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9-06-30 10:53:06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座談會上強調:“西藏工作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大局。”2016年,山東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進駐日喀則以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邊穩藏方略,在教育、醫療、扶貧、文化旅游、人才、技術等領域,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改進方式方法,加強研究和交流合作,努力把對口支援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為展現三年來山東第八批援藏工作組取得的成績,推動援藏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今天起本報分兩期推出相關報道,敬請關注。
6月的青藏高原萬物葳蕤。日喀則市白朗縣巴扎鄉彭倉村的一座座溫室大棚里,西瓜、黃瓜、西紅柿等果蔬爭相成熟上市,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1998年,這里是山東援藏干部把高效溫室蔬菜引入高原的第一站。
72歲的彭倉村老支書邊巴頓珠感慨,“以前我們只吃糌粑、牛羊肉。現在,村民不僅吃上了自家種的菜,還靠種菜脫了貧致了富。”
2011年,彭倉村人均收入突破萬元,成為白朗縣第一個靠種菜致富的“萬元村”。如今,從彭倉村發芽的蔬菜產業已經遍布整個白朗縣。20載砥礪奮進,白朗蔬菜產業在產業化、市場化、規模化上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西藏最重要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
2018年10月,白朗正式脫貧摘帽。種菜讓白朗人告別了苦日子,過上了好日子。這是山東援藏干部20多年來“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的生動注腳。
深耕產業援藏
——受援地“造血”能力增強
宗吉,土生土長的白朗人。
與很多當地婦女一樣,帶孩子、種地是她的主要工作。種地是全家的唯一收入來源。之前,一年下來全家收入僅有一萬元錢。
2018年,宗吉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初見宗吉,她正在白朗縣萬畝蔬菜生產基地的一個西瓜大棚里修剪西瓜秧。“你看這個西瓜秧,上面長了四個西瓜,再長太多就要摘掉。叉子太多,西瓜營養跟不上。”宗吉說起話來有些靦腆,但講起西瓜管理卻很認真。
一年前,宗吉剛到蔬菜生產基地時,從未見過西瓜秧長什么樣,更不知道該怎么管理。
“我們從吊蔓開始,一點點教,藏族同胞有些不識字,10天到半個月才能把整個工作流程學下來。”中農圣域蔬菜產業集團技術員張振華目前帶了20多個工人,其中有15個藏族工人,5個內地工人。
“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從內地帶過來的經驗,毫不保留地教給他們。我們走了以后,讓他們自己能管理,自己能把菜種出來。”張振華說。
現在,宗吉已經成為一名技術嫻熟的工人。她的丈夫也在蔬菜基地打工,每人每月能拿5000元工資,一年兩口子就能掙12萬元。宗吉說:“在自己家門口就把錢掙了,比出去打工強太多了。”
通過發展產業的方式助力精準脫貧,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是山東援藏的鮮明特色。山東第八批援藏工作組進駐日喀則以來,三年時間共投入援藏資金11.1億元,其中3.2億元用在推進產業發展上,實施了105個重點項目,先后打造了光伏農業、蔬菜大棚、生態林業、特色小鎮、文化旅游等一大批援藏品牌產業亮點。
做好民生援藏
——群眾需求在哪工作重心就在哪
南木林縣卡孜鄉完小學地處偏遠,群山環繞,交通不便。為了方便教學,老師都要住在學校。
“原來,學校有教職工40人,教職工宿舍只有22間,而且都是一間間低矮的平房,沒有廚房,也沒有獨立衛生間。”校長尼瑪旦增表示,教師住房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師資的流失。
藏語老師普布普尺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帶獨立衛生間的房子。2018年10月,普布普尺如愿搬進了濰坊援藏工作組援建的教職工宿舍。
一座嶄新的教職工宿舍樓,十八套教職工宿舍,“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戶型,每個宿舍有獨立衛生間,干凈敞亮。“生活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非常感謝山東援藏干部,以后會更加安心地教書教學。”普布普尺表示。
不僅如此,卡孜鄉完小學冬天只能靠燒牛糞取暖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由援藏工作組援建的取暖設備已經在南木林縣多所學校投入使用。
民生連著民心。第八批援藏干部總領隊馮繼康說:“當地群眾的需求在哪里,援藏工作的重心和著力點就應當用在哪里。”
補上教育這個“短板”,摘掉缺醫少藥的“帽子”,筑牢社會保障“安全網”。截至2018年底,山東在民生領域投入資金79080萬元,實施項目96個。脫貧攻堅方面投入資金78053萬元,實施項目92個,實現脫貧人口29407人,累計受益群眾10萬余戶。
架起連心橋梁
——魯藏交流交往日益密切
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珠峰人才”稱號、享受政府津貼……獲得這些榮譽的是一位地道的山東農民,他被日喀則當地人親切地稱為老張。
“他徒弟太多了,估計日喀則種菜的,多數是他的徒弟。”認識老張的人七嘴八舌地說著。一個山東人能在高原待19年,誰都把他當自己人。
老張名叫張際明,來自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2000年,老張跟著援藏工作組以技術員的身份來到西藏培訓當地農民,見證了白朗蔬菜產業的發展。
從發展特色農業到規模化、現代化綠色農業,從傳統種養到發展特色旅游,山東援藏在與受援地不斷互動中,對口援建的質量在提升,內容在豐富,領域在拓寬,為受援地發展注入了內生動力。
5月18日,西藏南木林高原海棠節在南木林縣米如村開幕,這是南木林縣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大型活動。除去中國曲藝家協會以及南木林特色文藝表演之外,濰坊風箏也飛上雪域高原。
“以舉辦高原海棠節為契機,把內地企業請進來,吸引外商投資,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魯藏兩地交流交往交融。”濰坊市援藏干部李曉華說。
文化、旅游、教育、人員等方面的交流,不斷深化魯藏人民間的友誼。珠峰文化旅游節,“吉祥日喀則”專場演出、珠峰風情博覽會、“西藏文化齊魯行”“藏漢情齊魯行”等系列活動的舉辦,神秘西藏走進山東,山東游客了解西藏,文化交流讓魯藏人民更加熟悉。
日喀則政府代表團赴山東開展招商引資系列推介活動,山東企業家赴日喀則考察洽談合作,兩地之間經濟和合作越發密切。如今,通過援藏干部牽線,越來越多的山東企業愿意投資日喀則,扎根日喀則。(新銳大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