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2021-06-03 09:42:06
原標題:理上網來丨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如何打造山東模式?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和修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下游的黃河三角洲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要做好保護工作,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
保護黃河三角洲濕地,既是山東“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全流域生態保護的重要節點
濕地在抵御洪水、涵養水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被譽為“地球之腎”。
黃河流域濕地面積為392.92萬公頃,濕地率為4.88%。
山東省黃河流域濕地重點分布于下游的黃河三角洲(包括東營、濱州)和泰安東平湖濕地等,占黃河流域濕地面積的4.4%,但濕地率是黃河流域平均濕地率的2.57倍。其中,黃河三角洲濕地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重要節點,在黃河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來,山東省堅決落實“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要求,把生態保護作為重要任務,建設黃河下游綠色生態走廊,構建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格局,為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作出了“山東實踐”。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修復、水環境、植被覆蓋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就。
魯豫“對賭”之外,還需更多跨區域合作
在沿黃九省(區)區域聯動、黃河三角洲水資源與濕地退化等方面,山東省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區域協調聯動機制有待深入。生態保護不是某段區域,而是整個區域或流域的問題。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與修復同樣依賴省內與省外聯動。
省內黃河管理體制機制淤堵,職能、權限錯綜交叉,“九龍治水”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整個黃河流域九省(區)協同聯動機制還在起步階段,未取得深入進展。盡管近日山東、河南兩省簽訂了黃河流域省級橫向生態補償協議,但還需要在更多方面,更進一步的跨區域合作,比如水資源補償、生態產業協作等。
濕地水資源緊缺,黃河三角洲面臨濕地退化的風險。
黃河三角洲濕地水資源緊缺的原因,一是黃河屬于資源性缺水河流,水資源開發卻持續增大。黃河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3%。20世紀50年代,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19%,目前已高達79%,遠超國際規定的40%,用水需求量大大超過黃河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且水資源開發持續增大。
二是引黃供水能力下降。河口鎮以上地區的來水量以及河口鎮與三門峽的來沙量年際變化大,特別是小浪底水庫運行之后,清水下泄,泥沙含量大幅減少,同時河床沖刷下切,河槽變深,導致黃河三角洲水資源緊張,濕地面臨退化的危險。
三是水資源利用率較低。農業用水是山東引黃供水的主要用途,然而由于農業引黃灌溉配套設施、灌溉技術落后,農業節水灌溉效益大打折扣。
合理分水、科學節水、管住用水
濕地生態系統有其獨特性、重要性和整體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載體和主陣地之一。應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完善立法,深化合作,科學用水。
完善立法,突出規劃引領。完善立法和編制規劃是系統性、整體性統籌濕地生態保護和治理的根本保障。國家層面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草案)》;省級層面已出臺了二十多個省級濕地保護條例,山東省出臺了政府規章;市級層面以東營市為例,出臺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意見》《東營市濕地保護管理辦法》《東營市濕地保護總體規劃等》。
下一步,山東省應主動就濕地保護立法方面與國家對接,完善現行《山東省濕地保護辦法》。東營市、濱州市應參考省級、國家級濕地保護辦法,結合濕地發展現狀,補充與完善現有濕地相關法律。
深化合作,加強沿黃區域聯動。黃河生態保護具有長期性、整體性等特點。在黃河保護與發展中,河南鄭州、陜西西安等在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方面的思想理念、實踐效果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下一步,山東應重視在濕地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河流治理等方面主動對接國家相關部門,積極加強與沿黃其他省(區)的城市聯動、產學研聯動,建立黃河上中下游的物聯網體系,建立區域協調聯動的長效機制,探索共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有效路徑,進而深化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與修復。
轉變用水方式,科學配置水資源。水是濕地的靈魂,是建設鳥類繁殖島,恢復濕地植被、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前提。科學、合理地利用黃河水資源,緩解淡水供求矛盾是山東黃河流域濕地生態系統修復的關鍵點。
一是應轉變用水思路,將向中上游要水,轉變為向下游節水,堅持合理分水、科學節水、管住用水。二是增強水資源調配能力。實施濕地水系大連通等工程,確保黃河河流廊道的連通性、水流的持續性;推進多源互補水網建設,提高雨洪資源利用率,以破解水資源制約問題。三是提高節水技術,加快農業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運用工程、技術和管理措施,提高農業節水水平,推進水資源集約利用。
建設小微濕地,發展濕地生態產業。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目前我國有常熟泥倉溇鄉村濕地公園、重慶市梁平區獵神村鄉村小微濕地等。其優勢是有助于面源污染控制,打造生態、宜居鄉村。
因此,山東可以通過實施“小微濕地+生態農業”“小微濕地+環境治理”“小微濕地+特色產業”,以生態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以生態促進綠色環保產業發展。在濕地特色產業方面,可引入濕地生態農業、濕地花卉苗木產業、濕地產品加工業、濕地自然教育產業、濕地康養產業、濕地民宿產業、濕地生態旅游業等多種濕地經濟產業,拓展山東高質量的生態發展模式,有助于改善山東產業結構,進一步保護與發展生態環境,促進形成產業與生態的良性循環。
(作者:孫煒,單位:山東省委黨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