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1-03-11 06:32:03
原標題:青島日報聚焦 | 工業互聯網:全國兩會“熱詞”,各地競相“逐鹿”
來源:青島日報
工業互聯網:全國兩會“熱詞”,各地競相“逐鹿”
如何更好地賦能產業,工業大數據的盤活和中小企業的“觸網”“用網”或許是兩個關鍵鏈條
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工業互聯網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再次成為熱點話題之一。
從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算起,工業互聯網已連續第4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經過過去幾年的起步期發展后,工業互聯網對制造業的提升帶動作用已經初步顯現。“十四五”期間,面臨競爭日益膠著的全球產業競爭,已經進入快速成長期的工業互聯網將對我國產業升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面對工業互聯網如何進一步賦能產業,加快由淺入深、由點及面,全國上下都在全力探索。
城市和企業的核心發展課題
近年來,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傳統制造業能級,已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共識。中國要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產業數字化是必由之路。尤其是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抓住了機遇窗口期,“中國制造”便能事半功倍。
全國兩會上亮相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要“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
這些提法的內在邏輯都是通過數字賦能,提高生產效率,推動中國制造加速向中高端邁進。而工業互聯網,恰恰是實現這些的重要支撐。
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工業互聯網通過對人、機、物全面連接,變革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
過去幾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新模式新業態創新活躍,產業生態不斷壯大,各地方、產業各界共識不斷凝聚,積極性不斷提升,在石油、石化、鋼鐵、電子、業的應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
數據顯示,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和數字化改造,可以提升8%到13%的利潤率,“燈塔工廠”的提升效果更為明顯,運營指標平均提升了50%-60%。
疫情讓更多人看到工業互聯網的價值。以卡奧斯平臺為例,48小時上線了醫療物資供需平臺匯聚醫療物資;又迅速升級為企業復工增產服務平臺;3天為山西侯馬從無到有搭建口罩生產基地;3天讓牛仔服裝企業山東海思堡集團完成防護服轉產……工業互聯網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的作用,也將助力未來中國快速解決“卡脖子”技術、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鏈體系。
不只國家層面,工業互聯網也成為城市和企業的未來發展的核心課題之一。
通過梳理可以發現,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政府不把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數字經濟產業等寫進當地“十四五”規劃。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余紅藝表示,寧波要實施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利用數字技術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賦能傳統產業,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通過打造工業互聯網領軍城市帶動產業發展。
來自生物醫藥、工程機械、物流等行業的代表委員都對工業互聯網發展十分關注,并對加快利用工業互聯網實現產業升級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翔宇藥業董事長林凡儒就建議借助工業互聯網,對中藥材種植、中藥生產以及流通全鏈條進行變革,提升產品質量,構建智能產業生態系統。
盤活工業數據,普及新模式新業態
過去幾年的起步期,很多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感受僅僅是工廠生產效率的提升。但進入快速成長期,企業將通過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新模式新業態享受到更多轉型升級的紅利。
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要實現新模式、新業態的大范圍推廣。屆時,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應用普及率要達到30%。面向垂直細分行業,形成100個左右新模式應用試點示范,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和應用場景,實現在200家以上工業企業復制推廣。
酷特智能建立了全國首個服裝行業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工業互聯網平臺。
盤活工業數據,就變得尤為重要。沒有工業大數據的互聯互通和價值挖掘,一切個性化服務和智能化的協同都無從談起。人們熟悉的酷特智能C2M模式能夠建立,依靠的就是多年來積累的服裝版型數據。
而《行動計劃》也明確提出,要實施數據匯聚賦能行動。數據要素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兩會現場,如何更好挖掘、利用工業大數據也成為不少代表委員談論的焦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工業大數據已被世界各個國家高度關注,我國工業門類最為齊全,工業數據也非常豐富。要更好挖掘數據價值,首先要解決數據匯聚難問題。基于此,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承接了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的工作,將通過發揮數據的價值,為政府提供工業經濟運行預測、產業鏈安全可控運行監測以及為中小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等。
促進數據流動,推動平臺間數據互聯互通是充分發揮工業大數據價值的重要環節,通過建立標準機制,推動平臺間數據字典互認,建設統一的工業數據、算法模型、微服務等調用接口。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工業大學教授楊善林建議,聚焦工業互聯網新型網絡基礎設施的特點,系統梳理相關標準制定情況,進一步明確缺失和亟須制定標準,提出標準制定路線圖,重點推進網絡、數據、平臺和安全的標準化體系建設。
“擁抱”中小企業,平臺將迎爆發式發展
中小企業是中國制造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快它們“觸網”“用網”的步伐,提升市場競爭力,才能真正實現產業能級的躍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三年行動計劃也將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列為重要任務之一。提出支持大型企業引領推廣、中小企業廣泛應用的融通發展模式,鼓勵領先企業推廣供應鏈體系和網絡化組織平臺,打造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帶動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能力提升和訂單、產能、資源等共享。
在業內專家看來,基礎薄弱、資金缺乏是制約中小企業升級改造的主因。而作為中小企業擁抱工業互聯網的一條“捷徑”,工業互聯網平臺未來幾年將進入爆發式增長期。雙跨平臺、行業垂直平臺、專業平臺,百舸爭流共同為產業轉型升級賦能。從兩會上企業家代表委員發言中,就能略窺一二。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表示,能吸引中小企業的好平臺一定是具有工業思維的。平臺企業要在工業機理模型、工業App、工業軟件,以及給上平臺企業分布式建立數據管理中心方面發力。作為與GE和西門子平臺比肩的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先行者,卡奧斯將從兩個方面發力,一是做深做透垂直行業,完全開源,把垂直行業從上游到下游貫通,所有企業都可以參與共建平臺,共建垂直領域;二是做大產業示范園區,集聚產業鏈。
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表示,傳化正在打造服務產業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用數字技術來整合生產、物流、金融、基礎設施等要素,幫助制造企業提升效率和價值,目前已經服務了20多萬家制造企業。今年1月,傳化集團與吉利集團聯手,推動共建汽車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布局新能源運力裝備及整車服務網絡。
中小企業“觸網”“用網”也離不開專業人才支撐。
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當前我國互聯網科技人才多集中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缺乏既懂互聯網又懂工業制造、工藝和產品的專家人才,只有少數制造龍頭企業能針對業務場景進行專門的投入和“原生”人才培育。
人社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智能制造領域人才缺口為300萬人,到2025年缺口預計達到450萬人,加快相關人才培養尤為緊迫。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華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霞建議,希望能從國家層面增設數字化課程,推動高校、企業建立數字化培訓體系,打造不同層級的數字化人才隊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孫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