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1-02-02 09:49:02
原標題:青島李滄奮筆答好共享發展“民生卷”
來源:大眾日報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閑觀光、健身活動的地點,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島市李滄區上流佳苑社區,與市民緊緊握手,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了解基層黨建工作。
回眸“十三五”,在建設宜業宜居宜身宜心的創新型花園式中心城區奮進路上,李滄區牢記總書記囑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做細做實民生工作,從就業、教育、醫療、文化和社會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抓好辦好民生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努力讓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便利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站在新起點上,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李滄區將始終情牽百姓所盼、心系民生改善,緊緊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發展、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等問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穩定保持在70%以上,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上蹚出新路,奮筆答好共享發展“民生卷”。
勞有所得:
就業優先,筑牢民生基石
就業是最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李滄區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改善民生頭等大事,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創新就業工作體制機制,著力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就業。
據悉,李滄區連續9年將就業工作列入區政府實事,將去產能分流職工、高校畢業生、大齡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納入精準服務范圍,搭建起獨具李滄特色的“跟進式”公共就業幫扶體系,“十三五”期間累計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1萬人,全區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較“十二五”同比增長107%,全區就業總量和就業質量實現雙提升,在全市就業創業目標考核中連續5年被評為優秀等次。
就業穩則收入穩,收入穩則民生安。“十三五”期間,聚焦一個“穩”字,李滄千方百計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牢牢守住就業基本盤,讓老百姓把“飯碗”端得更牢。李滄區人社局建立人社服務專員制度,創新搭建人社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利用大數據智能匹配,變“人找政策、人找崗位”為“政策找人、崗位找人”,有效提升惠企、惠民、惠才的速度和精度,通過線上線下共同發力,構建起橫到邊、縱到底、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閉環式人社服務體系,暢通人社服務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2016年以來,實施創業燈塔工程,構建起運營管理市場化、公共服務精細化、跟蹤服務全程化的創業孵化體系。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創業融資幫扶力度,扶持15953人創業。實施人才培養系統工程,成功推薦申報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省聘任院士、齊魯首席技師等40余人,累計引進各類人才4.9萬人。下一步,李滄區將繼續多措并舉促進和擴大就業,新增城鎮就業2.1萬人,組織各類補貼性技能培訓4000人次。升級打造就業創業廣場,建立政府主導、社會運作、多方參與的就業創業服務新模式。
學有優教:
好學校好校長好老師好課堂齊發力
在加快建設宜業宜居宜身宜心的創新型花園式中心城區新征程中,李滄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教育這項“第一民生工程”,從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教育設施建設、優化教育結構、增強教育發展活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入手,好學校、好校長、好老師、好課堂齊發力,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從老校建筑面積不到7000平方米,到新校27319平方米的寬敞校舍;從老校18班設計規模到新校36個教學班;從老校最多900名學生在校,到如今可容納1800名學生就讀,600人報告廳、室內體育場、智能物理實驗室、VR教室和機器人編程實驗室等功能處室齊全……當原址重建的李滄區實驗初中(原64中)重新回到市民視野中時,教育承載能力升級翻倍的新學校讓李滄家長孫青驚喜不已。“環境好了,孩子念書高興,老師教得舒心,家長更放心。”
2016年以來,李滄區新建成并啟用的中小學和幼兒園達27所,新增學位2.6萬個,學校建設數量、規模、品質均在全市前列;新增學校和幼兒園建筑面積36.1萬余平方米。同時,加快推進總投資達百億元的30所學校和幼兒園建設,建成后將新增建筑面積近88萬平方米,新增學位2.7萬個,教育承載能力達到新高度。
李滄區還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青島二中院士港分校2020年秋季已招生,青島實驗初中李滄分校建設工程推進順利。同時,堅定不移提升教育品質,依托青島國際院士港,深入開展“一校一院士,牽手伴成長”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實施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選派中學和小學干部教師掛職交流,面向全國優秀學校“尋標對標”學習,教學質量和中考成績不斷提升,普高達線率位于全市第一梯隊。
老有頤養:
呵護最美“夕陽紅”
“現在社區助老餐點不僅能提供可口的飯菜,還能送飯上門,對我們來說真是方便又溫馨。”新年伊始,李滄區李村街道少山路社區95周歲的居民張淑芳在家中吃到了助老餐點工作人員送上門的飯菜。這一餐有炸魚、紅燒鴨塊、炒茭瓜和蒜苗炒雞蛋,還有饅頭、米飯、粥和煮玉米,老人的兒子李言閣十分高興。
李滄區采取“中心廚房+助老餐點”模式,對社區助老食堂實施規模化、連鎖化、標準化運營,在全區63處助老餐點中探索實施“中心廚房+助老餐點”服務模式,依托青島國際院士港大酒店集中配餐的形式,來降低運營成本,保障老人家門口吃到放心餐。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著眼于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李滄構建了更加優質均等的養老服務體系,著力推動養老服務由“保基本”向“普惠化”轉型,獲得“山東省社區治理暨養老服務創新實驗區”等榮譽。“十三五”期間,不斷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老有頤養”呵護最美“夕陽紅”。目前,李滄區共有養老機構38家,其中嵌入式養老6家,養老床位4957張,李滄戶籍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服務床位達到55張,全區醫養結合型床位比例達到83.05%。
