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2021-04-17 15:36:04
原標題:企業創新成果首超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今年山東科技獎勵“主角”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4月16日上午,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召開。會上,宣讀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共授予273個項目(人選)省科學技術獎勵,其中,省科學技術最高獎2人,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譚旭光。從今年授獎項目(人選)看,超七成項目與“十強”產業密切相關,企業創新成果達98項,首次超過高校、科研院所,成為山東科技獎勵的“主角”。
除了省科學技術最高獎,2020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三等獎分別為31項、117項、121項;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人。
仔細分析授獎項目,山東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多點開花”。授獎的31項一等獎成果,既有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封鎖,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產業集群,也有面向山東省產業轉型升級,突破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多項成果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彰顯山東科技創新硬實力,為沖擊國家科技獎做好了成果儲備。如萬華集團打破了國外對我國長達70年的技術封鎖,建成了世界上品種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ADI特色產業集群,已實現銷售收入125億元、利稅54億元,產品市場份額位居國內第一位、全球第二位。
從獲獎項目看,山東產業技術創新不斷突破,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超七成項目與“十強”產業密切相關,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現代高效農業、高端化工、生物醫藥六大領域表現出較強的創新實力,獲獎成果持續保持領先,總占比達到61%,為山東省產業升級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從創新主體來看,企業與高校院所分工協作、優勢互補,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高校、科研院所在新思想、新技術、新發明的孕育和涌現中發揮著主要策源角色,牽頭獲獎90項。企業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精準對接等方面作用顯著,創新能力明顯提高,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98項,首次超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創新成果成為科技獎勵舞臺“主角”。
從地域來看,濟青煙“三核”科技引領作用顯著,與省外合作創新表現突出。60%以上獲獎成果來自濟南、青島和煙臺,“三核”創新引領作用顯著。獲得省科學技術獎的670家完成單位中,有202家省外單位參與,占比達到30%,其中山東省與北京、上海、江蘇三地的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合作最多。
從科研團隊成員年齡看,科研團隊老中青結合,兼具經驗傳承和創新活力。獲獎成果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齡42歲,科研主力以40—45歲居多,占全部獲獎人的70%以上。2020年度共有58個獲獎項目的第一完成人為“80后”,其中最年輕的一等獎第一完成人是山東天岳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級工程師高超,年僅33歲,是歷年所有第一完成人中最年輕的。
18年來山東科技獎最高獎都頒給了誰?
2002年:中科院海洋所曾呈奎院士;山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蔣民華院士
2003年:山東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彭實戈教授
2004年:中國海洋大學管華詩院士;中石化勝利油田管理局鉆井院顧心懌院士
2005年;我國貝類增養殖學研究的學術帶頭人張福綏院士
2006年:國家玉米工程技術中心(山東)主任李登海;中國水產科研院黃海所所長唐啟升院士
2007年:山東省眼科研究所所長謝立信院士;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院長凌沛學
2008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主任張運院士;魯南制藥藥物研究院院長兼總工程師趙志全
2009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侯保榮院士;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丁建生
2010年: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恩東
2011年:空缺
2012年:山東大學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林博士;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趙振東研究員
2013年:山東省立醫院內分泌專家趙家軍教授
2014年:山東省科學院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海洋環境監測技術專家,國家海洋監測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建者王軍成
2015年:山東大學巖土與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術才;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子江
2016年:中科院海洋所胡敦欣研究員、院士
2017年:海軍航空大學(煙臺)何友教授、院士: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史偉云教授
2018年: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吳立新院士
2019年:山東省農科院院長、研究員萬書波
(來源:濟南時報·新時報 記者:黃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