因缺少國際社區,有的外籍人才因語言不通、習慣不同等因素導致生活不便。
“對外籍人才在醫療、科研、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基礎保障,當地企業在開展國際化招才引智中才會有較強的競爭力。”他建議,在出臺重大人才引進政策的同時,著力加強省會城市國際化配套設施建設,加大對企業等引才主體的扶持和補貼力度,多措并舉提升城市國際人才容納能力,真正讓外籍人才放心來、安心住。在此基礎上,逐步將省會濟南打造成為我省國際化人才保障建設的典型城市,為全省面向全球高端人才開展國際化招才引智工作、實現人才興魯,為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供支撐。
具體來說,就是著眼于長期條件改善,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比如,醫療方面建議在知名醫院或其他具備條件的醫院開設國際門診及綠色通道等。居住及教育方面,在市內合理區位建設國際社區,配建國際學校、幼兒園、社區文化休閑娛樂等綜合配套設施,滿足外籍人才基本生活需求。另外,著眼解決當前企業引才面臨的實際保障困難,建議借鑒其他省市經驗做法,除補貼人才個人外,同時給予引進高端國際人才的企業一定的專項扶持。
直面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
培植地標性產業集群
產業競爭力是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方面,而產業競爭力又體現為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國內外發達國家和地區均有各自地標性產業集群。“推動濟南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前列,需要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地標性產業集群。”省政協委員、省自主創新促進中心主任李新峰認為,當前城市雙招雙引力度空前,優化營商環境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也十分務實,借助省會優勢、抓住區劃調整的重大機遇,濟南應當借勢做大做強濟南特色的優勢產業。
李新峰認為,城市在引進高端優勢企業、項目的同時,也應當注重甄別好、培植好、發展好既有企業和項目,保護好傳統產業優勢,讓外來企業與本地企業一起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他坦言,濟南有著良好的制造業基礎,比如汽車產業資源比較豐富,有關方面也為壯大發展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作出過很大努力,如果能夠加強扶持引導、精心培育市場土壤,相信類似產業也會成為助推濟南發展的特色品牌。另外,雖然濟南有齊魯制藥、浪潮、重汽等幾大重量級企業,也著力推動十大千億級產業發展,但放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中看,還面臨很多挑戰與壓力,這就需要濟南繼續增強直面問題的勇氣和力度,形成城市對企業家、高端人才的集聚優勢,讓好政策的落地、好環境的營造更有力度。
提高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必須加快技術創新步伐,依靠高層次人才帶動優質產業項目的落地見效,逐步實現由松散型集群向戰略聯盟型集群的轉變,由行業交錯型向上下游延伸配套型集群的轉變。在李新峰看來,濟南有著良好的科教資源,應當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做大做強高校、科研院所,為產業發展提供足夠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同時,還應當發揮好骨干企業“頭雁”引領的作用,以項目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鏈促集群形成,打造高質量產業集群“雁陣”。
整合資源組建“聯營體”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去年以來,圍繞新舊動能轉換,省政協常委、積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嚴中華多次赴廣州、深圳等先進城市參與省政協的重點調研。“濟南作為山東確立的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三核’之一,擔負著先行先試、為全省乃至全國新舊動能轉換闖出一條路的重大責任。”嚴中華說,作為創業在濟南、創新在濟南的產學研界人士,他與濟南有著同舟共濟、同心共贏的深厚情誼,十分愿意參與到新舊動能轉換的事業中來。
新舊動能轉換浪潮中,“一步領先”就可能“一路領先”。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迫切需要項目的“試點”或“示范”落地,迫切需要激發各主體“爭先敢試”積極性。“‘新需求’的創造和引領非常重要。”嚴中華建議,進一步加強決策力度、大膽創新機制流程、放大扶持政策,積極支持鼓勵濟南市高新技術企業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引導和推動客戶方、產品方、運營方、資金方等以組建“聯營體”的方式先行先試。通過責權利有機捆綁分擔風險,降低“爭先敢試”的風險,在探索試點、試錯糾錯中獲得具有領先性、競爭力的新動能。
濟南目前擁有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優勢產業,擁有高新區、濟南綜合保稅區、濟南新材料產業園、中央商務區等諸多產業發展載體。對此,嚴中華建議,政府加強規劃引領、政策扶持和環境改善,積極推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深化產學研合作,發揮優勢行業和骨干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圍繞優勢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拉長產業鏈,補強創新鏈,提升價值鏈,集中優勢力量打造重大項目,通過項目帶動產業集聚發展;倡導“聯合體”方式的招投標機制,鼓勵本地企業與外地先進企業以聯合體方式參與本地重大項目招投標,帶動本地產業集聚發展和升級,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好政策關鍵在落實,濟南出臺了很多利好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基層干部群眾落實政策的主動性,才能真正讓好政策見實效。”嚴中華說,為做大做強省會城市,濟南全市上下作出了積極努力,過去一年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起勢,相信新的一年通過狠抓落實會邁上新臺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