病有良醫:
給群眾穩穩的“醫”靠
“手術花了約7000元,醫保報銷后原本需要個人承擔1420元,經過李滄區‘白內障康復手術救助’補貼1200元后,自己只花了220元錢,出院時直接辦理補貼結算,既省錢又方便!”家住李滄區興華路街道的孫大爺受白內障困擾,手術前右眼視力只有0.2,經青島眼科醫院北部院區進行白內障康復手術后視力恢復到了1.0。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群眾的期盼,更是檢驗美好生活的重要標尺。以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李滄區著力全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夯實全民健康基石,筑牢衛生應急第一道防線,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取得顯著進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服務質量穩步提升,人人共享“健康紅利”。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十三五”期間,李滄區建成覆蓋11個街道的60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其中全國百強社區服務中心1家,全國優質社區服務中心3家;60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市立醫院、海慈醫院、八醫、三醫等市級醫院建設醫聯體;組建165支“3+X+1”特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簽約服務22萬人……一份份亮眼的健康“答卷”,恰是群眾穩穩的“醫”靠。
破解“看病難”,關鍵要強基層。2021年,李滄區將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完善居民健康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形成三級醫院“頂天”、基層醫療集團“立地”的醫療衛生服務新格局,讓市民少得病、少跑腿、少住院、少花錢。推進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家庭醫生簽約工作開展。積極落實醫療惠民政策,免費為老年人健康查體5萬人次,建立從居家、社區到專業機構相銜接的長期照護模式。
住有宜居:
力促城市品質提質升級
從景色宜人的百果山山脈,到詩畫一樣的膠州灣;從群賢畢至的青島國際院士港,到逶迤永續的李村河,李滄區以深厚為民情懷把民生工作做細做實做好,宜業宜居宜身宜心的創新型花園式中心城區更加名副其實。
城市管理,最是于細微處見功夫、見態度。李滄區高水平推進建設管理,完善城區功能,提升城區品位,增強城區魅力,打造美麗李滄新畫卷,讓每一幅“繡出”的作品盡善盡美,讓群眾居住更暖心、出行更順心、生活更舒心。
圍繞城市品質提質升級,李滄區25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試點工作順利完成并通過國家三部委考核驗收,在14個試點城市中榮獲第2名的優異成績。共完成老舊小區改造98個,惠及居民6.3萬戶。建成山頭公園11座、口袋公園41處。治理河道24公里,新增綠化230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節能保暖改造約75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0.5萬戶。為果園路小區等老舊小區加裝電梯65部,切實解決老年人上下樓難題。5年來共破解歷史遺留不動產權證辦理難題6.2萬戶,得到居民廣泛好評。
下一步,李滄區將繼續秉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理念,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環境品質,塑造城市風貌。緊緊圍繞“城區功能品質新提升、生態修復力度新提升、人民幸福指數新提升、物業管理水平新提升、安全穩定能力新提升”目標任務,聚焦院士港建設發展需要、聚焦城市功能品質提升短板、聚焦城市生態修復弱項、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急切的難題,精雕細琢,以“繡花”功夫做好轄區城市管理各項工作,讓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街更凈、路更暢、城更亮、人更美,實現從生態景觀到主次干道、從老舊小區到背街小巷,市容環境越來越整潔有序,城市品質和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文香沁脾:
公共文化服務觸角延伸到“家門口”
前段時間,在百果山腳下,不少市民身臨其境地體驗了一場經典的法蘭西藝術巡禮。10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的百余件作品,齊聚法蘭西藝術院(中國)創作基地。展覽作品主題多樣、形式豐富,具有超越時代的探索性,展示了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對于生命與情感、內容與形式、寫實與抽象、人與自然、西方與東方等諸多文化問題的多元審美觀念。
李滄區致力于打造有溫度的城市文化新格局,讓先進文化融入城市肌體,不斷提升著這座城區的“精氣神”。通過不斷完善文化設施布局,高端文化設施漸成蔥蘢之勢,基層文化設施服務網絡逐漸密織,基本建成“十分鐘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可延伸至居民“家門口”。
文藝精品作為時代的文明標識和藝術豐碑,是推動文化強區的重要支撐,李滄區不斷發展繁榮文藝精品創作,深化群眾文化品牌打造。“小小志愿者送文化走基層”公益演出被文化部評為2017年文化志愿服務典型案例、2017—2018年度山東省文化志愿服務項目;“戲曲月”惠民演出被評為2018—2019山東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動項目;原創呂劇小戲《回家過年》入選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山東省鄉村題材優秀文藝作品網絡展播作品;原創呂劇小戲《賣房》入選2020山東省群眾藝術優秀新創作品;小品《家》獲得第十一屆山東文化藝術節群眾藝術新創作品優秀獎、決勝2020——齊魯故事會第七屆山東小品(曲藝)新作展演一等獎、山東省小品(曲藝)新作展演最佳表演獎……
李滄區還致力于公共文化設施提檔升級。“十三五”期間,李滄區兩處區級公共圖書館相繼建成使用,為國家一級圖書館,現總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李滄區文化館是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國家一級館,2016年10月遷至新址,建筑面積6800平方米。
2021年,李滄區將繼續辦好文化實事,保障社區居民公共文化服務權益。深入實施文旅惠民工程,講好李滄故事,舉辦各類活動1200場次。組織開展群文大舞臺、優秀電影進社區、兒童劇進基層、社區文化節、小小志愿者走基層、百場國學經典、尼山書院文化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動,高效完成圖書配送任務。突出節慶品牌活動,將李滄之春、群文大舞臺、青島夠級文化節、社區文化節、曲月等品牌活動貫穿全年四季,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文化特色。打造法蘭西院士基地特色文旅聚集地,激活李滄時尚基因,深化文旅融合,滿足居民與游客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需求。
①美麗李滄新畫卷
②好學校、好校長、好老師、好課堂齊發力
③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
④“見證不朽”—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展
⑤幸福宜居新典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