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8日訊 今天下午,省委舉行“永葆初心 永擔使命”基層黨員講黨課活動,邀請12名工作在基層、一線的黨員代表為黨員領導干部講黨課。他們結合自身經歷,從不同角度講述了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干事創業的實踐和感悟。
“忙的時候,我一天接幾十個電話、上百分鐘,很多人打電話,我一聽聲音就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就像一家人一樣。”杜立芝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由于太了解農民的苦和累,所以從聊城農校畢業后,她決定回到家鄉,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這一干就是36年。現場,杜立芝動情地說,“這些年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一大幫農民好朋友。他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了。”
1994年,為了能早日過上致富的好日子,聊城市高唐縣姜店鄉尚官屯村50多戶村民,拿出了全家的積蓄,再加上貸款,建起了大棚。老百姓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這些大棚上,種上黃瓜之后,一天去棚里看好幾遍,比照顧孩子還盡心盡力。不知道什么原因,小黃瓜苗突然干枯死掉,種一茬死一茬。村里花1萬元,從外地請了個技術員,折騰了很長時間也沒能解決問題,卷起鋪蓋卷走了。
他這一走,大棚戶們炸鍋了。村黨支部書記朱連平趕到縣植保站求助,杜立芝一聽,心里咯噔一下,局長帶著他們十幾個技術員趕緊到了現場。
看了之后,確定不是“病害”,但當時我們沒有專門研究大棚技術的人,誰也找不出什么原因。最后,只能心情沉重地離開了。那一夜,杜立芝一晚上沒睡,腦子里全是那些老百姓焦急絕望的模樣,心里怎么也忘不了。
第二天,杜立芝去市里參加植保會,帶著枯死的黃瓜苗到處請教,東阿植保站的張站長看了看,說了一句:“是不是氣體中毒?”這句話點醒了杜立芝。散會后,她一個棚一個棚地找,發現所有大棚后坡上的薄膜都渾濁不透明,一問,這是磚場里面用來蓋磚坯的薄膜。杜立芝懷疑這種薄膜遇到高溫會釋放有毒物質,傷害瓜苗。于是她趕緊讓老百姓剪下這些薄膜,扔出棚外,重新種上黃瓜,結果再也不死了。那一年,每個大棚平均收獲了六七千元,收回了他們種大棚的成本,大棚戶們臉上露出了笑容。
從此,杜立芝發現,在老百姓眼里,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老百姓把他們的莊稼、大棚看得比命還重要。”給農民服務,必須要有真本事!”于是杜立芝下決心,一定要盡快學會大棚栽培管理技術。她白天鉆大棚,晚上查閱專業書籍,記了60多本的技術日記,400多萬字。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杜立芝的技術越來越精通,給老百姓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老百姓都說她是“問不倒”的農技專家。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杜立芝認為,老百姓對她的認可,就是對黨的認可,是對黨為人民謀幸福的認可。
36年來,杜立芝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田間地頭大棚里,手機24小時開機,每年接聽電話近萬個,跑遍了全縣600多個自然村。2018年,在縣委的支持下,“杜立芝黨代表工作室”成立,形成了以杜立芝為首席專家的70多人的農業科技服務團隊,縣鎮村三級服務網絡人員達到了1000多人。三年來,僅熱線電話就為老百姓提供技術服務3萬多次。
作為一名從事農技推廣工作的黨員,杜立芝表示,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腳踏實地,扎根田野,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寫在大棚里,把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永遠銘刻在心。“為了我的‘家人’們,為了鄉村振興,我會繼續奮斗一輩子!”
主講人檔案:
杜立芝,女,1964年4月生,198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聊城市高唐縣農業農村局一級主任科員,高級農藝師。
參加工作36年來,杜立芝同志堅持在田間地頭開展農技指導工作,通過手機、微信、現場指導等方式幫助農戶達10萬戶,撰寫技術日記400余萬字。累計向農民推廣普及100余項農業生產新技術,引進國內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50多項,發表科普論文30余篇。牽頭成立“杜立芝黨代表工作室”,組建70多人的科技服務團隊,培養6200多名“土專家”,打造縣鎮村三級服務網絡,為農民提供有力技術支持。
杜立芝同志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先后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基層干部”“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等17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